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12月25日--去年圣誕節(jié),我還是一名新娘,心中洋溢著現(xiàn)在的幸福,對未來充滿了熱切的希望,雖然也不乏不祥的恐懼?,F(xiàn)在,我已為人妻:我的幸福雖已消退,但并未毀滅;我的希望雖已減弱,但并未消逝;我的恐懼雖已增加,但尚未完全證實;感謝上帝,我也已為人母。感謝上帝,我也是一位母親。上帝給了我一個靈魂,讓我在天堂接受教育,給了我新的和更平靜的幸福,以及更強烈的希望來安慰我。
1823年12月25日--又一年過去了。我的小亞瑟活得很好,茁壯成長。他身體健康,但并不健壯,充滿了溫順的童趣和活潑的天性,已經(jīng)很有感情了,而且很容易產(chǎn)生激情和情感,要到很久以后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他終于贏得了他父親的心,現(xiàn)在我最擔心的是,他父親不經(jīng)意的放縱會毀了他。但我也必須提防自己的弱點,因為我到現(xiàn)在才知道,父母溺愛獨生子女的誘惑力有多大。
我需要我兒子的安慰,因為(我可以向這張無聲的紙承認)我對我丈夫的安慰很少。我仍然愛他;他也以他自己的方式愛著我--但是,哦,這與我本可以給予的、曾經(jīng)希望得到的愛是多么不同!我們之間沒有多少真正的共鳴;我的許多思想和感情都陰郁地封閉在自己的心靈里;我的許多更高更美好的自我確實沒有結(jié)婚--要么注定要在孤獨的沒有陽光的陰涼處變硬變酸,要么注定要在這塊不健康的土壤里因缺乏營養(yǎng)而徹底墮落和消亡!但是,我再說一遍,我無權(quán)抱怨;我只想陳述事實--至少是部分事實--然后再看看是否有更黑暗的事實會玷污這幾頁紙。我們已經(jīng)在一起整整兩年了,我們之間的“浪漫“一定已經(jīng)消逝了。當然,我現(xiàn)在對亞瑟的感情已經(jīng)降到了最低點,也發(fā)現(xiàn)了他本性中的所有弊端:如果還有任何進一步的變化,那也一定是好的,因為我們會更加習慣彼此;我們肯定不會找到比這更深的感情了。如果是這樣,我也能很好地承受,至少像我迄今為止所承受的那樣。
亞瑟并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壞人:他有許多優(yōu)秀品質(zhì);但他是一個沒有自制力和崇高理想的人,一個貪圖享樂、沉溺于動物享樂的人:他不是一個壞丈夫,但他對婚姻義務(wù)和舒適的觀念并不是我的觀念。從表面上看,他心目中的妻子就是一心一意地愛一個人,當丈夫選擇和她呆在一起時,就呆在家里伺候他,盡一切可能逗他開心,讓他感到舒適;當丈夫不在家時,就照顧他的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耐心地等待他回來,不管在此期間他有什么事情要做。
初春時節(jié),他宣布打算去倫敦:他說,那里的事務(wù)需要他出席,他不能再拒絕了。他對不得不離開我表示遺憾,但希望我在他回來之前能陪孩子玩玩。
“但為什么要離開我?“我說“我可以和你一起去:我可以隨時準備好“
“你不會帶那個孩子去鎮(zhèn)上吧?“
“是的,為什么不呢?
這件事太荒唐了:城里的空氣肯定會讓他不適應,也會讓我這個護士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晚睡的時間和倫敦的習慣也不適合我;總之,他向我保證,這將是一件非常麻煩、有害和不安全的事。我盡可能地駁斥了他的反對意見,因為一想到他要一個人去,我就渾身發(fā)抖,幾乎愿意為我自己犧牲一切,甚至為我的孩子犧牲一切,來阻止他一個人去;但最后他還是直截了當?shù)亍⒂悬c試探性地告訴我,他不能和我一起去:孩子夜不歸宿讓他疲憊不堪,他必須得到一些休息。我提議分居,但他不同意。
“事實是,亞瑟,“我最后說,“你厭倦了我的陪伴,決定不要我和你在一起。你最好馬上就說出來。“
他矢口否認;但我立即離開房間,飛奔到嬰兒房,想把我的情緒藏在那里,如果我不能撫平的話。
直到他離開的前一天,我懇切地勸他要照顧好自己,遠離誘惑,他對我的焦慮嗤之以鼻,但向我保證沒有必要這樣做,并答應聽從我的建議。他對我的焦慮嗤之以鼻,但向我保證沒有理由這樣做,并答應聽從我的建議。
“我想,讓你定個日子回來也沒用吧?“我說。
“為什么,不;在這種情況下,我?guī)缀踝霾坏?;但請放心,親愛的,我不會離開太久的“。
“我不想把你囚禁在家里,“我回答道,“如果我知道你是安全的,我不會抱怨你整整幾個月不在家--如果沒有我你也能這么開心的話;但我不喜歡你和你所謂的朋友們呆在一起。
“呸,呸,你這個傻姑娘!你以為我不能照顧好自己嗎?“
“你上次沒有。但這一次,亞瑟,“我認真地補充道,“讓我知道你可以,讓我知道我不必害怕信任你!“
他承諾公平,但方式就像我們試圖安撫孩子一樣。
他信守諾言了嗎?沒有;從今以后_我再也不能相信他的話了。痛苦的懺悔寫到這里,我的淚水奪眶而出。他是三月初去的,直到七月才回來。這一次,他沒有像以前那樣費心找借口,來信的次數(shù)也少了,篇幅也短了,感情也淡了,尤其是頭幾個星期以后:來信的速度越來越慢,越來越簡短,越來越漫不經(jīng)心。但是,當我不寫信時,他還是會抱怨我的疏忽。當我嚴厲而冷酷地寫信時,我承認我最后經(jīng)常這樣做,他責怪我的嚴厲,說這足以把他從家里嚇跑:當我試圖溫和地勸說時,他的回信稍微溫和了一些,并答應回來;但我最后學會了無視他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