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霸業(yè)

第六十五章結(jié)婚這么麻煩

三國之霸業(yè) 風(fēng)間浪 3207 2014-04-16 21:21:13

  “主公,南昌來信”。

  隨著徐庶的叫喊,正在比武較技打的難分難解的兩人頓時分開,其中一人,正是于信。

  接過周舫遞過來的汗巾,一邊擦著臉上的汗?jié)n,一邊來到場邊,從徐庶手中接過書信。

  信有兩封,一封是諸葛瑾寫來的,另一封是豫章太守華歆寫來的,在跟橫江部的談判達成一致之后,于信就給華歆去了一封書信,在信中將廬陵的情況詳細的向華歆做了匯報。

  于信先是看了一眼華歆的信紙,隨即招呼過徐庶,兩人就在校場的臺階上坐下,見兩人要商議事情,許褚就持刀站在兩人身后,警惕的四下巡視。

  “主公,太守大人怎么說的”?

  “喏,你自己看吧”,說著,于信就把信紙遞給徐庶。

  于信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是小瞧了華歆,不說別的,就這份眼光、這份度量,就是宰輔之才。

  面對廬陵的亂局,華歆在信中毫不猶豫的對于信表示了支持,并且將處理廬陵局勢的權(quán)利全權(quán)托付給于信,同時華歆還表示,他在朝廷里還有一些關(guān)系,如果需要用到朝廷的關(guān)系,讓于信盡管開口。

  “主公,太守大人這是……”。

  看完之后,徐庶也不禁動容:華歆這是擺明了跟于信共同進退,甚至毫不客氣的說,在廬陵乃至豫章的問題上,華歆這是把寶壓在了于信的身上!

  “主公,子瑜怎么說的”?

  “誰”?

  于信抬頭看了一眼徐庶,發(fā)現(xiàn)他正盯著自己手里的書信,不由的笑道:“下次把話說清楚了”。——這個時候,于信才發(fā)現(xiàn)原來諸葛瑾跟華歆的字竟然同音,不過諸葛瑾的字是子瑜,而華歆的字則是子魚罷了。

  諸葛瑾的信就比華歆的信要厚很多了,在諸葛瑾的信中,他詳細的描述了這三個月來發(fā)生在豫章的事情。

  首先就是兵事,駐軍彭蠡澤的甘寧跟駐軍南昌的雷緒都沒有什么事,就是接替太史慈鎮(zhèn)守黟縣的陳蘭,到任后整飭軍務(wù)、淘汰老弱、嚴加操練,一度因為軍士的不滿而引發(fā)兵亂。幸好陳蘭調(diào)度有方,迅速將兵亂鎮(zhèn)壓下去,這才沒有造成更大的惡果。

  而經(jīng)過這一次的鐵血手段,駐守黟縣的這些驕兵悍將這才服從陳蘭的命令,按照陳蘭的要求展開訓(xùn)練。既然將士們聽話了,陳蘭也就開始提高將士們的待遇,另外還耍了個手段,那就是分批次的對軍隊的裝備進行更換。

  南昌的府庫中堆積了幾千套武器盔甲,這次陳蘭前往黟縣,就帶了數(shù)百套。

  孟子曾經(jīng)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軍隊里,分配不均、分配不公的問題更是大忌!當(dāng)然,如果用好了的話,倒可以激勵部下,這不,陳蘭就想了這么一個招,用武器盔甲來激勵部下訓(xùn)練。

  為了早日換上更加精良的武器盔甲,這些被精簡出來的士兵紛紛加強訓(xùn)練,僅僅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黟縣的士兵就幾乎脫胎換骨。而陳蘭,也借此機會徹底掌握了黟縣的駐軍,就算日后太史慈回來,陳蘭的影響力也依舊存在。

  其次就是民事,主要就是屯田,諸葛瑾在信中說道,有河南人鄭渾,自淮南投奔華歆,被華歆任命為田曹椽使,掌郡內(nèi)墾植漁牧之事。

  對于鄭渾,諸葛瑾也做了介紹,說這人是本朝大儒鄭眾的曾孫,他的哥哥鄭泰曾經(jīng)擔(dān)任揚州刺史。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關(guān)鍵的是,鄭渾投奔華歆之后,諸葛瑾曾經(jīng)與鄭渾相談甚歡,在信中對鄭渾用了極大的褒揚之詞,說他“恤理有方、安農(nóng)息盜”,是治理地方的大才。

  口說無憑,在信里,諸葛瑾還舉了幾個例子來證明鄭渾的能力,鄭渾是九月下旬的時候來的豫章,從彭澤到南昌,這一路走來,他就對豫章的情況有了了解。上任之后,就提出彭澤諸縣地勢低洼,而江南雨水又多,所以應(yīng)該趁著現(xiàn)在地里空閑,組織人手興修水利。

  對于鄭渾這個名字,于信是沒聽說過,但既然華歆跟諸葛瑾都認為他值得重用,那就用吧,反正現(xiàn)在豫章的人才奇缺,特別是這種能俯下身子踏踏實實的做事的。既然人家真有才能,又是主動投奔過來的,別管他是奔著誰來的,于信都不吝幾個虛名——田曹椽使?

