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所生長的地方

第八章 告別村小

所生長的地方 東山之月竟無法用 4010 2022-08-20 15:52:15

  村小在余成念完四年級就宣布解散了,所有人都要去鎮(zhèn)上的學校念書。父親也跟上了時代潮流,跟著隊上其他人出去打工去了,母親是不會騎摩托車的,所以他只能選擇住校,那些有家人接送的孩子自然就沒這個必要。好在他生活自理能力一直都很好,對住校的生活并無任何不適應,洗衣服刷鞋子都是從一年級就自己完成了,這得得益于母親的教導。

  來鎮(zhèn)小上學的余成在學習上還是感受到了一定壓力的,以前在村小的時候,自己還能算個中等偏上的水平??墒莵淼搅随?zhèn)小,重新分班后,第一次半期考試結果出來,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是連中下的行列都無法挺近了。這讓他第一次有了壓力,也許這是教育資源的不均衡造成的,也許是他本身能力的問題,但是這些并不是他所考慮的。半期考試后,他開始慢慢努力,經常請教班里同學或者老師,這大概就是知恥而后勇,知不足而后進吧。

  進入初中后,他的成績出現(xiàn)了嚴重的偏科,英語可以說是一塌糊涂,語文和數(shù)學還算可以其他科目也只是一般水平。對考縣城高中他顯然是沒有希望的,那時候的他并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除了認真聽自己喜歡的課外,更多的精力則是花在提升乒乓球的水平上,后來因為這個還算過得去的技能在夏天沒少贏其他人的飲料喝。

  由于在數(shù)學方面和另一個嚴重偏科的同學可以算是腦子比較靈活,恰巧這兩個人又被安排到了最后一排做同桌。數(shù)學老師知道這兩個人的偏科情況,發(fā)現(xiàn)他們兩個每次都是早早算出答案后,在后排搞些小動作或者小聲聊著天影響課堂教學。于是每次數(shù)學課,這兩人就得把課桌搬去講臺,當上了數(shù)學老師的左右護法。自從當上了左右護法后,老師就很少再讓他們回答課堂上的問題,因為就在他的眼皮底下,隨時可以看他們草稿紙上的答案正確與否。有時兩個人算錯了,老師看見了就會在頭上請他們吃個爆栗說再好好想想,轉身去輔導其他同學。

  因為一次班主任所宣布的自愿買校服事件,加深了這左右護法的革命友誼,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英語課的厭惡,班主任就是英語老師。班主任通知說學校要換新款的校服,大家自愿購買,但是希望大家都能買,這樣班級活動和周一升旗儀式都能做到全班統(tǒng)一。絕大部分人是都會買的,左右護法和班上其他三個同學商議后一致決定不買。當班主任看到不購買名單時,中午休息時把五個人叫到了辦公室了解情況,分別詢問原因。有人回答說舊款校服穿習慣了,有人說沒啥原因就是不買,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多少都有點個性。問到余成的時候,他卻跟老師杠了起來說:“吳老師,你在班上當著所有人說的是自愿購買,既然是自愿,那就是想買就買,不想買就不買唄。難不成吳老師你不知道什么是自愿嗎?”

  這話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是接下來另一位護法的話徹底讓班主任生氣了,“就是啊,吳老師,我覺得余成說的一點沒錯,我們這幾個同學遵循自愿的前提下選擇不買,結果吳老師你把我們叫到辦公室來了解情況,不是說好的自愿購買嗎?你這樣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壓根就不是自愿的問題,是生意有回扣?!?p>  這句話剛說完,班主任楞了一下,沒想到自己的學生如此這般無禮,便讓其他三人先回教室去了。

  辦公室里安靜了好一會,班主任坐在那里一聲又一聲地嘆著氣,兩位護法站在旁邊一臉的不在乎,時不時看向窗外。還是班主任先說話了,“對,你們兩個說的是沒錯,我所接到的通知是自愿,我在班上也是這么說的。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全班同學都買了,就極少數(shù)同學沒買,到時候有集體活動會不會影響班級的統(tǒng)一性?!?p>  “跟我有什么關系呢,誰讓規(guī)定是自愿呢,直接強制要求大家買不就行了嗎?”余成說道。

