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三平和駱金玲走上小山坡。他拿出一個八邊形的黃銅小盒子,打開一看,玻璃鏡面蓋子下有三根尖細指針固定在的昴日星君畫像中間。三根指針兩長一短,短者如同靜止不動,長者須最長者走玩一圈才滑動一格。這就是懷表。表盤之上等距粘貼著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此時已是戍時過半。他們驚動山丘上的野兔子。這些兔子瞬間潛藏到草叢和洞穴之中消失無蹤。有一些小黃狗倒是圍繞著這一長一少叫喚,短短的尾巴,圓圓的腦袋,根本就看不出成年的黃狗竟然能身長兩米。
鐘聲又響起了。很多篝火堆都點燃了,一些部族的祭壇已經(jīng)煙氣彌漫,人們都隨著鼓點和樂聲,跟著祭祀跳起了儺舞。很快所有的祭壇都點燃了篝火,奉上祭祀的犧牲和禮樂舞蹈。在回歸的劍星面前,眾生平等,普天同慶。不分彼此,也不在乎你用什么樣的禮儀來祭祀劍星。如果你能親眼看見劍星回歸,你就會明白,族別種群,萬事萬物都不應(yīng)該彼此分明。那種壓迫感讓人們約定俗成,回歸祭典只有兩個角色。一個是劍星,一個就是生靈。
在小山丘的坡頂。韓三平望著視線之內(nèi)的帳篷。他發(fā)現(xiàn)歸化部族和一些異人部落的帳篷普遍坐落于邊緣地帶。貌似是越接近廣場大鐘的中央,大周人越密集。韓三平突然心生疑惑。于是他問:
駱師傅,怎么這些歸化部族需要這么多武器?
嗯,咱們家的鑄劍技術(shù)高超唄。除了那些震蕩劍,鋒芒劍之外。什么反應(yīng)劍,充能劍都不在話下。
根據(jù)我的了解,城中的師匠協(xié)會都接到了大批訂單。
是的,上千把充能劍。我們百煉行就有兩百多把充能劍的訂單。據(jù)說北方的玄闕州有南下的意圖。這些部族籌集戰(zhàn)備以威懾玄闕軍。
如果玄闕州真的有南下爭鋒的意圖,大軍未動,我雍州治府就已調(diào)兵遣將與之對峙。根本就不需要這些安居樂業(yè)之人逞匹夫之勇。古人都說藏器于身,待時而動。訂購這么大量的利器,就不會別有圖謀嗎?
城主的意思是,這一千勇士,對內(nèi)不足為慮。但是對外卻可以讓敵人知道,雖匹夫之勇也,可旅進旅退,勿使輕犯。
這倒也是。劍有四屬,充能劍最為普及,也最不能持久??湟_實是一個好用處。敵人知道我們小小環(huán)城能夠在旬日之內(nèi)裝備一支千人軍團,應(yīng)該就不會輕易開啟戰(zhàn)端了吧。
小韓吶,聽你這么一說,倒像是對充能劍不屑一顧啊。
駱師傅,充能劍由特殊的合金鍛造,可以吸附雷電,火焰或者毒氣,使之不泄于外,歸于鞘中。不用罡氣催動,就可以使元素之力爆發(fā),產(chǎn)生額外的傷害。這充能劍的劍柄一般都是元素能源之所在??梢愿嫜a充,所以是最為普及的元素兵器。幾經(jīng)交鋒,損耗殆盡,如果不更換能源,那不就和普通兵器一樣了嗎?