  于信暗自打定主意,等他回去就見見這個鄭渾,要是真有才能,別說一個田曹,就是典農(nóng)校尉,于信都舍得給。

  還有一件事,是鐘輝說的,孫策宣稱已經(jīng)平定會稽,將于十一月班師返回吳郡。對于會稽郡內(nèi)此起彼伏的叛亂,孫策任命猛將賀齊為南部都尉,鎮(zhèn)守會稽南部。

  “主公,孫策虎狼之徒,明知會稽之亂難解,便及時抽身而出,看他的樣子,是打算對外用兵了”。

  把諸葛瑾的信遞給徐庶之后,于信就一直在琢磨,聽到徐庶說起,不由的眉頭一皺:“依著元直來看,孫策的下一個目標是咱們,還是淮南的袁術(shù)”?

  “依屬下看,孫策的目標是袁術(shù)的可能性更大”。

  “首先就是主公這邊,天下人都知道,主公是從襄陽出來的,來豫章是為了什么,孫策不可能不知道,那就是劉荊州為了抵御孫策而布置的一道屏障!”

  “既然知道這點,那肯定也知道,劉荊州為了支持達到這個目的,肯定會不遺余力的支援主公,一旦他攻打豫章與主公交手的話,與豫章近在咫尺的江夏、長沙都會迅速出兵豫章,到時候,孫策就是以江東三郡對抗整個荊州,實為智者所不取”。

  “而淮南的廣陵、九江等郡,孫策及其父輩都曾在那里待過,在當(dāng)?shù)剡€留有一定的人脈關(guān)系,進攻淮南的話則是事半功倍。再加上淮南袁術(shù)勢力衰退,淮南又是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除非他腦子有病,否則斷不會舍淮南而攻豫章的”!

  “嗯”,于信點點頭,忽然想起什么,便對徐庶說道:“對了元直,前兩天我給長沙太守送去的書信,有回信了沒”?

  “還沒有”。

  因為要在廬陵成婚,于信這邊沒有重量級的嘉賓,于信就給南昌以及長沙分別去了書信。方才在書信里,華歆已經(jīng)說明了,他就不來廬陵了,而是在南昌布置一番,等于信回到南昌再給于信辦一場盛大的婚禮,既然華歆不來,那就只剩長沙那邊了。

  其實邀請嘉賓是假,拉關(guān)系是真,長沙作為荊南第一大郡,位置重要、經(jīng)濟發(fā)達,于信要立足豫章,掌控廬陵,就離不開江夏還有長沙的支持。聽說最近長沙太守換了人,于信當(dāng)然要借此機會跟新任的長沙太守拉拉關(guān)系。

  按照廬陵這邊的安排,十一月初六就是于信跟祖英的大婚之日,現(xiàn)在離著婚期還有七天。本朝的婚姻儀式上呈周禮,按照周禮,結(jié)個婚要分六步走,合稱“六禮”,其中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日這前五步,于信都沒怎么操心,現(xiàn)在就等著最后一步:迎親了。

  迎親呢,自然是男方將新娘子迎娶進家門,要是于信在橫江寨上辦婚禮,那不成了倒插門了嘛。幸好于信還有權(quán)宜之計,那就是廬陵現(xiàn)在依舊是豫章的屬縣,于信作為豫章都尉,在自己的屬縣里,那也算是地主了。

  所以三天前,于信就搬離了橫江寨,住進了廬陵縣城,與于信一道進駐廬陵的,還有這次跟隨于信南征的千余將士。為了讓太史慈率軍進駐廬陵,于信可是跟祖雄費了不少口舌,現(xiàn)在的廬陵城,已經(jīng)全部由于信的部下接管。

  祖雄原本的提議是由他們雙方共同接管廬陵,但是被于信斷然拒絕,縱然在婚禮結(jié)束之后,于信就要率軍離開廬陵返回豫章,但是在之前廬陵也必須由官軍掌管。

  這是個原則問題!

  這表示在這次婚姻里面,于信是處于主導(dǎo)地位,同時也是于信向外界宣示:廬陵是我的,就算以后廬陵由橫江部掌握,那也是我大方而已——拿一個縣城做聘禮,這樣大方的女婿遍數(shù)大漢十三州,也挑不出兩個來。

  隨著于信大婚的婚期日益臨近,廬陵城也變得越發(fā)熱鬧起來,來自廬陵周邊五縣的各部蠻首以及漢人豪族都齊聚廬陵,光這幾天于信接待的山越蠻首以及漢人豪族就有十多個。

  在離著婚期還有四天的時候,一隊衣甲鮮亮的軍士出現(xiàn)在廬陵城外,正是姍姍來遲的長沙官員,不過為首的并不是新任長沙太守,而是長沙長史桓階。

  對于桓階,于信是聞名久矣,桓階字伯緒,是長沙臨湘人,之所以被于信知道,是因為前幾年孫堅戰(zhàn)死的時候,當(dāng)時身為長沙功曹的桓階向劉表請求為孫堅殮尸,理由竟然是孫堅在長沙太守的位子上對長沙有功——這樣一個人,要么是個聰明人,要么就是個二愣子。

  很明顯,桓階是個聰明人,要不他也不會迅速的從長沙功曹升為長沙長史。

  對于這樣一個人物來參加自己的婚禮,于信怎么能不重視?當(dāng)即就終止了與一個山越蠻首的談話,共同將桓階迎入府中。

  按照慣例,先對于信表示恭賀,然后獻上賀禮,桓階此來可是代表了長沙郡,賀禮自然不會輕了。不過于信在意的可不是這個,寒暄過后,將桓階迎進書房,也不知道他們談了什么,只是在于信出來的時候,熟悉于信的人都能從他的臉上看出一絲異樣。

  莫非長沙有變?

  還是說……荊州有變?亦或是婚事有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