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懂懂學(xué)歷史

第三十章《懂懂學(xué)歷史》之劉基,明朝建立

懂懂學(xué)歷史 CX先生 5729 2022-02-24 13:29:31

  書接上回。

  繼續(xù)做夢。

  今天請到的嘉賓,依然是秦漢時期天下第一謀士,張良先生。

  我問,元朝一共多少位皇帝?

  他說,十一位皇帝。

  我說,不足百年,這么多皇帝。

  他說,內(nèi)部奪權(quán)太激烈。元英宗被刺身亡后,短短十三年里,皇帝換了七次,平均在位時間不足兩年。你想上層動蕩這么劇烈,整個王朝能健康發(fā)展嗎?

  我問,皇權(quán)內(nèi)斗是元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嗎?

  他說,封建王朝滅亡的原因各不相同,不外乎苛捐雜稅、昏君上位、外戚專權(quán)、外敵入侵、發(fā)起主動戰(zhàn)爭這些原因,但這絕不是主因,主因都是最底層的農(nóng)民遭遇嚴重的生存危機,不得不揭竿而起。封建社會的基本盤是農(nóng)民,農(nóng)民活不下去,也說明整個王朝從根上爛透了。

  我問,元朝時,農(nóng)民起義多嗎?

  他說,末期非常多。元朝是戰(zhàn)爭機器,在近百年歷史里,沒有戰(zhàn)爭記錄的只有二十二年,其中連續(xù)沒有發(fā)生戰(zhàn)爭的時間最長都沒超過三年。戰(zhàn)爭吃空了財政,財政虧空怎么辦?腳踩脖子問老百姓要。

  我說,宋朝為什么沒有爆發(fā)過全國性的大規(guī)模農(nóng)民起義?

  他說,兩個原因。第一、農(nóng)民起義可以理解為朝代的腫瘤,屬老年病系列。北宋約一百六十年,被金人滅了,南宋約一百五十年,被蒙古人滅了。對于一個朝代而言,這個年齡相當于人類的五十歲左右,太年輕,還不到得癌癥的年齡。不過,宋朝農(nóng)民起義也沒斷過,多是局部小規(guī)模,可以理解為感冒發(fā)燒,遠不到腫瘤地步。第二、民族矛盾可以轉(zhuǎn)移內(nèi)部矛盾。北宋時有夏遼,南宋時有金蒙。

  我問,朝代多大年齡,算是老年?

  他說,朝代的三百年相當于人類的一百歲。你可以看中國的封建王朝,沒有一個能活過三百年的,西漢二百一十五年,東漢一百九十五年,唐朝二百八十九年,明朝和清朝都是二百七十六年。

  我問,元朝不到百年,豈不是才三十來歲就得癌?

  他說,是易患癌體質(zhì)。外族統(tǒng)治華夏,老百姓即便能吃飽穿暖,心里也反感“蠻夷”坐頭上。何況到元末是吃不飽穿不暖,又有民族仇恨加成,自然,一呼百應(yīng),一起義就勢如破竹。之前我們談過,戰(zhàn)力由南向北依次增強,歷史朝代更迭多是北滅南,而明滅元呢?是罕見的南滅北。

  我問,當時南方是一支起義軍還是多支起義軍?

  他說,多支。

  我問,他們之間,是聯(lián)合還是自相殘殺?

  他說,在談野蠻人與文明人時,我給你科普過,野蠻人一定要先內(nèi)部進行優(yōu)勝劣汰,贏家通吃、壯大,才能具備叫板文明人的實力。起義軍之間是競爭關(guān)系,彼此都想吃掉對方。朱元璋不是最早起事的,也不屬于實力最強的,卻是笑到最后的。

  我問,朱元璋經(jīng)歷了什么?

  他說,有人說他是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砍,通關(guān)一個國,結(jié)局大滿貫。當過和尚要過飯,從放牛娃到開國皇帝,堪稱屌絲逆襲第一人。

  我問,他是純農(nóng)民嗎?

  他說,不僅是農(nóng)民,還是貧民??此志托辛耍熘匕?,他家兄弟姐妹都用數(shù)字起名,說明啥?家里沒有讀書人。為什么我們覺得古代人名字起的好?那是因為流傳下來的都是讀得起書的人。百姓呢?要么沒有名,要么就是最通俗的名。70后為什么那么多建國、建軍、國慶?老百姓聽廣播起的。

  我問,他為什么要出家當和尚?

  他說,十六歲時旱災(zāi)+蝗災(zāi),父母、哥哥,餓的餓死、病的病死,吃飯已經(jīng)成了難題,那么當和尚、當兵就是不錯的選擇,至少有口飯吃。而且當和尚還能學(xué)點文化,背誦經(jīng)文至少要先識字吧?

