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孤裳祭

  很快,拓跋承旭遇刺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皇宮,太后張翎得知消息后拖著病軀直往明英殿趕,而慕容遲年邁,內(nèi)侍們近乎是架著他往宮里跑。

  到了明英殿,慕容遲急忙查看拓跋承旭的傷情,見匕首插在脾臟的位置,十分擔憂,若是傷了脾臟,必難止血,就算是他,也難以回天?!氨菹?,老夫要為您拔刀了,可老夫也不敢保證有否傷及脾臟,一切只能看天意了?!?p>  也就是說,若刀插進了脾臟,拓跋承旭就不能活了,剛剛走到門口的張翎聽到后立即暈了過去,一班宮人直呼‘太后’。

  聽到聲音,慕容愉只能拋開拓跋承旭,和一眾宮人送張翎回宮救治。

  而拓跋承旭早有料斷,不然,慕容愉不會拖到慕容遲來為自己醫(yī)治,他額上冒著細汗,面色蒼白,抬眼看向安悅,聲音微弱。“我不會死。”

  安悅?cè)讨鴾I不住的點頭,拓跋承旭還是不放心,如果刀拔出來自己死了,就會讓她看見自己臨死的模樣,不想讓她親眼看到自己死去,遂又說道:“你先出去,不然慕容先生不方便為我醫(yī)治?!?p>  慕容遲怕耽誤醫(yī)治時間,就順著拓跋承旭的話說道:“皇后,您還是外面等吧,您在這里,老夫確實不好下手?!?p>  聽他這樣說,安悅也怕自己在此會影響他施救,只得出了殿外。

  因一切所需之物慕容愉都事先備好了,慕容遲就準備為拓跋承旭拔刀了,可拓跋承旭畢竟是皇帝,如果自己這一拔他就死了,自己就會擔上莫大的罪名,擔心道:“陛下,萬一,萬一這刀插進了脾臟,老夫恐也無能為力。”

  謝全聽后,急得說道:“慕容先生,您不是醫(yī)仙嗎,您一定有辦法的對嗎?”

  慕容遲也急道:“若傷及脾臟,老夫,老夫也沒有辦法呀?!?p>  這時候,拓跋承旭說道:“若不拔出,朕只有一死,若拔出,朕還有一線生機,慕容先生,你拔就是,有任何意外,朕都不會怪你?!?p>  聞言,慕容遲雙手握住刀柄止不住顫抖,仍是不敢動手,拓跋承旭一直咬著牙等他拔刀,卻沒見動靜。

  這種等待生死的結(jié)果最是讓人難熬,拓跋承旭想著安悅已經(jīng)答應(yīng)原諒他了,對未來就有了無限期待,他不想死,他想要活著,可現(xiàn)在這般煎熬,他不想再等,他想要下一刻就聽到慕容遲宣布他可以活著,索性伸手自己握了刀柄,他要賭,自己能活。

  只聽一聲悶哼,和金戈之器落到地面的聲音,還來不及反應(yīng)的慕容遲和謝全就看到拓跋承旭自己拔了刀扔在地上。

  見狀,慕容遲忙不迭看向傷口。

  安悅聽到匕首落地的聲音也馬上跑了進來,看到拓跋承旭的傷口反而不如先前那么兇的流血了,忙問道:“慕容先生,陛下的傷怎么樣?”

  其實,慕容遲被剛才拓跋承旭的舉動嚇得不輕,可現(xiàn)在他如釋重負,一邊為拓跋承旭清洗傷口,一邊說道:“老夫看了陛下的傷勢,萬幸沒有刺破脾臟,只是劃破了表皮而已,多將養(yǎng)些時日就會好了?!?p>  謝全和安悅都撫著胸口,拓跋承旭看向她,艱難的露出一個笑容?!拔也辉试S自己死,我不放心你一個人在這世上?!?p>  安悅哽咽點頭,只聽慕容遲說道:“陛下,您不要說話了,老夫要幫您把傷口縫起來,會很疼,您要忍著?!?p>  一聽要縫傷口,不難想到其中痛苦,再看他手中的針線,安悅的臉色就十分難看,拓跋承旭見了,對她說道:“能活著,痛,不算什么。”

  知道他是怕自己擔心,安悅也盡量不表現(xiàn)出自己的擔心,蹲下來握著他的手說道:“我知道,你從小就不怕疼?!?p>  慕容遲拿一塊毛巾遞給謝全?!敖o陛下咬著。”

  謝全拿著毛巾,放到了拓跋承旭嘴里,慕容遲剪開他的衣衫,一道兩指來寬的深紅刀口可怖顯眼,安悅不禁倒吸了一口氣,只見慕容遲拿著針刺進了傷口之中,安悅明顯感到拓跋承旭的手抖了抖,再見他臉上,已細汗密布,青筋爆出。

