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懂懂學(xué)歷史

第二十四章《懂懂學(xué)歷史》之蘇軾,北宋衰敗

懂懂學(xué)歷史 CX先生 5336 2022-02-24 13:25:45

  書接上回。

  繼續(xù)做夢。

  今天請到的嘉賓,依然是秦漢時期天下第一謀士,張良先生。

  我問,您覺得,宋朝這些大文豪里,誰的作品含金量最高?

  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岳陽樓記》好還是《赤壁賦》好?辯論多少年也不會有定論,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若是換個角度,問宋朝這些大文豪誰的粉絲最多?毫無爭議,肯定是蘇軾。蘇軾的人氣從出道到今天,只增不減,別說跟宋朝這些文人比,就是放眼整個中國文學(xué)史,他都是NO.1,一直到今天,他的粉絲們依然年年給他過生日,名曰,壽蘇會。二零一八年,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中,蘇軾的水墨畫《枯木怪石圖》以4.6億港元霸氣成交。

  我問,他為什么能擁有這么多粉絲?

  他說,古代文人形象多是扁平的,只有作品沒有生活。而蘇軾不一樣,他是有血有肉的,是立體的,是有趣的。他是旅行家,是美食家,還是個碎嘴子,能當(dāng)官,能種地,能嘮嗑,干什么愛什么,永遠(yuǎn)是豁達(dá)的,率真的。我說我最喜歡范仲淹的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在我看來,蘇軾才是這句話的最佳踐行者。

  我問,蘇軾是怎么出名的?

  他說,一考成名。他老家是四川眉山的,他爹帶著他和弟弟到首都開封來趕考,結(jié)果呢,蘇軾一不小心中了個狀元,而且他這個狀元特別轟動,因為是個雙黃蛋——弟弟也登榜五甲了。京城媒體爭相報道,采訪他們的爹,讓談?wù)動齼盒牡谩S浾邌?,您是怎么培養(yǎng)他們的?老頭說,沒怎么培養(yǎng),就是我自己教的。記者問,您是做什么工作的?他說,我不工作,祖上有礦。因此,老蘇和倆小蘇都成了京城名人,并稱為三蘇。朝廷一看,這老頭也挺有學(xué)問,別讓回眉山老家了,也讓他在朝中做事吧,一次錄用了仨。老頭叫蘇洵,蘇軾的弟弟叫蘇轍,爺仨還同時入選了唐宋八大家,你說牛不牛?

  我說,看來,基因強大。

  他說,是的,蘇家是四川眉山的大家族。蘇洵的兩個哥哥蘇澹、蘇渙都考中了進(jìn)士?!度纸?jīng)》里講,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蘇老泉就是蘇洵,大器晚成的榜樣。

  我問,當(dāng)時是考什么內(nèi)容?儒學(xué)背誦之類的?

  他說,經(jīng)過范仲淹的改革,科考不考死記硬背了,而是讓你自由發(fā)揮,針對當(dāng)時的時政寫議論文,發(fā)表政治見解。蘇軾初試寫的是《刑賞忠厚之至論》,闡述了自己的仁政理想。主考官歐陽修一讀,甚是驚嘆,但是他想了想,舉國范圍內(nèi)有這個水平的,只有他的門生曾鞏,避嫌給了第二。拆卷一看,原來考生叫蘇軾,復(fù)試直接給了第一。還是那句話,你要行,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要行。歐陽修捧人也是很賣力的,給朋友寫信這么評價:讀蘇軾的文章,不禁讓我汗顏;真痛快??!我應(yīng)當(dāng)給蘇軾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由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出人頭地。

  我問,給這個狀元分配了什么工作?

  他說,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實職相當(dāng)于今天寶雞市副市長,他是進(jìn)士又是朝廷命官,這就是來刷基層履歷鍍金的。

