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有人脈,賺錢就是容易。
簡單的一頓飯局,劉三江只是給領導倒了幾杯酒,就獲得了很有錢景的機會。
不需要驗資,不需要資質,只需要老領導佟書記在酒桌上幾句話,這件事情就成了一半。
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祝書記將辦公室的座機號碼告訴了劉三江,約好,兩邊準備好之后,準備大干一場。
四個人交談甚歡,一直喝到深夜,才結束了酒席。
兩位書記去了招待所,劉三江、王大龍回了食堂宿舍。
他倆對著腳,和衣躺在床上。
王大龍翻了幾次身,睡不著覺,祝副市長在這的時候,食堂里的老師傅對他還算客氣,可祝書記走馬上任,他就沒了依靠,就連剛來的小伙計,都敢支使他。
要不是怕這份工作丟了,他早就錘這些欺軟怕硬的孫子了。
“劉三江,你睡著了嗎?”
劉三江白撿一個這么好的商機,哪能睡得著,正在閉著眼傻笑。
“王大龍,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商海打拼?”
王大龍猛地翻身坐起來,“你怎么知道,我想去商海?”
劉三江也坐了起來,“我就問你,想不想去?”
“當然想!商??墒谴蟪鞘?,可比咱們這個小城機會多多了!”
“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我回商海后,找好地方就給你發(fā)電報!到時,你也這邊的工作交代好,收到電報,你就去商海找我!”
“行!我聽你的!”王大龍滿口答應!
兩個人伸出右拳,碰了一下。
“睡覺!”
……
劉三江回到家已經(jīng)快上午十一點了,推開大門,走了進去。
“大奶奶,我回來了!”
老太太正在院子里曬太陽,聽見劉三江的喊聲,高興地起身迎了上去。
“仨兒!你回來了!”
可轉念一想,又緊張起來,“仨兒!你才走幾天,怎么又回來了!不會……”
劉三江上前把老人家攙回座位上,“大奶奶,我沒有被學校開除,我回來拿點東西?!?p> 老太太聽了這話放心了,“回來拿什么東西,給你大伯打個電話說一聲,直接寄過去不就行了,還得回來跑一趟!”
“大奶奶,我怕電話里說不清楚!”
這個年代的電話,都是由轉接站的話務員一級一級轉接,通話內(nèi)容很容易被別人知道。
劉三江可不想給家里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大奶奶,我爺爺在商海市衡山路0號,是不是有一處房產(chǎn)?”
“你爺爺在商海的房產(chǎn)多了去了!我哪知道衡山路0號是什么地方。”
“大奶奶,商海也有文件,要歸還,咱家還有那些房產(chǎn)的地契、房契嗎?”
“啥?歸還!”大奶奶聽了這話,有些激動,“仨兒,你不會又是騙我吧!”
“這次是真的!沒騙您!我專門就是為這件事情回來的!”
大奶奶拿起拐杖敲了敲腳下的地面,“仨兒,你爺爺留下來的東西就在這里,就在埋在院子正中央!”
劉三江把宅門關了,然后找了一把?頭,將院子里埋的東西挖了出來。
一個用油紙包裹得很嚴實的樟木匣子,不知道什么時候埋的,保存的很完整。
他蹲在地上打開匣子,發(fā)現(xiàn)里面有十幾張土地房產(chǎn)所有證。
所有證的書寫方式,還是從右往左,從上往下。有些字體還是繁體字,還蓋著商海市人民政府的紅章。
以前知道自家祖上有錢,沒想到是,這么有錢。
十幾套商海的大別墅,還奮斗什么!只要活到21世紀,就能體會到一線城市包租公收租的快樂。
“大奶奶,我爺爺怎么留下這么多房產(chǎn)!”
“有些是你爺爺買的,有些是一些朋友托付給你爺爺保管的。這么多年過去,他們的后人也沒有上門來要,估摸著,早就不在人世!”
樟木箱子里面有很多空白的信紙,還有一本巴掌大的字典。
在樟木箱子最底下,劉三江找到了一個黃、紅兩色的徽章,右半邊已經(jīng)嚴重變形了,紅色的漆面大部分脫落,還能看到192三個數(shù)字,CP兩個字母。
好像是一個紀念章。
“大奶奶,這個是什么?”
大奶奶拿過來,對著陽光看了看,臉上不自主的浮現(xiàn)出笑容。
“好像是奶奶的東西,我記得當時你爺爺把它丟了,怎么跑這里來了。以前你奶奶總是把它別在里面的衣服上,我還說她,也不怕硌得慌!她說這是她的信仰,比命都珍貴!我還笑話她,就是一個黃銅做的牌牌,又不是金子做的,還能比命珍貴?我還想著,一定是你奶奶從附近的廟里求來的護身符。哎……可惜啊,這小玩意要是再大點,沒準真能救你奶奶一條命!”
劉三江抬頭看著徽章,它在陽光照射下泛著熠熠光芒。
突然,大奶奶手一抖,啪的一聲,徽章落回了樟木匣子內(nèi)。
“仨兒,我有點累了!中午飯,你自己做自己吃吧,不用叫我!”
“知道了!大奶奶!”
大奶奶站起來,往正房走去,沒走出去幾步,又停下來,背對著劉三江。
“還有,把你需要的東西都帶走,剩下的那些東西,再埋回去,尤其是你奶奶的那顆徽章,別丟了!你奶奶就剩這么一件寶貝了!”
“好的!大奶奶!”
劉三江看著老人落寞的背影,知道大奶奶又想起以前的往事了。
拿起奶奶的那枚徽章,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破損處邊角圓潤,好像是被某種堅硬的物品沖擊形成的。
難道是子彈打在上面,留下的痕跡?
劉三江翻了翻,從空白信紙中找出來一張寫著百樂門的黑白照片。一位穿著旗袍的妙齡女郎站在話筒前,正在一展歌喉,后面有四位伴奏的中年人,有薩克斯、大吉他、圓號、架子鼓。
黑白照片,也沒有蓋住女子的甜甜的笑容。
“唱歌的這位,好像三奶奶的模樣!三奶奶居然是個唱歌的?!?p> 最后他拿起那本字典,翻看了幾下,記錄著每天買入賣出的物資,還有一些天氣和個人心情,像是一本雜貨鋪的簡單的流水賬日記。
日記最后的日期是1955年4月11日,寫著——今日無人上門,天氣晴朗,但南洋有臺風登陸。心情糟糕透了,我打算出去看看……
劉三江有些疑惑,爺爺就是1955年離開家門的,好像為了什么事情。
南洋,不會是為了四奶奶?
老一輩的故事,真是復雜。
劉三江剛把箱子埋回去,大門外就有人喊。
“奶奶,大白天關什么門??!”
“蘭香!等一會兒!我這就給你開門!”
“三江哥,你怎么回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