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靈異

罪案作家

第四十八章 鏖戰(zhàn)(四)

罪案作家 垚輝 2026 2021-09-04 08:31:08

  “鬼打墻……別亂講,千萬別亂,大家務必要鎮(zhèn)定……我覺得這里一定有什么蹊蹺,才以至于讓咱們迷失在了這里……”“關(guān)鍵時刻,“黑眼鏡”及時出言要穩(wěn)住了局面。

  幽長詭異的豎井中,空氣因為莫名的驚悚而再一次陷入了死寂,不論是經(jīng)驗老道的“黑眼鏡”,還是機智敏捷的“臉臉”,當然也包括誤入歧途謎團重重的阿杜,似乎在這一次都沒了辦法,面對黑暗只有一籌莫展。

  甚至,阿杜一度想到了豎井口那具姿勢奇怪尸體,想起了那雙無助空洞的眼睛以及充滿驚恐的表情。難道那個人就是被這里邪之又邪的神秘嚇破了膽,以至于都已經(jīng)跑到了洞口,即將逃出生天,卻還是沒有躲過邪惡的詛咒嗎?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

  怎奈,“屋漏偏逢連陰雨”,就在這時,“黑眼鏡”手中的手電筒突然閃了一下,隨即就熄滅了……瞬間,整個空間陷入到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

  隊長辦公室中,張宏峰獨自站在寬大的落地窗前,看著窗外陰云密布的天空,心頭那塊烏云同樣讓他感到壓抑。就在剛剛,雷桐打來電話,他帶著人幾乎跑遍了全市各大醫(yī)院,沒有找到任何一個與南湖車禍有關(guān)的嫌疑人員,也就說不論是肇事司機,還是受害者都似乎人間蒸發(fā)了……

  還有一個事情糾結(jié)著張宏峰,就是那個被列為重要嫌疑犯的小說家,警方幾乎完全肯定了杜如晦本人就在東海市,甚至這個奇怪的家伙仍在肆無忌憚的發(fā)表著新的章節(jié),可無論怎么排查、尋找,就是捉不到,就好像他存在于另一個平行空間似的,局領導已經(jīng)連續(xù)好幾次催促、甚至是質(zhì)疑這個案子了,再許多人看來,這樣的情況簡直就是對警察偵破能力的侮辱……

  然而,更讓人無奈的是,幾乎同一段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幾起案子竟然也差不多都陷入到了瓶頸,命案必破,現(xiàn)在卻成了一樁樁懸案,可想而知張宏峰的壓力是多么的大了……

  ……

  “怎么辦?我們不能一直待在這里,必須盡快想到解決的辦法……”阿杜實在受不了這種沉悶和壓抑,他對另外兩個人喊道,聲音甚至有一點聲嘶力竭。

  可是,阿杜的聲音在豎井里空空回蕩,聽起來是那么蒼白……

  為什么“黑眼鏡”和“臉臉”沒有一個人回應阿杜,難道是因為他們想不出辦法而選擇了沉默,還是……

  “等等……”一種不祥的預感迸發(fā)而出,讓阿杜忽然間意識到了有什么不對……

  想到這兒,阿杜抓緊了鐵梯,向上爬了幾步,然后,伸出一只手,想去抓住“臉臉”的腳。可是,結(jié)果與阿杜心中的預感一模一樣,除了冰冷的一截鐵梯外什么也沒有……

  “臉臉”不見了……

  阿杜不死心,下意識驅(qū)使著他,用同樣的方式沿著唯一的路去尋找“黑眼鏡”,結(jié)果還是同樣的離奇,那個家伙也不見了……

  果然,詭異的事情又發(fā)生了,而且就是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兩個大活人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除了用靈異事件來解釋,還能有其他辦法嗎?

  阿杜徹底體會到了什么叫頭皮發(fā)乍,毛骨悚然,以及什么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是原路爬回平臺上面,還是等在這里?”面對恐懼的黑暗,不可想象的危險,阿杜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辦。

  可是,很快大腦中另一個聲音提醒著阿杜,越是困難越是要必須冷靜,唯有冷靜才有可能想到應對的辦法,不想坐以待斃,不想成為另一個因為恐懼和孤獨而死的人,不想成為了一具干尸后,還被另外一群人指手畫腳,唏噓議論,就必須得讓自己的大腦保持高速運轉(zhuǎn)……

  阿杜終于強迫著自己,將巨大的恐懼和壓力壓了下去,長出了幾口氣后,盡管手腳還是冰涼的,但心中已經(jīng)沒有了剛才的無措。又過了幾分鐘,他做出一個決定:他要一個人繼續(xù)走下去,雖然下面的路充滿了某種古怪,但也有可能真相就某個地方等著……

  ……

  “張隊,您過來啦……”王成看到隊長,忙上前打起招呼,他沒想到張宏峰會在幾個小時后又回到了實驗室,不過以張宏峰的性格,一定有明確的目的。

  “……我想了很久,還是覺得現(xiàn)場不可能沒有留下一絲痕跡……你想,在當時,情況應該是比較危急的,越野車的駕駛員甚至可能生命垂危,那么救人必然比掩蓋痕跡要重要得多,所以即便是反偵察能力再強的人,也不會做到完全真空,一定會給我們留下什么的……”張宏峰并沒有和王成寒暄,而是直奔主題。

  “可是,張隊,我們的的確確查的很仔細,確實沒有找到任何生物信息,難道是我們工作方向有問題嗎?”

  王成很困惑,隊長說的是沒有錯,但那也只能是理論狀態(tài)下的,可現(xiàn)實是就是沒有,難道理論要推翻客觀事實嗎……

  王成完全是隨口一問,沒想到張宏峰卻完全贊同了他的觀點。

  “你說的對,就是我們之前的工作方向出了錯,或者說是太死板,而忘記了靈活性,忘記了還有另外一種求證方法……”就聽,張宏峰又說道。

  “還有一種方法,那是什么?”

  “其實,我們先入為主地將案子看得異常復雜,因此工作的思路便從一開始就按照抽絲剝繭式的方法,竭盡所能的去尋找每一個細節(jié)、可能,很多時候的工作狀態(tài),夸張一點形容,就好像在用顯微鏡工作一樣。這種精神固然非??少F,大家也很辛苦,但是長期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卻又有可能進入到了固有思維的怪圈,換句話書就是機械的而不是靈活的去思考問題了。而我想說的是,我們不妨換一個思路,反其道而行,不去拆,而是整合,或許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張宏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