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今日,周清河還是第一次細下來打量二子,雖說縣試時已見過幾面,卻因著避嫌的緣故,也沒好生端詳??h試前,鄧貴溪派了老仆忠叔來,言稱靈泉普元現(xiàn)已還俗,便是今科應舉的李二子。
他心下大奇,回想起去年曾去過龍鳳鎮(zhèn)臘八法會。聽普元開示,很有佛理的樣子,如今怎么便還俗了?那時他聽普元聲音清脆,應是年紀不大,難道少年人心性不穩(wěn),經(jīng)不住紅塵誘惑?倒是可惜了,善哉善哉。
但轉(zhuǎn)而一想,忽地又覺不對勁,這個時候鄧貴溪應在雞鳴山閉關(guān)參禪才是,怎么派了從不離身的老忠來?他與鄧貴溪相交數(shù)十年,二人心意相通,稍一琢磨便已明了,原來有人四處鉆研,竟跑到了老友這里討門牌來了。
最初,他只覺二子多此一舉,有失風度。去年臘八法會,他對二子的印象不差,原以為小小縣試能奈他何,等接了二子的試卷,不消細瞧,單看一筆臭字,已知這是個不學無術(shù)之輩,但他又明知這是普元的卷子,竊以為里邊或有禪機,忍著不適,復又瞧了幾遍,終于認定這卷子實是不堪入目。
雖說是鄧貴溪求了情的,但他向來公正嚴明,本打算直接黜落,幾經(jīng)輾轉(zhuǎn),又不免躊躇起來。他愛重二子悲憫世人的善心,和博愛善教的能耐,原是要大加提攜的,但現(xiàn)下看來,二子胸無點墨,只怕是個草包,如何能令他安心?
若在二十年前,周清河必定想也不想,直接將這卷子打入廢卷之列,然歷經(jīng)宦海沉浮,飽嘗迂直之苦,他性子中已略帶了可轉(zhuǎn)圜的柔性,沒來由的不禁自怨自艾起來,滿腹經(jīng)綸又如何?自己與鄧貴溪皆算得學問大家了,然空活百歲,于世何益?
這李二子文采是差了些,但一身經(jīng)世之學想來不弱。只看他臘八法會上,教義積極,組織合宜,比那些個進士出身的官員,素日里只知之乎者也,大有不同。更難得的是滿口不離忠、孝、仁、義、禮、智、信等十德,頗有古之圣賢之風范,今日自己雖取了他,也未嘗不可?或許他日李二子不能成為一代名儒,但為國選一位能臣干吏,也總比當今那些個尸位素餐之輩要強上不少。
想到這里,索性便自作了一篇試卷給替換了下來,捏著鼻子取了個第九名,周清河暗自揣摩,這小子雖過了老夫這一關(guān),但科舉之路艱巨繁復,以他之家世,怕也走不長遠。聽聞他與郡太守交好,但本部大宗師可不是郡太守之流能糊弄的,不免問道:“聽聞你曾是個六根清凈的出家人,怎么竟學得個蠅營狗茍,爭名微利?舉業(yè)大不易,可不是機巧之輩的上進之路?!?p> 二子點頭稱是,先謝了他訓誡點撥,隨即又道:“六根清凈,學生是遠遠談不上的。今世幸入禪林,全因天緣。說來學生本是家中獨子,焉能不顧孝道,而終此一生苦守寒燈?況且自來凡欲立者,必先破也,若非嘗遍萬紫千紅,又焉知萬事皆空唯業(yè)隨身的道理?學生自幼家貧,無以為學,但也有報國為民的一腔熱血,雖知舉業(yè)萬不能成,今次應試,不過一表決心耳?!?p> 他說到這里,話中全是推脫之意,未免二老生嫌隙,當即又道:“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學生雖無文墨,但胸中自有韜略,必能為世人所用,老師今日放學生一出頭之路,二十年后當無悔矣?!?p> 周清河捋了捋胡須一笑,不與評置。只舉起酒壺,給二子滿滿沾上,“可能飲酒?”
