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fsq4n"></span>

  1. 首頁 仙俠

    塵霄記

    第二章 威逼利誘

    塵霄記 溟上人 2257 2021-05-11 06:00:00

      張寰滿面錯愕,立刻想起來兩年前在天書閣聽講道法時,結(jié)識了一名李氏族人。那人分明是一男子,是跟隨長輩來張氏做客的,當(dāng)時兩人相談甚歡,他還想要與張寰結(jié)為兄弟。

      可是那人收到族中傳書就急忙跟隨長輩回去璋南了,張寰還未來得及問他姓名,后來兩人也沒有書信往來,張寰就漸漸淡忘了此事。

      似是看出了張寰的疑惑,張致用繼續(xù)說道:“那李氏女我曾見過,相貌才情俱都不差,而且其父與我是生死之交,賢侄你若答應(yīng)此事,老夫必不會虧待了你?!?p>  實則他也是有些私心的,此刻張李兩家雖然要聯(lián)姻,但是人選還未定下,李鏡之父找到他,說女兒心慕張寰風(fēng)姿高潔,舉止清朗,要他從中撮合,恰好他最近有事需要仰仗其人相助,于是就來勸說張寰答應(yīng)此事。

      張寰心下猜測,或許是當(dāng)初結(jié)識的那人與李鏡說起過自己,但是不管是何原因,他都不愿意參與到聯(lián)姻中去。

      聯(lián)姻說到底不過是世家之間的利益交換,雙方族人結(jié)親多半時候都只是為了表明態(tài)度而已,用來交換的則往往是道書秘冊,法寶丹藥,乃至洞府靈脈。

      三百多年前李氏有一族人被妖物打傷,需要張氏的秘傳法訣救命,于是就用一瓶“守合丹”為聘禮,娶了張氏一位修煉了那門法訣的女修為妻。

      盡管如此,張致用也萬萬不能得罪的,于是張寰心中籌措了一下用詞,委婉說道:“晚輩資質(zhì)低劣,怕是難堪重任,且日后道途渺茫,只怕李氏女子看不上晚輩吧?!?p>  張致用聲音微冷,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滿,緩緩說道:“如此說來,賢侄是不愿意了?還是說,你怕老夫坑害你?”

      張寰心頭一跳,心中暗叫不好,本以為自己只要拒絕了就行,沒想到張致用竟然要強求,今日要是不答應(yīng),只怕此老日后會找自己的麻煩。

      于是他念頭一轉(zhuǎn),臉上并不慌亂,道:“長老誤會,晚輩只是不敢高攀李氏。長老對我有傳法之恩,又怎會坑害我?”

      張致用神色稍霽,語氣也和緩了一些,道:“那賢侄是答應(yīng)了?”

      張寰心中萬般無奈,臉上還不好顯露出來,只能硬著頭皮說道:“既然有長老做主,只要李氏女不嫌棄,晚輩自無二話。”

      張致用哈哈一笑,看張寰的目光越發(fā)柔和,溫聲道:“好,李鏡稱我為叔父,你就與她一樣,今后你我也叔侄相稱!”

      張寰臉上強行露出欣喜之色,當(dāng)即起身站至堂中,躬身行禮,道:“侄兒張寰,見過叔父?!?p>  隨后親自斟了一盞清茶,奉至張致用面前,“請叔父用茶?!?p>  張致用見他如此識趣,更加滿意,端起茶盞飲了一口,說道:“賢侄不必拘束,坐?!?p>  張寰依言坐了回去,心中并無半點喜意,反倒有些不甘,這種無力反抗只能任人擺布的無奈,前生感受得實在太深刻了,說到底,修為低微就只能受制于人,不得自主。

      畢竟張致用身為長老,修為也高,還是天書閣主,想要尋個由頭拿捏自己還不是易如反掌。

      張致用才不去在乎張寰心中所想,既然張寰認了他這個叔父,他也得有所表示,于是說道:“我張氏族人開脈后,除主修一門功法外,還可以再選兩卷道書,賢侄可曾想好?”

