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異世十日旅

賢賢第二

異世十日旅 智襄子 1114 2021-04-23 07:29:09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事父母,即尊重父母的意愿。父母的意愿是:我們做為遠方的子女,要照顧好自己。

  問:能竭其力乎?

  答:竭其力,即參考父母認為正確的標準,批判中繼承。(解釋:對于自己的想法,也要在批判中繼承。)

  “賢賢”,前一個“賢”是動詞,后一個“賢”是名詞,“賢賢”,就是尊重賢德?!耙咨?,有兩種解釋,主流的解釋,如朱熹、張居正,都將“易”解釋為“移”,替換的意思。則“賢賢易色”的意思是,以敬重賢德的心,來替代喜好美色之心。

  第二種解釋,“易”,是平易,不重視。賢賢易色,是指對自己的妻子,重賢德,而不重容貌。

  問:為何刪“事君,能致其身”?

  答:這是落后的封建思想,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人人平等,為了共同體,可以有奉獻精神。如果是為了某一人,一沒有親屬關系,二這可能導致“個人崇拜”,這一行為不符合人之常情,除非是為了利益,而這又不符合理學家的“天理”

  (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p>  “重”,厚重,敦厚持重,渾厚莊重。

  楚天注:第一句話好重要,但我需要進行更多的認識才能表達清楚。

  問:“無友不如己者”,什么意思?

  答:這是說人生的不同時期!少年時代,大腦還未發(fā)育成熟,所以周圍的環(huán)境很重要。情緒失控的時候,環(huán)境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成年人的行為!

  子貢:“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p>  楚天注:具體到生活情境中,除非自己的過錯動了別人的奶酪。一般,別人不會注意自己,別因為“自戀”而害怕糾正自己的錯誤。

  (二)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p>  “慎終”?!吧鳌?,是謹慎、慎重?!敖K”,是指家人去世。

  “追遠”。“追”,是追思?!斑h”,是去世已久的親人,或遠代的祖先。

  楚天注:人之常情也!

  “洞見時刻”,即有那么一個瞬間,能讓你突然想明白一些事情。

  楚天:第一,明確要達到什么效果(民德歸厚矣),給對方設計一個親身的體驗;第二,整個過程應該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追思那開基創(chuàng)業(yè)之祖;追思那一代代勤耕儉積之祖,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第三,不是直接告訴別人,而是要讓別人自己意識到問題所在。

 ?。ㄈ?p>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溫”,是溫和,朱熹說是“和厚”,張居正說是“溫而和厚,無一些粗暴”。

  “良”,是良善。朱熹說:“易直也?!睆埦诱忉專骸傲级字保瑹o一些矯飾?!?p>  “恭”,恭而莊敬,無一些惰慢。

  “儉”,張居正說:“儉而節(jié)制,無一些縱弛?!?p>  “讓”,是謙遜,無一些驕傲。

  問:“溫、良、恭、儉、讓”,怎么才能做到呢?

  答:理性使自己和厚,“滅人欲”使自己良善,敬畏心使自己“恭而莊敬”,知道欲望的原理使自己“無一些縱弛”,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使自己謙遜!

  楚天說:(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形象化,在它們沒有對你造成傷害之前,想象它們正在以某種方式離你遠去。)括號里的方法,也是通往“溫、良、恭、儉、讓”的路徑!

  (四)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張居正說:“觀圣人之言者,不可執(zhí)一求之?!?p>  問:以純功利的角度,為什么要聽取父母的意見?

  答: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根據(jù)記憶得來的經(jīng)驗,另一種是推理得來的智識。對于前者,年齡越大,掌握了的知識愈豐富。

  楚天注:但是要明白“經(jīng)驗”是會出錯的,而“智識”所在的推理本身是永遠不會出錯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