  我說,政壇和文壇的雙料新星,前途無量。

  他說,電視劇《征服》里,宋老虎對劉華強說,年輕人別太氣盛。劉華強反問,不氣盛還叫年輕人嗎?此時的蘇軾就是這個狀態(tài),誰也不服。在鳳翔時,他有個頂頭上司兼眉山老鄉(xiāng)叫陳公弼,兩人志趣不投,蘇軾是瀟灑倜儻恃才傲物,陳公弼是不茍言笑嚴(yán)于律己,蘇軾寫篇公文他要改的面目全非。蘇軾心想,有眼不識泰山,皇帝都是我的粉絲,你懂個毛?有次,鳳翔要蓋個亭子,陳公弼讓蘇軾寫篇文章,蘇軾就寫了《凌虛臺記》,大致是說物有廢興,人世無常,歷史的發(fā)展是不會以個人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意思是陳公弼你也別嘚瑟,風(fēng)水會輪流轉(zhuǎn)的。陳公弼呢,看懂了也沒說啥,安排人照此內(nèi)容刻了碑文……。晚年,蘇軾回憶起這些往事,懊悔不已。寫過這么一段話:“軾官于鳳翔,實從公二年。方是時,年少氣盛,愚不更事,屢與公爭議,至形于顏色,已而悔之”。

  我問,蘇軾提拔的很快?

  他說,正常速度吧。主要是在他仕途上升期,先是母親沒了,回老家守孝三年,然后父親沒了,又回老家守孝三年,等他再回到京城,王安石變法已經(jīng)開始了。

  我問,蘇軾對王安石變法是什么態(tài)度?

  他說,不反對,但是認(rèn)為操之過急。小樹是可以修剪的,老樹修剪過多會死的。在改朝換代的窗口期,你推行什么新法都可以,也很容易推行下去。但是,在朝代穩(wěn)定運轉(zhuǎn)期,從政治到經(jīng)濟到意識形態(tài)全面大刀闊斧會起反作用的。平穩(wěn)運轉(zhuǎn)期只適合微調(diào)或單一調(diào)整,例如改革開放就是單一調(diào)整。

  我問,所以蘇軾站保守派?

  他說,蘇軾是歐陽修的門生,而歐陽修反對王安石變法,你說他是哪一派?關(guān)鍵是蘇軾不喜歡窩里斗,他只能申請離開京城,這樣,你們派我去下面任職吧。先是去杭州干副市長,接著調(diào)任諸城(即古密州)市長,再調(diào)任徐州,從徐州又調(diào)任湖州。跟今天提拔路線差不多,先在大城市當(dāng)副職,再去小地方當(dāng)正職,再從小地方調(diào)到大地方。

  我問,您如何看待王安石變法?

  他說,王安石變法里的改革提議,都被后人實現(xiàn)和驗證了,一句話,現(xiàn)在看大多是對的。但是放在宋朝,就過于前衛(wèi)了。簡單一點理解,就是你們村的村長找你,問怎么可以讓村子變的更好?于是你寫了幾十條建議,大到河流治理小到個人衛(wèi)生,你把城市人的生活習(xí)慣全部列為村風(fēng)民約,要求必須落實到各家各戶。你是對的吧?但是一執(zhí)行,全亂了套,完全改變了村民的生活習(xí)慣,他們肯定不接受,最終農(nóng)民又回歸了那個農(nóng)民。把你們村的村民跟上海湯臣一品的居民對換,用不了多久,你們村就成了歐洲小鎮(zhèn),湯臣一品的陽臺上也養(yǎng)上了雞鴨鵝。

  我問,后人,誰最討厭王安石?

  他說,不用后人,當(dāng)朝的司馬光就恨死了王安石。后來司馬光上臺后,凡是王安石改革過的,不管是不是對的,不管有沒有效果,一律反對,甚至連王安石收復(fù)的河西走廊都要主動放棄。近現(xiàn)代人里,最討厭王安石的是林語堂,他是蘇軾的超級鐵粉,甚至在為偶像寫的《蘇東坡傳》里給王安石開了專題批斗大會。

  我問,王安石有沒有鐵粉?

  他說,凡是能成為大人物的人,都要一分為二的去看,他不會是全黑,也不會是全白,而且一定是鐵粉眾多,愛的愛死,恨的恨死。梁啟超就是王安石的鐵粉,他認(rèn)為王安石是真正的改革家。

  我問,提拔到湖州市長時,蘇軾多大了?

  他說,四十多。這個時期,他也遭遇了最嚴(yán)重的官場危機。古代不管去哪任官,都要像基督教徒吃飯前禱告感謝上帝賜予糧食一樣,要先寫信感謝皇帝。蘇軾去湖州就任時,給皇帝寫了封《湖州謝表》。理論上,這屬于規(guī)范的公文,你按部就班寫就行了,可蘇軾是誰?非要抖個機靈,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jìn)”,“老不生事,或能牧養(yǎng)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子,說他包藏禍心,蔑視朝廷,于是被抓了,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

  我問,坐了幾年牢?