      張寰知道這是在給自己賣好了,于是就把自己去往蘭舟城后修煉符法的打算說了出來。

      聽完之后,張致用微微點頭,道:“如此安排卻也穩(wěn)妥,畢竟賢侄你脈象確實不佳,老夫也無可奈何。也罷,我手中恰好有兩卷道書,就送予賢侄。”

      他起袖一拂,桌上多了兩卷竹簡,一塊白脂玉佩,一只金銀兩色參半的銅環(huán),一只青瓷瓶。

      “這是……”張寰看著桌上之物。

      “這兩卷道書一是《玄符要訣》,一是極陰法術(shù)《凝霜寒氣》,而這靈溪佩是下品守御靈器,日月環(huán)有芥子須彌之妙用,還有這一瓶大元丹,這些就當(dāng)做是叔父給你的見面禮吧?!?p>  張寰沒想到張致用出手還挺大方,大元丹是百草園中靈藥所煉,每月只能煉出十多爐,靈溪佩和日月環(huán)兩件靈器,至少也要三萬靈石,是張寰整整五年的俸祿,而這兩卷道書,既然是張致用拿出來的,怎么說也不會差到哪去的。

      “侄兒多謝叔父厚愛?!边@一聲叔父,張寰倒是叫的真心實意。

      見事情已畢,張致用又叮囑了一番道書不可外傳,就起身告辭,張寰一直將他送到洞府外。

      卻見他忽又回身說道:“我等修道人并非是要斷情絕欲,賢侄上山五載,也該親自回去了斷凡塵才好,四長老因閉關(guān)煉丹,要三個月后才能動身,你不必擔(dān)心誤了行程?!?p>  要帶著張寰等一眾族人去往蘭舟城的正是這位四長老,其早已修成元嬰,且極擅煉丹術(shù),地位尊崇。而修道人煉丹煉器,短則三五日,長則三五載,延誤三月實屬尋常。

      張寰心中一動,前身因果的確要盡早了結(jié)了,于是說道:“侄兒知道了,多謝叔父告知?!?p>  目送著張致用遠去,他在原地站立了許久,方才轉(zhuǎn)身回了洞府。

      眼下自己已經(jīng)正式踏入了煉氣一重境,既然拿到了功法,那就要先煉出一口清氣來,能隨心所欲驅(qū)使法寶,然后才好下山去尋找前身親族。

      一月時日轉(zhuǎn)眼過去。

      洞府靜室中,張寰盤坐在蒲團上,兩手各自捏著一個法訣,周身籠罩在一片如水清光中,隨著他呼吸吐納,這清光也來回蕩漾。

      不知過了多久,他只覺氣府中似乎有一物終于沖破束縛,引得法力一陣翻騰,返觀內(nèi)視,只見一道雪亮如銀的靈氣正飄蕩在氣府中,然而此時法力動蕩卻還未停下,便按照法訣繼續(xù)運轉(zhuǎn)法力,直到又煉出兩道清氣來,氣府中法力方才平息。

      張寰大為驚喜,張致用給他送來的這卷《明素悟真法》能以氣引氣,每當(dāng)煉成靈氣時,若是法力積蓄足夠,就能一次煉成兩道乃至三道靈氣。而且有了這清氣在身,就能借助太陰月華凝聚靈氣,不用再這樣辛苦打磨熬煉了。

      若是把這清氣附著在法寶上,不但能隨心驅(qū)使,還能憑空增添一分威力,不過此氣乃是修為根本,若是被打散或是消磨了還得重新煉回來。

      按照功法所述,想要進入煉氣二重境,一共需要煉出三十六道清氣,隨后再煉三十六道濁氣進入三重境界,清濁兩氣合一便能進入化元境界。

      有了三口清氣,用來祭煉、驅(qū)使法寶已經(jīng)足夠,只需準(zhǔn)備一番就可以下山去了。

      ……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