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碎波月影

第16章 紅樓隨筆(三)之三進大觀園

碎波月影 花滿樓閣下 1581 2024-08-17 20:22:18

  相隔數年,三進大觀園。

  北京大觀園建設快四十年了,當年為了拍攝《紅樓夢》專門建設,也是個大工程。許是年代久遠,許是管理不善,幾次來都是共同的感覺,設備設施有些陳舊了,斑駁的油漆剝落許多,少許的商業(yè)經營乏善可陳,大觀園應有的文化氣息更沒有能和蘇州園林相比之處。

  但這些年,如果說重新入園,可能也就頤和園能有三次而已。借著假期的時間,三進大觀園,一是為了避開熱鬧的人群,再就是為了重溫經典的足跡。

  個人的方向感一向是不好的,前兩次來訪,怎么也記不住各個院落是怎么布置的,這次是特意注意了一下。從正南門進入,穿過曲徑通幽處,第一處即是瀟湘館,正是元春省親第一處巡行之處,題曰“有鳳來儀”,斑竹之間、清雅之處,亦有古琴之聲,仿佛黛玉撫琴。自側門出,東側就是怡紅院之處,怡紅院大大方方,正是公子哥兒的好住處,想當年怡紅公子二十多個丫頭小廝,共處這個小院落,自是熱鬧非凡,既有寶姑娘林妹妹的香蹤,也有襲人晴雯的芳蓮。

  出怡紅院后門,側面就是櫳翠庵,當然書中之處遠不是這么近的,櫳翠庵外圍一圈松柏,更加清幽淡雅,內設兩個佛堂,青燈古佛下。出櫳翠庵,一帶水面就是凹晶溪館,書中中秋林史聯詩,那是最后的美好,也是最后的驚艷。不遠處就是對景的凸碧山莊,也是書中那賈母中秋賞月之處,那凸碧山莊,是園子里最高處,能總覽園內水面及院落風景,東北角是園子里的水源進來之處。凸碧山莊轉角之處,就是內眷看戲的大觀樓,老少爺們、小姐丫頭們,都曾在此看戲聚會。

  面對一帶水面的,正是園子里規(guī)制最高的皇家院落省親別墅,也是元春省親行國禮家禮的地方。元春大半夜的回家省親,既是烈火烹油的輝煌,也是盛極而衰的轉折。再北邊就是蘅蕪苑,靠北臨街的院落,這是薛寶釵的院落,院內沒有一株奇花,只有清芬的異草?!昂軣o緣”,“縱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水面一帶,西側有一處高地郁郁蔥蔥,正是紫菱洲和綴錦樓。世人都說迎春是“二木頭”,既沒有三丫頭探春的書法和才情,也沒有四丫頭惜春會畫畫。可細想,是不是每個人,都應該接受平凡一點的自己?大觀園里,最喜歡的卻是這綴錦樓,依山伴水,前后通透,門前一條小徑沿著水面長滿垂柳,側面一條游廊通向小山。沿著水邊路過蘆雪庭,就有暖香塢,那是四丫頭惜春畫畫的好地方,書中所說,是園內最暖和的好去處,正是和“最冷”的惜春最相配。

  西邊是一片花圃,原來是紅香圃,此時節(jié),芍藥已經謝了。湘云是不常住園子里的,紅樓三美“湘云醉臥芍藥裀”就發(fā)生在這里。紅香圃南邊是稻香村,自是珠大嫂李紈的住處,此稻香村空有其名,正如寶玉所說,前不靠村,后不負郭,顯然人力穿鑿。西南角是最后一處院落,是三丫頭探春的秋爽齋,“桐剪秋風”,蕉下客既有林薛的詩書才情,又有鳳丫頭的處事能力,還是妥妥白羊座的暴脾氣,實在令人欽慕。

  環(huán)繞各院落四周、穿園而過的一帶水系,自是大觀園的靈魂,水中有鴛鴦、有野鴨子游蕩其中,最是人間四月的清風,吹拂千萬柳條,如同清風拂動美人的秀發(fā),亦如同吹動群釵的裙擺。此時正是春末夏初,還未到荷葉何田田的時候,剛剛長出一些,等到秋末“留得殘荷聽雨聲”,這是靠著水系的幾個院落才有的意趣。

  人說紅樓三美,除了“湘云醉臥”,還有“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據我所說,還應加上“寶琴踏雪尋梅”這第四美。美中常有不足,一部紅樓夢,說盡人間遺憾。遺憾是什么?是“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是“縱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是“堪羨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是“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遺憾是什么?是周汝昌一直念念不忘的“始知脂硯是湘云”,是張愛玲的“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是無數紅迷紅牽夢縈的添香紅袖究竟是誰。沒有完美的人生,遺憾是每個紅迷也是每個人必經的人生歷程,但每個人都一直在追求真善美的路上,不斷奔波,也許,遺憾本是這個世界最大的美吧。

  ----------------

  注:寫于2024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