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歲月過的總是很快,轉(zhuǎn)眼到了1937年,北方的形式越來越緊張。言叔華他們關(guān)心的沈筱菊,一點消息都沒有。托了幾個東北做哈士蟆生意的客商打聽,也是石沉大海。胡釆玉倒是結(jié)婚了,這個消息小馬沒說,他是從鄭秀秀那里得知的。戴維李和張博文來往信件里面也說了這件事,張博文忍不住,告訴了言叔華。言叔華沒說什么,也沒什么表情,如今的他,經(jīng)歷了那么多滄桑世事,喜怒早已經(jīng)不形于色。只是那天晚上,他看著那張照片,一夜沒睡,仿佛要把這個人每一個點刻在心底。第二天,就再也不想這個人,這件事了。戴維李信里還有一件事,就是他覺得張博文在機械上有天才,想推薦他去美國讀書,專門學(xué)習(xí)機械制造。張博文征求言叔華的意見,言叔華極其贊成,對于這種看到外面的世界好機會,他一向如此。對于張博文走后米廠運行的問題,他也表示會做好安排,讓他放心赴美學(xué)習(xí)。張博文高高興興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見。馬上就要過年,這段時間一直在青果巷店鋪里忙著年底結(jié)賬,這幾年生意慢慢向上走。搞實業(yè)開支也大,那么多工人,伙計,船隊,各方打點。言叔華做好了年終分配,舒了一口氣。史先生的錢已經(jīng)還了,叫小馬帶上去的。利潤分成也帶去,不管收不收。老家母親托人帶信,讓他農(nóng)歷臘月二十五前一定回家,家里要祭祖。日歷上,明天就是二十四。老話說廿三的團子廿四飯,長工吃了就回家。言叔華心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也是長工,一直在生意上勞作,我也該回家過年啦!
二十五一大早,言家大小就忙開了。老夫人上街買菜,其他人在大爺言伯華的帶領(lǐng)下大掃除,擺桌子,香臺,燭臺,祖宗牌位。那是有一套規(guī)矩的,祭祖在江南農(nóng)村叫做,做羹飯。首先家中得打掃的干干凈凈,屋子堂前正中八仙桌擺開,祖宗牌位放在長條桌上,正對著大門。八仙桌上首和左右擺著三條春凳,下首不放板凳空著,地下放著蒲團,是給子孫們叩拜用的。杯子碗筷放八套,上座兩套,兩邊各三套。桌子下手放著香爐兩邊是燭臺。這個準備工作只是擺桌,菜品也是有講究。八個菜,必須包括魚,肉,豆腐,青菜,其他再做幾個菜。時近中午,大門打開,言叔華帶著妹妹把菜上好。幾個年輕人把杯盤擺好,筷子放好,這也有講究,必須杯子放左邊,筷子放右邊。言伯華倒上米酒,只能倒三分之一。點上蠟燭,插上香,桌子下手地下放上蒲墊。言伯華拿著一些織好的紙錠,到門外燒了,那叫請客人來的引路錢。第一桌不是請祖宗,而是請土地菩薩,四方神明,感謝他們借給這一大家子這塊土地,讓全家在土地上生活,保佑這全家平平安安,和和美美。請進來以后,全家老小不得喧嘩,從大到小輪流在蒲墊上磕頭,然后倒酒,最關(guān)鍵的一步來了,言伯華倒酒的時候會站在春凳之間的交界處,手臂高高拎起,不碰到位置上的仿佛坐著的人。小孩子不允許靠近桌子板凳。酒過三巡,上飯,擺飯碗也是如此,不允許碰,盡管是空無一物。然后再過一會兒,這一桌神明請完結(jié)束,門口燒紙錠送客,把香和蠟燭一起燒掉。把桌子上的菜翻一遍,就像剛剛上的,接著重復(fù)一遍過程,這一次是請自家的祖宗,所不同的是祈禱的內(nèi)容不一樣,這一桌是保佑子孫發(fā)達,讀書聰明,家里的大大小小身體健康,長壽平安。至此,羹飯全部結(jié)束,先敬祖宗,再輪到自己,過年正式開始…..
過完年到常州,照例各處拜年,到張博文家,言叔華在張家吃了飯,張道臺和夫人早就把他當(dāng)做自家孩子。席間,談到張博文留學(xué)的事情,張道臺表示了同意張博文去美國上學(xué),但是他擔(dān)心言叔華一個人是否忙的過來。言叔華表示沒問題,這些事經(jīng)過這幾年的不斷完善都已經(jīng)步入正軌。也有一批年輕人可以擔(dān)當(dāng),比如米行里面的自家侄子大良,米廠的那個跟著張博文做機修的小羅,就是麻糕羅的兒子,都已經(jīng)可以獨當(dāng)一面。因此言叔華讓張博文放心的去,早日學(xué)成歸來,把裕豐泰做的更大。很快張博文就在正月過后赴美留學(xué)去了。言叔華更加忙碌了。不過他年紀雖然不大,但是做事老到,各方面都安排了合適的人選掌控,一切井然有序。三月一過就是清明時節(jié)。清明節(jié)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大事。特別是守望鄉(xiāng)土的大家族,幾百上千年流傳下來,族人利益高于一切,族長權(quán)威高于一切,每年的祠堂大會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一天凡是在族譜上老老少少都要去祠堂,聽族長訓(xùn)話,議族中大事,在祠堂吃祠堂飯。那是一種歸屬感,要不然就是孤魂野鬼。這種在生產(chǎn)力落后,個人力量單薄,需要抱團才能戰(zhàn)勝自然,戰(zhàn)勝外人,形成的以家族為單位的自治組織。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這個背景下,坐牢,殺頭還不是最嚴重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懲罰措施。人們往往最害怕的是逐出族譜,開除族籍,死后不得入族中陵園。在外面呼風(fēng)喚雨,高高在上的達官貴人,在族里恭恭敬敬,按輩分輪不到說話就不敢出聲。言家祠堂在言姓大本營,言義莊。新北街往西五里外,一個很大的村莊。這里民風(fēng)淳樸,崇尚耕讀傳家。村里的道路都是石板路,橫平豎直。兩邊青磚房整齊劃一。村子最中間就是大祠堂和社場。祠堂里面祖宗牌位從最高處整整齊齊排下來,數(shù)不清,這些都是千百年來有成就的言家子弟,夠得上進祠堂供牌位資格的故去后才能放在上面,最遠可以追溯到東晉時期和前秦付堅淝水之戰(zhàn)后,言家從黃河流域南遷到此地的第一代,寶樹堂言安公開始。傳說皇帝到言安家做客,看到門口一顆碩大的桑樹,型如寶蓋,贊嘆:“此真寶樹也,難怪言家人才輩出?!啊睆拇藢殬涮米鳛檠约易遄V名流傳下來。前文表述過言叔華他們這一支的□□弟兄倆,從言義莊躲避太平軍逃到蘇北,而后等戰(zhàn)爭結(jié)束再回來到言家村開枝散葉,每一年都要全部回到言義莊參拜祖先。其他幾支出去的言家分支也是如此,有些已經(jīng)枝繁葉茂不亞于言義莊,仍舊不改傳統(tǒng),以回歸族里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