  “是噻,我就遵循這個所謂的自愿原則,有什么過錯嗎?”另一個護法附和著。

  班主任感到更加的頭大了,于是便讓這兩個讓人頭疼的護法回去教室,雙方都不存在啥過錯。確實是說的自愿購買,極少數(shù)未買的也確實會影響班級的統(tǒng)一性。后來每次有集體活動,這五個遵循自愿原則的同學就總是在隊伍的最后面或者最角落,看著其他班級也有那么三四個同學還是穿著舊的校服,心里也就更坦然了。所以這五個沒買新校服的多多少少有點不受班主任待見,自然班主任的英語課也是不大需要聽的,只要不擾亂課堂紀律就行,這五人被班里同學私下稱為“五壯士”。班主任沒有很故意的針對和冷落,學生也沒有故意搗亂,大家一直相安無事直到初中畢業(yè)。

  初中生活不僅有學習,還有各種書攤租來的小說、懵懂的早戀以及黑網吧里滿屏的魔獸世界。早戀和網吧里的游戲余成是不感興趣的,倒是書攤上的雜書讓他喜歡的不行。每周租上一本在課堂上悄悄地看,由于盜版書居多,每次發(fā)現(xiàn)錯別字他都會將其劃掉并在旁邊寫上正確的。

  不出意外的話,以余成的學習成績是無緣縣城高中的,結果自然是并無意外發(fā)生。對于很多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中考就是一道分水嶺,成績好的自然可以去縣城讀高中甚至去市里讀都是有可能的。那些沒考上的要么直接輟學打工掙錢,要么在家里人安排下拜個師傅學門手藝,或是修車或是理發(fā)或是其他的什么營生,要么去讀縣城里的職高。余成選擇了最后一種,盡管母親只有小學文化,但是依然知道這個年紀不去學校念書肯定是不行的。

  到了開學的日子,母親帶著余成到縣城準備去職高報名,本來是計劃去那個民辦的職高學校,奈何三輪車夫聽錯了直接給拉到了那所公辦的職高。他們進去很快報了名交了費,等出來的時候看校門口的牌子才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一開始想去的那個學校,也許這就是天意吧,反正這個事已經這樣了。后來的事實表明,那天的三輪車夫還真就是貴人,兩年后那所民辦職高直接給辦垮了,亂收費、對學生毫無管理、各種負面新聞層出不窮。

  在職高中的學習生活是余成學校生活中最快樂最充實的三年,后來的大學校園生活都比不上。學校當時開設了會計、電子技術、計算機三個專業(yè),后來隨著學校的發(fā)展和國家的相關政策支持增設了數(shù)控技術和旅游服務。除了專業(yè)課以外,學校有不少興趣課,書法、各種球類運動、繪畫、文學藝術等。由于在職高的學習壓力并沒有普通高中那么大,余成在這里簡直是完美發(fā)揮了自己的特長。從小就有著良好的動手能力,再加上有老師的正確指導。代表學校參加了各類中職學校的技能比賽,為學校和自己贏得了不少的榮譽。在那里余成遇到幫助他改變人生軌跡的梅老師,由于這個老師教育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很是有一套,年紀稍大一些,大家都在私下喊他梅大爺。在梅老師的指導下,余成帶著自己的作品參加了SC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并意外的獲得了一等獎,后來也是因為這個一等獎才讓他考入大學沒那么費勁。職高的學生也是可以和普高的孩子一樣參加高考的,當然,你要是自己不愿意學,畢業(yè)后直接走向就業(yè)崗位也是沒問題的。

