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六年(718)的春天,十八歲的李白離開青蓮鄉(xiāng)前往大匡山,此行的目的是拜訪道士趙蕤,并請求收其為徒弟。趙蕤在大匡山隱居的地方離青蓮鄉(xiāng)不遠,從涪江乘船,不消一日,便可到達。一路上李白的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神仙”趙蕤的傳說。
趙蕤年輕時是一個志在經(jīng)國濟世的人,也曾到過許多地方,也曾參加過舉業(yè)考試。但因?qū)以嚥坏?,便歸臥山中,以著書立說自娛。他遍覽群經(jīng),兼習醫(yī)藥、卜筮、巫俗、樹藝、耕耘、匠作等。關(guān)于趙蕤有兩個神話傳說:一是他年輕時隱居長江明月峽讀書,并以捕魚為業(yè),曾在峽中捕得了一尾三尺白魚,當時他并未留意,隨手扔在艙中,隨便以蘆席覆之?;氐郊议T前入艙揭席一看,魚隨即化為少女,潔白端麗,年約十六七。自道:“高唐之女,偶化魚游,為君所得。”象所有的神話故事一樣,他們結(jié)為夫妻,三年期滿,高唐女辭歸。二是他曾在明月峽的旅館中,為一貴婦治病,僅以一脈、一方,便豁然治愈。貴婦為感激他,贈他一處產(chǎn)業(yè),并將具體位置和相關(guān)事項交待完后,說道:“某與你有緣,贈你一處產(chǎn)業(yè),在大匡山中”,話聲未落,人已不見。趙蕤從明月峽來到大匡山,找到貴婦留給他的產(chǎn)業(yè),果有房屋五間,藏書萬卷,都是未曾見過的奇書,甚是喜歡。趙蕤因慕川中名人楊雄、司馬相如,遂將房屋命名為“子云宅”,房前一臺命名為“相如臺”。從此趙蕤就在大匡山中隱居讀書,并著手著《長短經(jīng)》。趙蕤醫(yī)術(shù)精湛,附近有疑難雜癥的,到他這里往往手到病除、起死回生。又因他住在“云深不知處”的深山,所以當?shù)厝朔Q其為“神仙”。
這天晚上月光皎潔無比,趙蕤提著一壺新釀的濁酒,手拿一本詩集,信步走出“子云亭”。借著月光讀詩,讀到高興處,舉起酒壺,以詩佐酒,邀明月對飲。忽然聽到一陣金屬相擊之聲,那聲音嚴整而有節(jié)奏,不但有抑有揚、有急有緩,還有反復與回旋之情,隱隱與讀書聲合拍。正當趙蕤錯愕間,林子里迸出一句話來:“道士好情懷”,話音未落,又傳出來一句:“也好眼力?!笔钦l不請自來?趙蕤一時猜不透,卻見一位身材纖瘦穿著紫色長袍的少年,站在他面前,這個少年自然就是李白。原來李白到大匡山時,已經(jīng)是晚上了,他依然不管不顧地往山上趕,聽到讀書聲,抑揚頓挫,瑯瑯有韻,忍不住用匕首跟著音韻敲擊龍泉寶劍。趙蕤好奇地問:“汝訪某來,必有緣故?!崩畎椎溃骸按蟮廊缜嗵?,我獨不得出,求神仙指點?!眱扇艘粏栆淮穑挡匦C,邊聊邊喝,相談甚歡,相見恨晚。李白說明來意,趙蕤見他氣宇軒昂,談吐不凡,便欣然答應。見趙蕤同意收他為徒,李白馬上精神抖擻,連夜回家搬取行李,即日常用品和書籍。
李白不顧旅途勞頓,興沖沖地來到“子云宅”,時已過午,卻見門扉緊鎖,連“相如臺”也闃無人跡。李白無奈放下行李,就在附近盤桓,順便欣賞風景,熟悉環(huán)境,并即興吟哦《戴天山訪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原來李白回青蓮鄉(xiāng)去搬行李,趙蕤沒想到李白會這么快回來。一大早,他就背起藥筐,拿著藥鋤板斧,穿著蓑衣戴著笠帽,到小匡山的深林里去采藥。直到中午時份才背著滿筐藥材回來。李白一見趙蕤回來,忙上去幫忙將藥材分門別類,灑在相如臺的軒廊之下。趙蕤就此機會,給李白上了一堂藥草藥理之課。
趙蕤的教學方法和一般學校不同,不是照本宣科,讓學生死讀書,而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他知道李白天賦異稟,思維敏捷,博覽群書,能詩會賦,是可造之材。但心性極高,桀驁不馴,任性頑劣,必須因勢利導。“玉不琢,不成器?!壁w蕤尋思著怎樣將李白這塊璞玉琢磨成美玉?想到太史公司馬遷所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壁w蕤心里有了主意,先讓李白白天上山采藥,經(jīng)受一些磨難,晚上再與他討論,試試他的學問,然后制訂教學計劃。