  他說,一百多天。一是宋朝不殺士大夫,這是趙匡胤定下的規(guī)矩;二是王安石專門寫信給皇帝,說咱不能殺才華橫溢之人。釋放后,貶到了黃州,也就是今天的黃岡,從此,他正式被稱為蘇東坡了。

  我問,為什么叫蘇東坡?

  他說,蘇軾被貶黃州后,生活拮據(jù)。他有個鐵粉,叫馬夢得,四處跑關(guān)系,給他借了官府五十畝地種莊稼,這塊地在黃岡東邊,于是蘇軾給起名東坡。這個東坡也不是隨意起的。白居易在重慶任職時,曾經(jīng)也在城東搞了這么一塊地,用于種花,白居易給其命名東坡,蘇軾自稱東坡算是向偶像致敬。

  我說,有鐵粉,真好。

  他說,這個鐵粉追了他二、三十年,以至于蘇東坡專門為他寫過一首詩。馬夢得這一輩子,也值了。同期,還有個被貶到黃岡的官員叫張夢得,其實叫張懷民,字夢得,有印象不?

  我說,太有印象了?!队洺刑焖乱褂巍?,里面那句“懷民亦未寢”還登過網(wǎng)絡(luò)熱門話題,爭論焦點是張懷民是真沒睡著還是被喊醒的。我們語文老師是這么說的:在蘇軾睡不著的時候,他的摯友張懷民也一樣睡不著,他們心有靈犀。

  他說,到底有沒有睡著,已經(jīng)成千古懸案了。

  我說,我推測是這樣的。懷民:Z~Z~Z~/蘇軾:懷民~懷民~/懷民:嗯?(被叫醒)/蘇軾:懷民亦未寢。

  他說,蘇東坡的創(chuàng)作巔峰,就在被貶黃岡的這五年里。

  我問,王菲唱的那個《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這期間創(chuàng)作的嗎?

  他說,不是,那是在諸城干市長時寫的。悼念亡妻的那首《江城子》也是在諸城寫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我問,水調(diào)歌頭是什么意思?

  他說,詞牌名,簡單一點理解,就是曲調(diào)的意思。一個詞牌一個唱法,同一詞牌的詞唱法一樣,所以同一詞牌的詞語序基本一致。宋朝最有名的就是詞。

  我說,蘇軾是宋詞的代言人。

  他說,今天是,當(dāng)時不是,當(dāng)時大街小巷最流行的詞是柳永的作品,柳永是宋朝版的周杰倫。不過呢,柳永以及其他人的詞多是寫情的,寫男女戀歌和離愁別恨,故有“詞為艷科”的說法。而到蘇軾手里呢?變了味,一是不那么遵守音律,蘇軾的意思是我只是借你們詞牌名寫詩而已,又沒指望傳唱;二是題材無所禁忌,包羅萬象,還可以寫風(fēng)光景致,寫報國雄心,寫人生奧秘,甚至言志懷古,例如《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創(chuàng)者。

  我說,柳永沒有入選唐宋八大家。

  他說,唐宋八大家主要指散文。宋朝的文人是看不上“詞”的,覺得都是民間的東西,不登大雅之堂。

  我說,蘇軾看上了。

  他說,蘇軾這個人,非常接地氣,在黃岡種地,跟農(nóng)民都能稱兄道弟的,真正做到了隨遇而安。他自己寫過這么一句: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他不僅是這么說的,還是這么做的,這在當(dāng)時是很叛逆的。因為古代文人追求的是什么?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種接地氣的性格也造就了蘇軾的政治特點:只要到京城就干不住;只要在地方上,就如魚得水。

  我說,赤壁系列,應(yīng)該是在黃岡階段創(chuàng)作的了,畢竟赤壁就在旁邊。

  他說,是的,《赤壁賦》《后赤壁賦》與《念奴嬌·赤壁懷古》都是。赤壁這個地方,現(xiàn)在與兩大IP綁定了,一是赤壁之戰(zhàn),二是蘇東坡。從宋朝起,畫家描繪赤壁一定會畫上一葉扁舟,里面坐著蘇東坡。

  我說,上學(xué)時都背過,現(xiàn)在也動不動念叨那句: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他說,最應(yīng)該記住的不應(yīng)該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嗎?

  我說,哪有小喬更值得回味?

