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以怨報怨,以德報德——葉真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逝水盈沫 2273 2018-04-23 21:11:18

  葉真,比起這個名字,我更喜歡叫他葉十三,葉家十三子,好像他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年紀,好像他仍在那個父母雙全,兄友弟恭的家里。

  都說名字與人的性格很相似,葉真的名字更像是某種已經(jīng)預(yù)見了的隱喻,如他的性格,坦坦蕩蕩,誠摯而率真,不虛偽,也不做作。

  誠如他對師傅說過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可稱君子;以怨報怨,以德報德,是人真本色也!

  他不想、不愿也不會去做一個壓抑人之本性的君子,他情愿做一個為大儒們不容的真性情之人,循著本心做一個磊落的武者。

  十三,總給我一種凌厲的、干凈利落的感覺,雖然他對人并不刻薄,甚至對除他仇視的ri(本人外都是溫和的。

  可我就是有這種感覺,他的情緒和態(tài)度都是極度果決的人,不優(yōu)柔寡斷,也不會將自己模糊在黑白中間的黑色。

  就像他最初對黑澤川的態(tài)度,在不知道他真實身份前淡淡的友好,在知道他真實身份后的厭惡和與之戰(zhàn)斗的狠絕。

  他也絕不會羞澀或者玩那些欲擒故縱的把戲,他愛我,對我好,所以我愛他,也對他好,對十三來說,就這么簡單。

  或許是因久居山林學(xué)武,抑或家教使然,十三的身上總帶著一種孩童似的澄明,天真而純凈,完全的心無雜念。

  就像他師父說的,心底純良,靈臺明凈。

  就像他頭也不太的問黑澤川:“你摸我干什么?”

  我很向來羨慕那些“知道得少”的人,因為我已然成了一個“知道得多”的人,有了yu(望,有了套路,因而所思過深,最終深感無奈。

  ——《大獨裁者》:我們的知識讓我們玩世不恭,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冷酷無情,我們考慮的太多而感知太少。

  我一直羨慕十三的,正是他的“感知”,他似乎永遠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該怎么做,這點與帝林相似,可他似乎比帝林還要狠,還要義無反顧。

  他想復(fù)仇,殺死山地仁,想向當年施加暴行的侵略者復(fù)仇,他知道這是一條黑路,沒有出路的路,可他就是要走,就算是玄鱗、龍紀威,他們也沒有辦法叫他回頭。

  ——我從未見到他信念動搖,他的想法清晰、穩(wěn)定、毫無退縮,即便腳踏萬丈尸骨,也從不懷疑自己選擇的路。

  我始終是很心疼十三的,這種心疼與對阿秀的又有不同,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未改變過,還是一塊璞玉的模樣,帶著天然的通透和樸實。

  他對我而言,更像是夏侯光河,他們都是經(jīng)歷過時代之錯亂的痛苦,本是正義的報國和復(fù)仇,因他們錯過的那個時代,就成了不義的殺戮,成了,罪。

  我此前曾與舍友說起過《提燈照河山》,我說,這本書總給我一種寫的很深刻的感覺,因為寫到了旅順大屠殺,寫到了無力的十三。

  我說,這本書里有三個地方最讓我難忘,第一個,是十三回來時的樣子。

  你能想象么,那樣小的一個孩子,他一個人在一座只有亡魂的死城里穿梭,與一個個殘缺的魂魄擦肩而過,滿目的尸體與鮮血,滿目的斷壁殘垣。

  他所有的親人、朋友都死于那場巨大的浩劫,我要是他,我會比恨侵略者更恨自己,因為他們都死了,我卻還要茍且偷生的活。所以他要報仇,因為他身上背著兩萬個魂靈。

  那是一種椎心泣血的痛苦,他必須要做點什么進行自己的報復(fù),否則,于十三而言,便是他虧欠了什么,他做錯了什么。

  這幾近是一道無解的題,對他而言,是負疚,又仿佛有著救贖的意味。

  第二個,是他在萬忠墓前流淚的時候。

  就連我們,如果不是這本小說,可能都不知道這件事。可他必須記住,因為死的都是他的親人,他們都從他心里走過、從他命里走過,他心里裝著兩萬個人的記憶,他哭是因為除了他再沒有人記得。

  又或許,他除了一個如此簡單又如此艱難的“記得”,再也做不了更多的什么,所以,終其一生,不敢或忘。

  第三個,是他在最后時,站在崖邊,淡淡的說,我很后悔,我錯過了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我唯一能名正言順的、大開殺戒的、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去復(fù)仇的時代。

  我當時看到這里是有一點愕然的,他此前的經(jīng)歷雖有波折,卻分明透著一絲順遂的意味,我以為這樣一種“現(xiàn)世安穩(wěn)”的生活能讓他忘掉那些傷痛,卻發(fā)現(xiàn),那也只是我以為。

  現(xiàn)在回想,這樣的話倒頗有幾分“歐·亨利式結(jié)尾”的意味,預(yù)料之外,情理之中。

  若能輕易放下,他也便不是葉十三了。

  重生的日子里,他未必不曾惘然,他真切的存在于和平的當下,卻又真切的停留于離亂的百年之前,一個時代的間隔,一切都不同了。

  他拼盡一切想強大,想復(fù)仇,卻發(fā)現(xiàn)原來時代早已變了,他永遠失去了那個機會,他的武功,他的身手已經(jīng)沒有了用處,他的國家也再不需要他熱血祭河山,他甚至連存活的理由都找不到。

  所幸他身邊人仍然有愛他的人,黑澤川,玄鱗,龍紀威……他們的存在稀釋了十三的心頭的恨,或許還有不甘,但更多的,他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妥協(xié)式的釋然,學(xué)會了守護和……愛。

  ——他們?yōu)槲易隽四敲炊?,希望有一天我也有能力來保護他們,保護這個時代千千萬萬像當年我的父母鄉(xiāng)親一樣手無寸鐵,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便只能被任意屠戮的人們。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謝謝你,讓我學(xué)會了銘記,葉真。

  ——貳零壹捌年叁月初捌天香夜羽寫于山東臨沂

   P.S.:寫這篇時,我遲疑了很久,因為這本書的類型,耽美,我很惶恐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看文的人也會因此棄我、棄沫沫而去。

  為此,還特意問過了沫沫,如我所想,她同意了。

  的確,為什么不能寫呢,他有什么錯呢,只不過喜歡上了一個與自己性別相同的人,我甚至不能說他喜歡錯了性別,而我,也不過是祝福他找到了一個他喜歡也恰巧喜歡他的人。

  房龍在《寬容》中寫,要允許他人有行動或判斷的自由,耐心的,不帶偏見的,容忍不同于自己或已被普遍接受的行為和觀點。

  所以,何不對他們溫情以待呢?

  PPS.當時羽羽就這件事征求我意見的時候,我有些驚訝,這有什么不能寫的呢,寫文章就是要抒發(fā)自己的心意,喜歡誰,想寫誰,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這是我的看法,因此我毫不猶豫地支持羽羽寫這篇文章,同性沒有錯,甚至刻骨之處比異性還要深,我覺得不該懷有這種歧視來看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