二子躬身答道:“家中阿公管得緊,因著學生身子未成的緣故,平日里只讓沾沾酒味兒,”這話說完,忽又想到昨日酒樓糗事已然傳遍,只好又違心的加了句,“學生愛酒,阿公若是不在,倒是會多飲些?!?p> 二老聞言笑了笑,隨即周清河接話道:“現(xiàn)如今你既已應試,便算是成人了,不妨陪我們兩個老家伙多喝些。”言罷,舉起酒杯示意飲盡。
二子見狀,只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他昨日酒醉后,身子仍自不適,強飲了一口酒,頓時便要發(fā)作,似乎要吐出來一般,立馬抄起筷子咽了幾口菜壓回去。
他樣子窘迫,但二老竟似不聞,周清河自顧著又給沾滿了一杯,漫不經(jīng)心道:“鄧公自辭官后,聲名二十年不顯,世人只道他早已魂歸太虛,你是怎么知曉鄧公的?老朽早知你與陳太守相交匪淺,但太守大人出仕時,鄧公已不在朝中,你就不必拿他來搪塞我們了?!?p> 二子訕訕一笑,隨即道:“老師和鄧公應有耳聞,學生乃靈泉寺普方方丈的師弟,學生能有今日,全耐普方師兄教養(yǎng)之功?!比羰瞧辗皆趥?cè),聽到二子這樣夸贊他,必定感動得涕淚橫流。
二老聞言,心下倒是不疑,普方的名聲,小輩們或許不聞,但他們這個年紀的,有幾人能不知的?那可是世宗陛下的肱骨之臣,當年英宗之亂,這位可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世宗初年也曾同朝共事過,深知這位有經(jīng)緯大才,若非一心向佛,只怕已然位列三公了。
但鄧貴溪畢竟戴罪之身,不愿過多人知曉他如今的狀況,是以今日有此一問。二子心思伶俐,也大約猜出二人的意圖,便又續(xù)話道:“鄧公之事,乃是隱秘,除了太守府表公子王寶予知曉外,學生并未告訴任何人。王寶予王世兄,性子古樸沉著,不是亂嚼舌根之人,還請老師和鄧公放心?!?p> 鄧貴溪笑了笑,這時也插話道:“清河兄不必如此,這可叫李公子笑話了。哀莫大于心死,老朽如今茍活于世,那些個大人物也無心對付了?!毖粤T,自嘲般笑了笑,隨即又道,“清河清河,你今日迎難而上,咱們兩個老兄弟行將就木,此后再見,怕便是九幽之下了。李公子莫笑莫笑,同飲同飲。”
二子聽他說得傷感,暗自也難受,又灌了好幾杯,便聽鄧貴溪反復續(xù)道:“老朽身殘志銷,一事無成,一生渾渾噩噩,害人不淺。清河清河,你名為吾友,實乃吾師也,此去京中,萬望保重身體,顧念舊友啊?!?p> 周清河心頭大動,附和道:“貴溪寄情山水,我輩羨慕不已。他日若得閑,當回歸遂寧,與君復醉,”想到回歸,便不禁抬望天下大勢,今上昏昧,任用奸臣,世宗好不易中興祖業(yè),短短二十年便又消耗殆盡。
遂寧郡僻處蜀中,倒不覺得,他從英宗年間活到現(xiàn)在,歷經(jīng)三朝,現(xiàn)下這世道,與英宗末年何其相似?“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他幾杯酒下肚,長嘆息不止。
二子敬陪著,暗暗叫苦,雖是酒味兒寡淡,但也經(jīng)不住一連串的滿干啊。不多時,便有了些醉意,搖頭晃腦開始大舌頭起來,“老師憂國憂民,學生佩服。只是老師的長孫,周琳杰周兄的這個脾氣,學生是受不了的?!?p> 周清河有了些興致,饒有趣味問道:“怎么?你與我家杰兒相識?”
“學生倒是好想巴結(jié)周兄一番,不過周兄太過古板,瞧不上學生旁門左道,不屑得很嘞。但俗話說,以偏概全實乃不智,周兄并未深知學生為人的操守和秉性,太過武斷,以后怕是要吃不少虧的?!彼膊还苋思夷俗鎸O至親,反正都是醉話,想著什么便說什么。
所幸周清河不是氣量狹小之人,見二子年紀比長孫周琳杰還要小上幾歲,竟侃侃而談,點評起長孫的為人來,那口氣純是半百老人的模樣,叫他哭笑不得,二子這話分明在理。
邊上鄧貴溪也道:“我在早便說過,你這幼孫跟著你,本事沒學上幾分,臭脾氣倒是學了不少,哼,他日周門之禍怕便在于此?!彼c周清河相交莫逆,這話說來,全無幸災樂禍,反倒是殷殷勸誡之言。
周清河自也明白,他從前脾氣壞,那是世人皆知的,長孫自幼便跟在他身邊受教,以致養(yǎng)成今日頑固迂腐的性子,他占八分罪過。近幾年,他人到晚年,體衰少思,精力大不如前,更無壯年時那般激進,開始慢慢正視自身缺陷,待發(fā)掘長孫竟走了自己的老路,甚而愈加偏激,已是無可奈何。
千杯萬杯皆不醉,一言中的心茫然。桌子上那一大壇酒,得有六七斤,但三人你來我往,竟喝了大半,二子早無平素的謹慎細密,只道:“老師若是不棄,他日便將周世兄放入我觀音殿中去,學幾月佛法,當能稍令他知返也?!?p> 他口氣中很有一番得色,二老聞言都不禁一愣,他們初以為觀音殿不過與尋常廟宇類似,最多不同者在于善經(jīng)營,弘法更為廣泛而已,難道還真能開解世人不成?以他二人的手段,能試的大都已經(jīng)試過了,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周琳杰已然如此,復又奈何?
鄧貴溪當即嗤笑一聲,“李公子莫不是要把那小子誑進廟里去做和尚不成?這可是行不通的,那小子乃周氏長孫,清河必不會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