從此經(jīng)??吹揭粋€戴著青箬笠,穿著綠蓑衣的少年,拿著藥鋤,扛著板斧,背著藥筐,帶著干糧,披星戴月,穿梭在大小匡山之中,這個少年自然就是李白。有時他的身旁出現(xiàn)同樣裝束的中年道士,只是裝束稍顯破舊一些,這個道士自然就是趙蕤。趙蕤仙風道骨,氣度不凡;李白風度翩翩,玉樹臨風。師徒倆翻山越嶺,挖采藥材。趙蕤有時講解藥性藥理,有時讓李白即景賦詩,有時高談闊論。李白辯識著各種草藥,欣賞著不同風景,看到過一些動物,聽到過一些鳥啼,他詠著《陽春曲》:
芣苡生前徑,含桃落小園。
春心自搖蕩,百舌更多言。
李白通過采藥鍛煉了體魄,磨礪了意志,增加了見聞,豐富了知識。以前稚嫩的臉顯出陽剛之氣,白皙的皮膚略顯棕褐色。少年李白變得成熟,身手更加敏捷,思維更加活躍,行為更加灑脫,詩詞更加飄逸。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采藥鍛煉,通過溝通交流,結(jié)合李白以前所學,趙蕤制訂出學習計劃:擬《文選》之題作文、作賦,擬古樂府之體作詩,這是例行日課。晚上通常只就一本閑書,師徒二人雜說漫議,這是李白最能樂在其中的課程。另外還安排采藥、農(nóng)事、醫(yī)術(shù)、劍術(shù)、馴鳥、道術(shù)等課程。趙蕤教學方法獨特,有時如游戲一般地讓他學習種種看似無用之知,卻是日常所必須的常識;有時閑談討論,卻不知不覺中傳授知識;有時雜說辯論,卻潛移默化提高處事應變能力。尤其是讀閑書閑談時,李白受益匪淺。在閑談中學習了《長短經(jīng)》等;在討論時,縱談古今盛衰治亂,品評歷代杰出人物。李白從中確實學到不少辭章以外的學問,越發(fā)有了非凡的抱負和蓋世的雄心。
李白與趙蕤接觸久了之后,知道老師不但學貫古今,而且好擊劍任俠,生活也極其有趣。在他的山居中,養(yǎng)著幾乎上千只各種各樣的鳥。除了會傳信的鴿子,會說話的鸚鵡,會唱歌的畫眉,會戲水的鴛鴦,會打架的鵪鶉……他還馴養(yǎng)了幾十只白羽、素冠、赤足、長尾的白鷴,而且給每一只都取了名字。他一叫誰的名字,誰就飛到他掌上來啄食。趙蕤的知識非常豐富,不僅前朝后代人物故事談起來滔滔不絕;而且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以至麻衣神相,他也無不知曉。李白對這位學識淵博的老師敬佩得五體投地,趙蕤對這個負有不羈之才的弟子也十分賞識。趙蕤給李白悉心授以《長短經(jīng)》,而李白也成了趙蕤馴養(yǎng)奇禽的得力助手。更兼閑時擊劍為戲,悶時飲酒開懷,兩師徒竟成了忘年之交。
李白跟隨趙蕤潛心讀書學習王霸之道,研究帝王統(tǒng)治之術(shù),差不到兩年。此時李白已步入弱冠之年,正是風華正茂、才華橫溢、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年紀。怎樣才能讓他實現(xiàn)雄心和抱負呢?趙蕤以自己失敗的教訓現(xiàn)身說法,讓李白放棄科舉取仕之路。他說:“當今開元天子廣開才路,詔命五品以上官吏皆可直接向朝廷薦舉賢才。一旦得遇伯樂,便是你大展驥足之期。此外還有制舉,制舉者,天子以待非常之才也。一旦名聞京師,便是你平步青云之日。至于如何贏得薦舉和制舉呢?……”李白明白老師的想法,便高聲答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干諸侯,歷抵卿相。”師徒二人相視而笑。
李白離開大匡山這天夜里,也是月華如水,師徒倆既難舍難分又興致盎然,想到初次相見的夜晚,歷歷在目,仿佛如昨。趙蕤說:“猶記初會之夜,某有新釀濁酒一壺,相飲甚歡,而今此釀甕中老矣,宜再與汝等共之?!壁w蕤育人向來潤物無聲,觥籌交錯之間,盡是囑咐之事;師徒相談之時,皆是應修之道。這天晚上,李白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大鵬,展開遮天蔽日的翅膀,向著無邊無際的太空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