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實在。
35歲結(jié)婚,立事晚,有個女兒,有家了,想的就是不一樣。
36歲以前,電視、報紙上的《政府工作報告》等一些類似的文章,我是看不懂的,也不關(guān)心,也就是知道有這么回事兒。
看了些書,哲學入門兒,能進入體會深刻之后,就能看懂了。
感覺“大家”和“小家”是一樣的,處理事兒的原則和方法也相通。
不過,笑點也低了,記得以前看春晚壓軸《賣拐》、《昨天、今天、明天》等小品的時候,我笑的前仰后合,眼淚都出來了。
現(xiàn)在能聽些流行歌曲,喜歡看下面的歌詞,歌詞都像詩,咂磨其中的滋味,配合旋律,速度正好,聽好歌是一種享受。
還喜歡在起點中文網(wǎng)上,看網(wǎng)絡(luò)小說,其他網(wǎng)站的也看。
大部分網(wǎng)絡(luò)小說都是快餐,中后部分一般都駕馭得不是很好,那么的長,看著嚇人,優(yōu)秀的少,沒動力看下去。
當然,點擊率也高的嚇人。
從網(wǎng)絡(luò)小說的內(nèi)容上,能看出當代人的一些心態(tài),所向往的生活,能折射出大眾的思想,值得研究。
高雅的與我緣分不大,也能聽聽,看看,但太高端,還沒感悟到那兒,咱也就是一個俗人。
我感覺能寫點兒詩(雖然寫的不怎么樣),是因為看世界,對待問題的眼光不同了,懂事了,能看到情感的閃光點,看到美的東西。
詩的主要題材
紀念美好情感
懷念美麗回憶
思想積淀整理
閱讀時的感悟
一些社會見解
以前的,有些詩丟失了一部分,再剩下的就自己留著了,不準備發(fā)出來了,因為看著有點憤世嫉俗,現(xiàn)在看起來不太對。
情感波動的時候就想寫詩,抒發(fā)下情感,容易出東西。
心胸沒那么大,也就寫不出波瀾壯闊的;閱歷少,感悟也就沒那么深;性格有點兒粗線條,也就表達不出真摯、細膩。
我的思想境界也沒那么高,都是人之常情。
有了感動的題材,先把想表達的東西寫出來,由于文筆不佳,沒想過合不合仄,押韻不押韻,以語氣不突兀為主,在琢磨、修改,慢兒慢兒東西就出來了。
最后看看,是否表達出了自己的情感。
過段時間在看看,還有雕琢的必要。
寫詩就是把情感抒發(fā)、宣泄出來,能引起共鳴,就是美的。
我寫的詩,沒有一氣呵成的,量也不大。
病好之后,就很少寫了,歸于平淡了。
在慢慢積淀吧。
很羨慕那些真正的詩人。
附詩一首(寫于2013年牡丹江):
文之道
詩詞曲兒話兒一大抄,
心中無情無景學不著,
此情此景只可畫一次,
這個景兒只此一回。
時間 2017年11月26日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