  我說,我讀大學(xué)時,有同學(xué)應(yīng)征入伍,后來我問過他,為什么選擇當兵?他說,家里太窮了,自己都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當兵至少能穿上新衣服,還能發(fā)工資。不過我這個同學(xué)非常勵志,當了兵也沒影響大學(xué)畢業(yè),還在部隊里學(xué)了計算機,后來進軍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的非常好。

  他說,你這個年齡還有這些事,不可思議。

  我問,朱元璋當了和尚,又咋成了乞丐?

  他說,饑荒年,寺院也養(yǎng)不起人了,寺院住持就每人給寫了度牒文書讓他們?nèi)セ墸瑢嶋H上就是讓他們出去要飯、自生自滅,于是朱元璋加入了丐幫。

  我說,評書里不是說,住持早就看出朱元璋是天子命嗎?

  他說,是的。當時朱元璋在寺院主要干一些雜活,劈柴燒火,住在柴房。住持怎么發(fā)現(xiàn)他有天子命的呢?因為朱元璋睡覺時不老實,一會兒攤成“天”字,一會兒蜷成“子”字。

  我說,上次,你說明朝人物很難走進戲劇,因為戲劇起源于清朝,清朝忌諱明朝題材,那為什么朱元璋的故事又家喻戶曉?

  他說,上層社會通過戲劇來品味歷史,平頭百姓通過評書了解歷史。戲劇類似主流媒體,選題需要謹慎,一是要規(guī)避敏感題材,二是要盡量尊重史實。而評書類似自媒體,多由民間藝人自由創(chuàng)作,天馬行空,無所禁忌。評書怎么才能吸引人?選有趣的題材。什么樣的題材有趣?屌絲逆襲、神婆半仙、隕落貴族,對應(yīng)到元末明初就是朱元璋、劉伯溫、沈萬三。隨便摸出一個老百姓來,他都能津津樂道朱元璋喝珍珠翡翠白玉湯、劉伯溫逆天斬龍脈、沈萬三資助朱元璋修城墻這些故事。

  我問,朱元璋怎么走上造反之路的?

  他說,被逼的。與歷史上的起義軍頭領(lǐng)不同,朱元璋從來沒想過揭竿而起。他要了幾年飯,又回到寺院,此時元朝已經(jīng)變天了,到處都是起義軍,他覺得能躲在寺院里茍且偷生就行了。結(jié)果呢?發(fā)小給他寫信,說自己在起義軍當小班長了,邀他去加盟。朱元璋被嚇的瑟瑟發(fā)抖,急忙把信燒了。信是燒了,但是他謀反的罪名還是被扣上了,元軍準備來寺院捉拿他,他走投無路,只好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當了大頭兵。

  我問,他又如何當上老大的?

  他說,一進革命隊伍,朱元璋如魚得水,火箭一般的提拔速度,親兵隊長、財務(wù)主管、總將領(lǐng)。郭子興一看,這小伙有前途,把養(yǎng)女嫁給了他。再往上躥,他就要當老大了。此時,他遭受了很多嫉妒,包括郭子興的兒子們。于是朱元璋提出,岳父大人,你看這樣行不?我出去單干,還用您的旗號,還屬于您的分店。就這樣,朱元璋帶了二十多個兄弟另起爐灶了。不到一年,有了自己的地盤:滁州。很快,他就功高蓋岳父了,分公司比總公司還大,分公司自然就成了總公司,他接收了岳父的隊伍,打入南京,并以此為根據(jù)地。

  我問,打入南京時,朱元璋還有幾大對手?

  他說,北邊有劉福通,但是威脅不大。因為劉福通要直面元軍,遭到的全面打擊最早也最重,屬于起義軍里的炮灰。另外蘇州有張士誠,長江上游有陳友諒。朱元璋此時已經(jīng)請到了隱居在家的劉基,也就是劉伯溫,為了贊美他智如孔明,特意請了三次。張陳二人先打誰?朱元璋的謀士們多數(shù)認為陳友諒強大張士誠偏弱,應(yīng)該先打弱的。但劉伯溫和朱元璋認為,如果打張士誠,陳友諒早就想獨霸天下,必然趁火打劫;如果打陳友諒,張士誠小富即安,只想看住蘇州一帶,必定觀望。就搞陳友諒。果然,在鄱陽湖打了一場水仗,拿下了陳友諒,剩下兩家就沒任何難度了。

  我說,張士誠身邊沒有明白人。

  他說,施耐庵和羅貫中都曾給張士誠當過參謀,但張士誠這人不思進取,也不聽勸,倆人失望之余炒了他的魷魚專心寫小說去了。

  我問,朱元璋他們起義會不會也借用宗教之名?

