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邏輯強化后的考試
點滴掛完,秦勾回到宿舍。
徐寧穿著小黃鴨T恤,在書桌前,伏案背書。
“回來了?趕緊背書啊。”
徐寧瞅了一眼秦勾,見氣色還行,放下心來,繼續(xù)背書。
由于鈔能力的緣故,偌大的宿舍只有他們兩人,上床下鋪的那種。
“你背吧,我到床上躺著?!?p> 秦勾從桌上拿起筆記本電腦,上了床。
徐寧以為秦勾是不舒服,便沒多問,只說了一句:“咱倆學號挨著,明天我寫完了,弄個精簡版的答案給你?!?p> “不用,我背下來了?!?p> “背下來了?”
徐寧滿臉的不信,但想著秦勾是個傷員,就沒和他計較,繼續(xù)背書。
秦勾躺在床上,打開搜索網(wǎng)頁,搜索“如何證明自己的邏輯很強?!?p> 他想看看,自己這個強化效果具體如何。
在搜索出來的網(wǎng)頁中,有一些是理論派的,比如說,有對自己健全的認知,說話能夠邏輯自洽,并且有極強的分析能力等。
這些內(nèi)容都太空泛,等翻了幾個回答之后,秦勾找打了一個實在點的辦法。
靈圖俱樂部測試。
這個俱樂部旨在于集合高智商、高邏輯的人才,相互之間進行交流,或互幫互助。
根據(jù)網(wǎng)上說,這個俱樂部的測試題,只有0.5%的人能通過。
就這個了。
秦勾找到這個俱樂部的官網(wǎng),注冊,之后進行了測試。
最開始的題目是圖形題,給你五張圖,之后再選項中,找出合適的第六幅圖,然后是文字題,給你一長段的話,要你本人用一句話總結。
還有少量的數(shù)學題,但牽扯的不是高深的數(shù)學知識,而是通過數(shù)字,來考驗一個人的邏輯能力。
這個測試的時間是45分鐘,但秦勾僅僅用了五分鐘,就已經(jīng)將題目全部答完了。
原因無他,太簡單。
我這么強?
測試結束后,沒有說答案正確與否,只說‘如果你通過,將會有下一步通知’。
但秦勾心底莫名的自信,覺得自己的正確率在95%以上。
因為每一道題,他都能看出出題者的意圖,很快找出題目中的邏輯,并推演出下一步。
這種感覺,就好比讓大學生去考九九乘法表一樣。
做完測試,秦勾心情大好,直接拉起窗簾,蓋上被子,準備睡覺。
現(xiàn)在是夏天,天氣很熱。
但秦勾和徐寧都有個習慣,就是在炎熱的夏天,將空調(diào)打的低一些,然后蓋上被子,暖和的睡著。
秦勾睡的很踏實,到了早上七點,鬧鐘響起。
洗漱一番之后,去食堂吃飯。
大約在七點半,兩人便前往大教室,參見安全教育考試。
“第一排?”
來到教室,徐寧看見自己和秦勾的位置都是第一排,眉頭一皺。
“勾子,你自求多福吧?!?p> 徐寧說了一句,之后便到自己的位置上。
秦勾聳聳肩,也坐了下來。
考試時間是八點,老師還沒來。
此時手機忽然震動,秦勾打開一看,是一條短信。
“恭喜你,通過了我們的測試,成為俱樂部的編外人員。
請點擊以下鏈接,下載靈圖俱樂部APP,進行第二輪測試?!?p> 果然通過了么。
秦勾嘴角一撇,下載起APP來。
靈圖俱樂部公開的只有官網(wǎng),APP是發(fā)單獨給的,無法從網(wǎng)上下載。
下載好APP,登錄賬號。
目前他只有一個‘游客板塊’是開放的,其他所有板塊都被‘請先通過第二輪測試’的字樣蓋住。
秦勾見還有20分鐘才考試,便直接點擊測試。
還是很簡單啊。
第二輪測試的套路大致相同,雖說題型看起來復雜了些,但在秦勾看來,一眼就能知道答案。
手指快速在屏幕上點著,點著點著,秦勾眉頭皺了起來。
不是因為題目難,而是因為題太多。
他基本是十秒一題的速度,可十幾分鐘下來,他只回答了60%的題目。
這樣下去,答不完啊。
就在秦勾想進步加快速度時,他忽然聞到一陣香味,并感覺有人正站在自己面前。
他抬起頭,林倩倩正穿著粉色碎花裙,站在自己身前。
“秦勾同學,沒聽見我說話嗎?把手機和包都放到講臺?!?p> “放手機?”
秦勾一愣,這答著題呢,咋辦?
“沒錯,往年不收手機是信任你們,但事實說明,學生的自覺性不夠,所以今年開始,安全教育考核都要收手機?!?p> 說著,林倩倩指著講臺,讓秦勾放上去。
秦勾無奈苦笑,只能走向講臺。
在路上,他想了想。
第二輪測試的時間是1小時,只要自己快速寫完交卷,還來得及做下面的題目。
秦勾將手機放在講臺,回到座位上。
林倩倩面無表情的發(fā)試卷,并強調(diào)考上紀律。
等試卷發(fā)完了,她就站在秦勾前方不遠處監(jiān)考。
她倒不是針對秦勾,而是與另一名老師分工好,一人在前面,一人在后面監(jiān)考。
哎,兄弟,幫不了你了。
徐寧看了秦勾一眼,搖搖頭,低頭寫自己的。
秦勾這邊,在考試開始之后,就快速風卷殘云的寫了起來。
前面是選擇題和判斷題,這些都是基本常識,不難。
他只花了不到10分鐘,就將60道題全部寫完。
接下來就是6道主觀題,沒標準答案,只有往年的參考答案在外流傳,也就是徐寧昨晚給自己的那份。
本來,按照秦勾的寫字速度,想要將這6道題答完,混個70或者80分,只需要20分鐘。
然而,當秦勾看到考題時候,他進入了一種很奇妙的狀態(tài)。
“第一題:身為一名大學生,你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安全?”
當看到這個題目后,秦勾的腦子飛速運轉(zhuǎn),有條不紊的進行拆解、思考。
“關鍵詞1:大學生,關鍵詞2:日常生活,核心詞:注意自身安全?!?p> “大學生的定義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其特征為…因此…”
“日常生活定義是…其特征為……因此……”
“安全的定義是…其特征為…因此……”
“綜上,大學生應該…”
在秦勾腦海中,這短短的一個問題,每個名詞都被拆解成“定義,特征,涉及的日常事務”,以及其中相互影響的客觀規(guī)律等等。
最終,在看似復雜,實際不過幾秒的思索之后,秦勾開始起筆,而這一寫,便是一發(fā)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