駱金玲聽得津津有味,她問
那充能劍和反應(yīng)劍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韓三平如數(shù)家珍一樣說到:
反應(yīng)劍依靠元素合金和鍛造秘法,以罡氣催動,在擊打接觸的瞬間產(chǎn)生元素之力爆發(fā)帶來的額外傷害。反應(yīng)劍施展劍法的時候,華麗燦爛?;蛄已娣偕恚螂姽饧な?,或瞬間結(jié)冰,或劇毒侵襲。聞名于世的反應(yīng)劍或可一劍焚城,或可凍結(jié)波濤。反應(yīng)劍是消耗型的劍屬。與合金劍體熔鑄于一體的元素消耗殆盡之后,名劍也不過是一支千瘡百孔,失去金屬光澤的廢渣。只有重新熔鑄,才能使名劍煥發(fā)光彩。所以在大周有兩把鎮(zhèn)國重劍,都是反應(yīng)劍。非不得已不可用之。與充能劍相比較可以得知:反應(yīng)劍,元素之力爆發(fā)于擊打的瞬間,充能劍的元素之力則縈繞于劍體。所以充能劍很快就會損耗殆盡,而反應(yīng)劍則比較高級,不會因為元素之力的白白流失而浪費格斗價值。
駱金玲從容說道:
但是充能劍容易得到,并且可以大量裝備。以量勝質(zhì)。
你可曾聽說過一揮掃蕩血染山河的壯舉嗎。在幾百年前曾經(jīng)有一位勇將據(jù)城力戰(zhàn)。手持一把鋒芒劍神勇無當(dāng)。雖然以戰(zhàn)神之名流傳后世。但最終的結(jié)局不還是一樣力盡而亡,敗在了充能劍大軍的鋒芒之下了嗎?
老師傅這番話是有機鋒的。
因為如果按照韓三平這樣的觀點來看,鋒芒劍就是頂峰的存在。鋒芒劍對劍體材料的選擇非常苛刻。鋒芒劍的劍體材料必須能夠蓄存和釋放內(nèi)力。劍體的大小長短隨著內(nèi)力蓄存的量會發(fā)生細微的改變。有一種傳說中的以隕星惰性元素鑄造的,名為三尺誓天山河動色的震蕩劍或一揮掃蕩血染山河的鋒芒劍。傳說中的鋒芒劍能夠釋放長達幾百米的劍氣,劈開大山。鋒芒劍釋放的劍氣可以輕易穿透最堅硬的物體,將之整齊切斷。拼起來還能嚴絲合縫。普通的鋒芒劍也多為內(nèi)力深厚的人使用。但是釋放的劍氣并沒有達到讓人驚愕的程度。一般的劍客都帶有一兩把甚至多把鋒芒劍,蓄存內(nèi)力。傳說有軍人收納數(shù)千把鋒芒劍,一個人對抗整支大軍,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人稱萬劍齊飛。鋒芒劍的分段方法也是如此的簡單粗暴。八劍齊飛,十二劍齊飛等等。所以鋒芒劍,講究材料。而傳說中的鋒芒劍,一揮掃蕩血染山河可遇不可求。
駱金玲以鋒芒劍的極致存在敗北身死來證明充能劍的優(yōu)勢。她并不是尖酸刻薄之人。這一長一少此番的談話其實代表了當(dāng)時劍文化盛行的大周國人生價值觀的部分矛盾點。
人生皆有死,那到底是燦爛的滅亡還是平緩的消逝呢?
馬革裹尸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還是如墻而進一往無前呢?