  余成第一次出省是在職高念書期間,那會正是某個總部位于臺灣省臺北市的大型科技公司頻發(fā)員工跳樓事件,由于連續(xù)的員工跳樓事件,導致工廠招工很難,負面影響極大。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學校有通知說現(xiàn)在有一次前往深圳該公司實習的機會,也不是讓大家去那里正式上班。就是過去走個過場,協(xié)助相關部門完成一下指標,全程由老師帶隊為期一周左右,學生不用掏錢承擔任何費用。這樣能出去耍一趟的機會余成自然是不會放棄的,周五回家和母親說明情況后,母親也支持他走出去看看。畢竟母親只到過市里,連省城都還沒去過,反正有老師帶隊不用擔心走丟或者其他的,更何況還不用花路費。

  那是他長這么大以來第一次離開自己所生長的地方,老師帶領著7個學生一行八人坐上了開往深圳的火車。由于大家都知道自己就是過來走個過場,所有人顯得格外輕松,一路上有說有笑到了目的地。廠區(qū)內所有的建筑外立面全都搭了一層防護網,應該是防止再有跳樓死亡的。在廠區(qū)內同學們跟著參加各種崗前培訓,但是這些對大家而言毫無意義,畢竟只是單純的來走個過場。幾天后接到帶隊老師的消息,于是大家紛紛交了辭職報告收拾行李出去和老師匯合,老師帶著大家到處轉了轉,看了看這繁華的深圳變準備回程?;爻讨腥チ艘惶宋錆h轉車,并沾了一下帶隊老師的光,那老師的一個親戚在武漢,便請大家去吃了中午飯。那一頓飯毫不夸張的說,對來自農村的學生們而言簡直是不敢想象的,吃的是韓國菜,那香噴噴的烤肉和酸甜的泡菜讓大家回味無窮。果然貴的東西除了貴沒有任何毛病,這一點大家是一致認同的。

  到了高三的4月份,學校第一次組織高三學生參加了高校的單獨招生考試,如果考上了就不用等到6月參加高考,如果沒考上回學校繼續(xù)拼搏沖刺高考。由于余成在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的獲獎,便參加的是單招特長生考試,和普通單招有所不同。普通單招考試除了語數(shù)外就是專業(yè)知識考試,而單招的特長生只需要考語數(shù)外,剩下的就是各自的特長考試。文化考試對余成來說是很痛苦的,三科滿分為300分,他加起來只考了一半,好在特長考試考的是極好的,差6分就考了300分的滿分。等單招考試完回到學校,所有人都在等待中繼續(xù)上課,五四青年節(jié)活動過后,老師通知余成可以先回家了,說是單招的特長生考試成績是先出,學校通過打探消息得知他的考試成績在所有特長生中已經是很靠前了。就這樣,他提前畢業(yè)回到了家里,回家后的他每天都是幫著家里干著農活,直到突然有一天收到了被郵寄過來的錄取通知書。

  打開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他都有點發(fā)懵,因為他壓根就沒想過自己這個樣子能考上大學,說實在的,家里人也是沒想到的。母親一度以為他職高畢業(yè)后就會參加學校安排的就業(yè)崗位,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兒子還能考上大學。如果不是因為走的特長生單招路線,以他的成績斷然不可能有機會讀大學的。如果不是梅老師的悉心指導,也不可能在青少年科創(chuàng)大賽獲獎。如果不是當時那個三輪車夫陰差陽錯給送錯了學校報名,也不會去讀當時并沒有考慮的公辦職高。這應該就是天意吧,一切皆是偶然也是必然,冥冥之中早已安排。

  由于考試成績較好,學校給了他一個可以任選專業(yè)的權利,奈何年少不懂事,選擇了土木系的建筑工程專業(yè),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故事。到了大學后并不是所有人想象中的到了天堂,讓余成痛苦萬分的是因為自己沒有念過普高,本身學習功底就差,上課就是等于聽天書。高數(shù)、三大力學、建筑實務等課程就沒及過格,但是實操課確實門門優(yōu)秀,什么綁鋼筋、支模板、砌筑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