  他說,黃岡為官期間,關(guān)于蘇東坡的故事太多了,例如《寒食帖》、河?xùn)|獅吼、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蘇東坡種的那五十畝地是官地,還會收回的,于是他決定自己去沙湖買點地,去的路上,淋了雨,他也沒打傘,寫了那首《定風(fēng)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說,第二天感冒了。

  他說,黃岡是蘇東坡痕跡最多的地方,就連老家眉山以及他兩次任官的杭州,都沒法跟黃岡比。東坡肉也是他在黃岡時期發(fā)明的,還有東坡餅。蘇東坡真的是一個美食家,還寫了不少食譜。臺灣詩人余光中曾經(jīng)說:“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為他不負(fù)責(zé)任,沒有現(xiàn)實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嚴(yán)肅;而蘇東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們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我說,感覺宋朝對犯錯誤的官員還是很友好的,被貶了仿佛是去旅游了。

  他說,唐宋相對比較文明,政治失意者一般下場都是被貶,也允許你在路上發(fā)發(fā)牢騷,即便坐個牢也還能出來再被任用。到明朝時,大多都是一步到位,永絕后患。

  我問,蘇軾后來又被重用沒?

  他說,宋神宗駕崩后,宋哲宗繼位,高太后以哲宗年齡太小為由,開始垂簾聽政,安排司馬光來組建新的政府班子。司馬光是保守派,把王安石派系給清理個精光,他又欣賞蘇軾的才華,急忙召蘇軾進(jìn)京,半年提拔了四五次。可蘇軾看到司馬光一伙在清理王安石一派的所作所為時,又惡心了,這不就是典型的屠龍少年變成了惡龍嗎?算了,你們還是再把我安排到地方上吧。

  我說,在朝廷沒干住。

  他說,是的,調(diào)任杭州了,上次是副市長,這次是市長。這次在杭州干了一件大事,組織人清理西湖的淤泥,并且用淤泥建了一道堤壩,也就是今天的蘇堤。這一點,蘇軾很像范仲淹,走到哪,修到哪,他任職各地時,修了不少“蘇堤”。

  我說,蘇東坡也是西湖旅游的大IP,旁邊有個樓外樓飯店,特色菜之一就是東坡肉。

  他說,蘇東坡的群眾基礎(chǔ)好,又懂基層,所以他干地方一把手還是很專業(yè)的,只是,他一干好了,朝廷就召喚他。這不,他在杭州剛干出點成績來,又被緊急召喚回京了,回京依然不適應(yīng),再被調(diào)任潁州、蘇州、定州,干的依然很出色,也依然在各地修蘇堤。

  我問,結(jié)局呢?

  他說,王安石變法三起三落,蘇軾的仕途同樣一波三折。高太后死后,宋哲宗執(zhí)政,新黨派再次上臺,那能有蘇東坡的好果子吃嗎?越貶越往南,甚至貶到海南去了。前面我跟你講過,嶺南最恐怖的就是瘴氣,把一個人往嶺南貶,就是不想再見到他了。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

  我問,死于海南?

  他說,那沒有,他終于熬到了宋徽宗即位,撥得云開見日出,卻客死在北歸路上。

  我問,他有沒有跟王安石和解?

  他說,他跟王安石都是大儒,到了他們這個級別,即便政見不和,也不會影響私人感情,何況王安石曾經(jīng)為蘇軾喊過刀下留人。蘇軾特意跑到金陵去看望晚年的王安石,蘇軾見面先作揖:拜見丞相。王安石嗔怪道:跟我,還來這一套……。應(yīng)該說,倆人在才華、人格方面惺惺相惜。北宋士大夫,胸襟開闊者比比皆是。歐陽修是王安石的政敵吧?他去世之后,王安石特作《祭歐陽文忠公文》,盛贊歐陽修,無一字貶損。

  我問,蘇東坡有沒有像其他文人一樣,娶個妓?

  他說,有的。他在杭州任職時,遇到了才貌出眾的歌妓朝云,才十二歲,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看丈夫的確喜歡,就給買下來了,當(dāng)丫鬟。在黃岡落魄時,蘇東坡把朝云升級為小妾,沒多久生了一大胖小子,取名遁兒。蘇東坡歡喜非常,還寫下一首《洗兒詩》:“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我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边z憾的是,這個娃就在蘇東坡去汝州上任的路上,夭折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