韓三平這部分人渴望不平凡,要做就做萬中無一。駱金玲這部分人則強調(diào)集體的力量,集體不是簡單的相加。
進而延伸到激進和妥協(xié),個性和群體等等對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xiàn)在這一時期的文學(xué)、音樂、軍事、科技發(fā)明,方方面面。甚至?xí)趲资曛蠹ぐl(fā)了人們對于政權(quán)形式的追問。這就是百家爭鳴的縮影。這其實是大時代在轉(zhuǎn)變的體現(xiàn)。
這時候的韓三平還不能體會到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髓。因為年輕人崇拜熱血英雄。然而在漫長的人生當(dāng)中,年輕人將會直面人生的艱難和不得已的選擇,最終成為別人眼中的英雄。直到他成為了別人眼中的英雄,他才明白,真正的一往無前的勇氣,并不體現(xiàn)在瞬間的爆發(fā),壯烈而璀璨的血氣方剛。真正的勇氣是千帆竟過,依然駛向茫茫的深海;百創(chuàng)不倒,無悔跋涉漫漫的征途。
在這個具體的孰優(yōu)孰劣的問題上韓三平確實是無法反駁的。
能夠大量裝備,無限更替的充能劍一定是大勢所趨。甚至在將來,可以看得見的將來,充能劍也將會被火槍火炮所代替。罡氣,劍士,鑄劍師終將成為歷史,在火器的面前灰飛煙滅,一去不返。就像在鑄劍的漫長歷史中,人類掌握的知識改變了人類文明的每個角落,從食髓茹毛,到刀耕火種再到禮樂興盛。人類對火器的掌握,也將開辟新的知識領(lǐng)域,新的理論高地。人類社會也會再次革新,并且徹底的把他們這個舊時代的一切送入歷史的角落。
他之所以試圖反駁,完全只是因為他有自己認同的榮耀。在工藝,技巧和理論貢獻值上,另外三種劍屬所取得的成果是非常輝煌的。充能劍也是另外三種劍屬的研究成果衍生出來的劍屬。
他先表示認同。然后又力爭道:
無論是反應(yīng)劍,鋒芒劍還是震蕩劍,最后都會消耗殆盡。但是綻放璀璨的光芒,然后消逝。正是名劍的歸宿。
駱金玲突然意識到這番爭論進入了非此即彼的怪圈。她把看問題的視角放大,不再局限于孰優(yōu)孰略的蝸角之爭,說道:
哈哈哈,這就是年輕少壯的意氣風(fēng)發(fā)之處。年輕人都想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有別于蕓蕓眾生,出人一頭之地。多少名劍的隕落才使得歷史上的那些大匠大師留下自己的名號。劍無優(yōu)劣,用劍之人才有高低。
聽此一言韓三平也恍然大悟。他爭的是莫名其妙的優(yōu)越感,駱金玲流露出來的則是一種旁觀者的一視同仁。
駱師傅,是我看得還不夠透徹。
不不不,你有你的執(zhí)著。因為你不但會鑄劍,還是一名劍士。你為之鉆研一生的劍屬就是你的驕傲。對了,據(jù)我的觀察,你的佩劍應(yīng)該是一把震蕩劍吧?
是的,震蕩劍。
震蕩劍,那可就不是我熟知的領(lǐng)域了。這么說來,你能夠鑄造充能劍,震蕩劍,并且能夠熟練掌握震蕩劍。聰明絕頂,年少有為啊。
駱師傅過獎了,其實能人很多的。掌握兩種劍屬的人不少。因為我們是在你們老一輩,老兩輩的肩膀之上,我們的知識是你們這些前輩的成果。
哈哈哈,哎呀,你這年輕人就是實誠。說的不錯,后來居上,今勝于昔。所以我羨慕你們年輕人啊。
駱金玲緩一緩,以探討的口吻說:
這劍有四屬,不必計較長短。古之霸王,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一長一少相視一笑,頷首低眉,皆得不語之妙。
駱金玲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哦,差點忘了,小韓啊,我知道你非池中之物,但是我還是想問一下,你愿意留下來嗎?
不了,我和幾位同窗遠游至此,恰逢回歸年慶典,所以才各謀職位,暫停于此,禮祭劍星,順便賺取來日旅費。
唉,本行痛失賢才啊。
這些日子以來多謝駱師父的教導(dǎo)。
經(jīng)常和你相會的那幾位才俊就是你的同窗吧。
是,都是驤勤兵法學(xué)院的同窗。我等一下要趕去和他們相會,禮祭劍星。
哦,來得及,來得及。走吧,我送你一程。在環(huán)城一日,你就是百煉刀劍行的人,以后也是。飛禽走獸,隨便你用。
嗯,我先去換身衣服。
要不要帶上佩劍?
帶上吧。作為一個有素質(zhì)的劍士,劍不離身。
那你沒素質(zhì)也久矣。
兩人一路談笑,順著燈籠的指引往小樹林帳篷區(qū)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