  他說,肯定的,宗教是最容易蠱惑老百姓的。別說明朝了,義和團離今天沒幾天吧?老百姓還相信刀槍不入。朱元璋最初投身的紅巾軍信奉明教,當時教主叫韓林兒,自稱“小明王”。韓教主不僅是個教主,還創(chuàng)了個國,國號大宋,顧名思義就是光復(fù)宋朝,朱元璋也臣服于韓教主。韓教主是《倚天屠龍記》里張無忌的原型,陳友諒則在《倚天屠龍記》里扮演丐幫長老。

  我問,打敗陳友諒了,朱元璋不是很強大了嗎?為什么還要臣服于別人?

  他說,朱元璋的發(fā)展戰(zhàn)略是: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為什么要緩稱王?因為槍打出頭鳥。元軍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誰稱王誰挨打,躲在韓教主的屋檐下可以少挨刀。韓教主不過是朱元璋的傀儡,等他差不多吃掉整個南方時,在劉基的建議下,朱元璋淹死韓林兒,自己稱王了。朱元璋需要繼續(xù)沿用明教來給起義軍洗腦,你不是小明王嗎?那我就是大明王,你是偽王,我是真王,把韓教主的大宋更名為大明,一般朝代名字都是單字,明朝是倆字:大明。

  我問,明教供奉什么神?

  他說,他們不把任何神佛當偶像,只是單純的崇拜“精神世界”,認為精神世界里一切都是光明的,而物質(zhì)世界里一切都是黑暗的,所以人死了也沒啥,那是進入了光明世界。

  我說,洗腦高手,比“刀槍不入”還壞!

  他說,能成大人物的人,一定是洗腦高手。朱元璋不僅給起義軍洗腦,還給全國人民洗腦。他準備北上時,先進行全民總動員,發(fā)布戰(zhàn)書《諭中原檄》:“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nèi)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

  我說,氣勢磅礴,我看了都覺得熱血沸騰。

  他說,這還不夠,他還要給大家種心錨。大家肯定嘀咕,大蒙古帝國所向披靡,咱漢人能打過他們嗎?朱元璋就說了,歷史是有定論的,“胡虜無百年之運”,現(xiàn)在差不多一百年了,他們死到臨頭了。為什么“胡虜無百年之運”這句話這么深入人心呢?是絞殺蒙元后,老百姓紛紛感嘆,哇,朱元璋果然是明王能未卜先知。這就如同大旱時村民去找算命先生求雨,算命先生給寫了個條,叮囑下雨那天打開,過了半個月,下雨了,村民打開紙條一看:今日有雨!齊呼,真準!

  我問,朱元璋為什么定都南京?

  他說,他是安徽人,可能覺得南京離家比較近吧,他比較戀家,甚至有過一個很奇葩的想法,想定都他老家安徽鳳陽。另外,明初最大的威脅來源于元軍反撲,北京離蒙古還是太近,南京則有足夠的縱深,有長江這道天然水長城。

  我說,坊間傳聞,劉伯溫設(shè)計了今天的北京城。

  他說,那是瞎扯。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朝基礎(chǔ)之上建造的。明朝遷都北京是因為朱棣篡位。朱棣之前被封為燕王,顧名思義,分管北京一帶,篡位成功,自然要把基地拉回自己的大本營。這是劉伯溫死后四五十年的事了。朱元璋也想過遷都,因為就像他那句“胡虜無百年之運”一樣,南京雖然是“六朝古都”,但在南京定都的政權(quán),普遍比較短暫。朱元璋特意派太子朱標去西安考察,但朱標因為路途勞頓一病不起,對他打擊非常大,似乎西安對大明來說也不是好預(yù)兆,遷都的事就擱淺了。

  我問,沈萬三的故事是真的嗎?

  他說,假的,沈萬三跟朱元璋都不是一個年代的。明史專家顧誠有篇專文《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跡考》,認為沈萬三生于元代死于元代,關(guān)于他的一切“事跡”均屬于訛傳。

  我說,朱元璋一直拿他和劉伯溫類比劉邦和你。

  他說,的確很像。我說幾個點,你品品。第一、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劉伯溫是朱元璋打天下的第一功臣。第二、論功行賞時,劉伯溫排名很靠后,建國后也沒被重用。第三、沒當上丞相,只給了一些很虛幻的頭銜,例如能占卜未來,擅奇門遁甲。

  我問,他不是丞相?

  他說,不是。他干過最大的官是太史令,管天氣的。

  我問,朱元璋跟劉邦像不像?

  他說,非常像,卸磨殺驢,把開國功臣殺戮殆盡。朱元璋打天下的第一功臣應(yīng)該是李善長,建國后封了丞相,后來也被朱元璋殺了,不過是退休多年以后殺的。這里面還有個小插曲,朱元璋給李善長及其家人簽發(fā)過免死金牌,可是拿來擋劍時才發(fā)現(xiàn),反面有條溫馨提示:謀反罪除外。給他定的恰是謀反。

  我說,都退休了,謀什么反?!

