第57章 分贓
“什長,除逃走之人,此地已無一活口?!?p> 老成些的白馬義從揚眉吐氣找到袁逸,喜氣洋洋的翻身下馬,抱拳匯報這一戰(zhàn)的最終結(jié)果。
在十騎白馬義從參戰(zhàn)之后,本就被袁逸單槍匹馬殺得聞風喪膽的烏丸人再無回天之力,很快便被如砍瓜切菜般擊潰,最終只逃得不到二十人,其余烏丸人無論老幼都被殺得一干二凈。
袁逸在白馬義從參戰(zhàn)后也沒有停手,只是在殺得差不多了這才罷手退出戰(zhàn)場,總結(jié)這一戰(zhàn)的收獲。
這一戰(zhàn)他的確收獲頗豐。
烏丸人騎射精湛,讓他深感自己如今只是滿級的初級射術(shù)和初級騎術(shù)并不占優(yōu),甚至還略處于劣勢。
而這一戰(zhàn)面對的只是一個烏丸部落,人數(shù)不多,可將來面對鮮卑入寇,烏丸趁火打劫,這一點點劣勢只怕會無形中放大好幾倍。
只可惜他目前對升級射術(shù)以及騎術(shù)還沒有半點頭緒。
另外就是一場幾乎一邊倒的殺戮,他再升兩級,全民皆兵的烏丸人貢獻的經(jīng)驗相當不低,武力達到了四十二點。
聽完匯報,袁逸點點頭,詢問這一戰(zhàn)的最終斬獲,然而誰曾想剛剛提及這一點,那個白馬義從臉上便流露出一抹深深的遺憾。
“回什長,此地烏丸頭人得烏丸大人蘇仆延之命帶走大半青壯及牛羊馬匹,許是在謀劃他日收糧時舉兵劫掠?!?p> “捉了活口?”
袁逸眉頭一挑,轉(zhuǎn)念一想便又釋懷。
白馬義從跟隨公孫瓚久經(jīng)戰(zhàn)陣,這方面的經(jīng)驗遠勝于自己,在滅掉這個部落時留下幾個活口也是合情合理。
反正他從頭到尾都沒想過留下什么活口,在他眼中,這些都是經(jīng)驗值。
不過之前他倒是低估了這個部落的規(guī)模,盡管這個部落的頭人帶走了大半青壯和牛羊馬匹,剛才那一戰(zhàn)里竟然還有數(shù)十個烏丸青壯參戰(zhàn),倒在他和白馬義從們刀下的老弱婦孺至少也有兩百多人。
這還沒算逃走的那些烏丸人。
人數(shù)至少超過四百人的烏丸部落,在遼東屬國地界可算得上是大型部落,家底豐厚得很。哪怕頭人帶走了大半牛羊馬匹,這一戰(zhàn)也收獲了馬匹三百余,牛羊各五百。
跟了新上司的第一戰(zhàn)就斬獲馬匹三百,牛羊各五百,十騎白馬義從心里再無芥蒂,哪還在乎袁逸究竟是不是太平妖道。
北地民風彪悍,崇尚勇武,袁逸初抵遼東的第一戰(zhàn)就得到了他們的信任,對袁逸也不再疏遠,變得親熱了許多。
袁逸從交談中得知那個老成些的白馬義從名叫楊忠,靠積累軍功當上了伍長,也是公孫瓚安排給自己的副手,以免管理不好驍勇善戰(zhàn)的白馬義從。
“依例每戰(zhàn)斬獲,我等可分得三成,余數(shù)需上繳長史充作軍用?!?p> 楊忠有心交好袁逸,對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詳細耐心的指點白馬義從的福利待遇等相關(guān)常識。
義從一般是指歸附朝廷,愿意為朝廷征戰(zhàn)沙場的外族,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仆從軍,同時也有自愿從軍的意思。
實際上,白馬義從就是一支獨立于朝廷軍隊體系之外的軍事力量,屬于公孫瓚自行組建的非正規(guī)軍隊。
獨立于朝廷軍隊體系之外,也就意味著糧餉不歸朝廷負責,都是為了恰飯,沒錢賺自然也維持不了白馬義從。
而在這個時代,想要維持一支軍隊的士氣,最佳辦法莫過于拿錢砸。于是公孫瓚就定下了這個規(guī)矩,許諾每戰(zhàn)斬獲,白馬義從可以拿到斬獲的三成。
在這個規(guī)矩的刺激下,白馬義從成立以來,已經(jīng)隨著公孫瓚打響了名頭,成為一支能征善戰(zhàn)的私軍。
也就是說,這一戰(zhàn)里,袁逸他們可以分到手一百匹馬,牛羊各一百五,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也難怪楊忠等人歡欣鼓舞之余也是滿滿的遺憾。
畢竟要是能包圓了這個大部落,每個人拿到手的牛羊馬匹就更多了。
袁逸倒是沒什么,只是吩咐下去,讓楊忠等十人各自去挑兩匹良馬,然后剩下的八十匹馬歸自己,牛羊全部留給楊忠等十人。
楊忠對袁逸的這個分配方案并不抵觸,甚至還有些受寵若驚。
這一戰(zhàn)袁逸功勞最大,不僅殺得烏丸人血流成河,更是單槍匹馬闖進部落大開殺戒,他們十個人也就是錦上添花,加快了戰(zhàn)斗過程。
何況袁逸還是他們的直屬上級,戰(zhàn)利品拿大頭合情合理。
馬匹是不折不扣的大頭,相對而言牛羊就算不得什么了。不過對于楊忠等十人而言,牛羊各一百五十,每個人都能分得牛羊各十五,也是筆不小的外快。
目送楊忠喜氣洋洋前去找其他九人交待分配方案,袁逸嘴角微微彎起了個弧度。他從剛才楊忠的匯報中聽到了個關(guān)鍵之處。
之前楊忠是稱呼公孫瓚為主公,而剛才卻只是用上了長史來指代公孫瓚,換而言之,這十騎白馬義從無意中動搖了內(nèi)心,更傾向于他。
聞名幽州甚至整個東漢的白馬義從,他當然很感興趣,這也是只要馬匹不要牛羊的主要原因。
那邊楊忠將分配方案一說,其余九人頓時又驚又喜,忍不住一聲歡呼,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十個人各挑兩匹良馬,那就是二十匹,再加上牛羊各十五,這筆橫財讓所有人都十分滿意。
對于騎兵而言,一匹良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何況袁逸這個頂頭上司一給就是每人兩匹良馬。
不多時,楊忠等十人內(nèi)部也分配完畢,喜滋滋的涌向馬群,開始挑選心儀的馬匹,白馬自然最好,白馬不夠分的,其他雜色馬匹也不計較。
楊忠身為伍長,自然也拿了大頭,分到了兩匹白馬,牛羊各二十,其余九人平分了剩下的牛羊,皆大歡喜。
等到分完贓,楊忠等人牽著馬找到袁逸,卻見到后者剛好完成了一座人頭京觀,頂部還插著一桿大旗,上面用鮮血寫著幾個大字。
敢覬覦強漢者,死!
托了暴發(fā)戶老爹的福,逼著他練了一手還算不錯的書法,龍飛鳳舞間襯以鮮血,端是殺氣騰騰,讓人一見生畏。
楊忠等人都是世居遼東的漢人,與草原各族可謂是血海深仇,這才投了公孫瓚,當上了白馬義從。
如今見到人頭京觀以及血書大旗,楊忠等人頓時熱血賁張,齊聲叫好,對袁逸的好感噌噌噌大漲。
袁逸擦掉了手上血跡,翻身上馬,居高臨下掃視楊忠等人:“可愿隨我再去屠一烏丸部落?”
十個人遲疑了下,最后還是楊忠無奈苦笑道:“非是我等不愿,只是師出無名,日后只怕長史為難。何況烏丸人蠢蠢欲動,我等還是早些回去告知長史,也好早做防范?!?p> 眼下這個烏丸部落派人跑去三十里開外的那個無名小村,倒是還有理由解釋,就像袁逸血書的那幾個大字。
敢覬覦強漢者,死!
可其他烏丸部落都沒有把柄落在手上,要是繼續(xù)大開殺戒,反倒是被人家抓住了把柄。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分了戰(zhàn)利品,總不能帶著這些戰(zhàn)利品去打仗吧。
袁逸倒是沒有強求,從善如流息了再去刷怪升級打劫的念頭,跟著楊忠等人帶走所有戰(zhàn)利品,離開了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