  他說,是下一任丞相胡惟庸波及到了他。朱元璋對胡惟庸的策略就是無限縱容,讓其使勁嘚瑟,嘚瑟到什么程度?可能真的有了反心,于是一次性斬草除根了。有多徹底呢?直接把丞相這個制度給結(jié)束了,省的以后有人跟皇帝叫板,所有權(quán)力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今天,有座城市,青年們總是鬧騰,老百姓心里有疑問,國家擁有這么強大的軍事實力,為什么不去治治他們呢?其實,可參考朱元璋治胡惟庸。

  我說,都當?shù)截┫嗔?,竟然還迷信免死金牌。

  他說,充分說明李善長的政治水平和朱元璋比起來只是小學(xué)生。

  我問,朱元璋為鞏固政權(quán),還做過哪些?

  他說,錦衣衛(wèi),這個熟悉不?錦衣衛(wèi)對官員是全方位無死角監(jiān)控,你吃拉面放了幾段蔥他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另外,殺貪官,手段極其殘忍,甚至動不動株連,因為據(jù)說他父母餓死就是因為貪官劫糧。朱元璋是歷代皇帝里反腐力度最大的。為什么他給人的感覺就是殺殺殺?歸根結(jié)底是對旁人的不信任,對集權(quán)的追求,以及對貪污的痛恨。

  我問,明朝恢復(fù)科舉了嗎?

  他說,恢復(fù)了。不過呢,最初考中進士的全是南方學(xué)子。朱元璋看了以后很生氣:難道我大明只有半壁天下嗎?還是你們考官在舞弊?實際上呢?朱氏王朝建立的時候北方戰(zhàn)事剛停,南方相對安定,南方的讀書人就容易出成績。于是朱元璋推出南北分別科考的先河。由此,你也就知道為什么高考要按省劃錄取分數(shù)線了,道理是相通的。

  我問,你覺得南方人聰明還是北方人聰明?

  他說,今天,沒有戰(zhàn)亂了吧?看看現(xiàn)在的兩院院士,還有文科學(xué)者,還是南方比例大,南北學(xué)子有差異是事實,和經(jīng)濟基礎(chǔ)、地域文化、歷史積淀都有關(guān)系。

  我說,我們山東高考第一大省表示不服。

  他說,換個角度講,財富值也是智商的外在表現(xiàn),看南北經(jīng)濟差異。

  我問,南京最有朱元璋色彩的景點是什么?

  他說,有個景點應(yīng)該對你最有吸引力,只是現(xiàn)在沒了,朱元璋曾在秦淮河畔設(shè)置“國營妓院”,稱大院,后稱舊院。后來,還出現(xiàn)了研究、評價妓女的《嫖經(jīng)》,成為當時的狎妓指南。整個明朝娼妓業(yè)都很發(fā)達,哪怕是窮鄉(xiāng)僻壤,也不乏其人,秦淮八艷更是名冠江南。但是朱元璋的國營妓院沒開住,因為,去消費的百姓少,用公款的官員卻多的很,到頭來還是掏空國庫。

  我問,現(xiàn)在有啥值得我去看看的?

  他說,明孝陵,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占地面積一百七十余萬平方米,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我問,明朝殯葬有什么特點?

  他說,后妃殉葬。朱元璋死后,四十多個后妃全被賜白綾。

  我說,太殘忍。

  他說,開國皇帝要比一般的皇帝殘忍,主要是從起義到登基,一路披荊斬棘,雙手沾滿人血。讀書少,崇尚武力,殺人是有慣性的。當然,不是所有皇帝都會弒殺功臣。中國歷史上開國皇帝處理開國元勛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劉邦、朱元璋的“飛鳥盡、良弓藏”,直接誅殺;一類是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quán)”,讓功臣退居二線;一類是劉秀的“退武進文”,用大量的封賞補償,收回功臣的兵權(quán),把他們改造為方便管理的文官。

  我問,您如何看待劉伯溫的《燒餅歌》與袁天罡的《推背圖》?

  他說,已經(jīng)成為信仰了,不予評價。剛好前幾天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段關(guān)于劉伯溫的視頻,大體內(nèi)容是:明初,大家都知道劉伯溫很神,博觀古今,也知曉天文地理。大家好奇,都是一樣的教材,為啥你這么厲害?難道有輔導(dǎo)資料嗎?就有傳聞?wù)f,劉伯溫曾得到一本天書,研讀之后便本領(lǐng)大增,就連朱元璋也深信不疑,甚至在劉伯溫死后還派人去他家中搜尋此天書……。視頻播到此時,網(wǎng)友紛紛在彈幕里打出了書名:《明史》。

  我問,您如何看待算命?

  他說,我相信人是有命的,但是,這個命只可蓋棺定論,不可未卜先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