  安悅知道他在承受無比的痛楚,可在慕容遲的動作下他沒有哼出一聲,連先前抖了一下的手也沒有用力,安悅明白,他是怕捏疼了自己,于是忍不住說道:“如果忍不了,你就抓緊我。”

  拓跋承旭只咬著毛巾,自始至終都沒有用力,因為他一旦用力,安悅就會知道他的痛苦,所以他一直憑著一股堅韌忍著。

  慕容遲不愧為醫(yī)仙,他動作嫻熟,沒有多久就縫好了傷口,拓跋承旭也吐出毛巾,呼了一口長氣。

  慕容遲開始為他包扎,安悅放下心來。“有勞慕容先生了?!?p>  慕容遲頷首,然后囑咐說:“老夫會讓小愉每日來為陛下?lián)Q藥,為防止傷口粘粘,這兩日不要進食,最好連水都不要喝,而且,在傷口長好之前,務(wù)必不能讓陛下碰水,否則,傷口化膿就危險了?!?p>  安悅連連應(yīng)下。

  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拓跋承旭也再堅持不下去,睡了過去,安悅便守在他床邊照看。

  快黃昏的時候,慕容愉回來,她先是詢問拓跋承旭的傷情,聽其有驚無險也就放心了,只是她仍舊一副耷拉喪氣的模樣,使安悅生疑,想到之前太后張翎來看拓跋承旭暈倒,是慕容愉跟去救治,就問她是不是太后有恙。

  當時,聽到張翎暈倒,慕容愉只能趕去救治,只是,張翎本就有病在身,她聽到拓跋承旭身受重傷,一時情急充血于腦,竟是就此薨了。

  雖知拓跋承旭受傷身體虛弱,可太后薨逝是國喪,這么大的事情瞞不下來,便對安悅說:“太后顱內(nèi)出血,不得救治,已然薨了?!?p>  聞言,安悅有些難以接受,拓跋承旭為救自己負傷,而今他的母親又因他傷重急得腦出血身亡,說到底,都是自己引起,若非趙真要殺自己,拓跋承旭也不會受傷,他的母親也就不會死了。

  但這件事終究是瞞不住的,安悅吩咐宮人為張翎設(shè)下靈堂,自己則想著該如何告訴拓跋承旭。

  晚上時候,拓跋承旭醒來,安悅忙問他還痛不痛。

  拓跋承旭搖搖頭,看她守在床邊,有些心疼?!澳闳バ桑屌嗽扑藕蛑涂梢粤??!闭f完,沒見著潘云,又說:“這奴才也學會偷懶了?!?p>  潘云是去料理張翎的喪事了,安悅不知道該怎么開口,猶豫了半天,拓跋承旭看出端倪,說:“你向來不是扭捏的人,現(xiàn)在怎么這般模樣?”

  安悅皺著眉,知道這件事情瞞不了也不能瞞,就說:“承旭,我跟你說一件事情,但你不能著急?!?p>  聽她叫自己承旭,拓跋承旭很是意外,也很是高興,張口就道:“你說,我保證不著急?!?p>  安悅張著嘴,半天開不了口,最后閉了眼,不敢看他?!疤笏?,薨了。”

  音落,拓跋承旭仿佛一口氣提不上來,這才想起自己受傷時聽到過宮人呼喊母親,他胸口劇烈的起伏著,壓抑著母親死去的悲痛,問道:“是不是母后知道我傷重承受不了,就這樣去了?”

  語氣雖然沉穩(wěn),可安悅分明看到他眼眶通紅,忙說:“承旭,要怪就怪我,不是我的話,你也不會受傷,你母后也不會......”

  怕她自責,拓跋承旭打斷說:“安悅,若事情重來我還是會這樣做,你別多想?!?p>  安悅怎能不自責?!翱墒?,可是你母后她到底是因為此事才去的......”

  拓跋承旭忍著欲落的淚,岔開話題?!鞍矏偅夷负髮ξ液芎?,一生為我謀劃,助我登上皇位,或許是她命薄,偏生了我這么一個不孝的兒子,此番她走了,我卻是沒能為她送終,我想去看她最后一眼?!?p>  “我知道你難過。”安悅急道:“可承旭你傷得太重,不能隨意走動,等過兩天,過兩天你稍微好一些了,我陪你一起去好不好?”

  看她急切的模樣,拓跋承旭感受到了她久違的關(guān)心,這是自己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事情,或許,這就是人生,得到了一些后就會失去一些,而今自己得到了她的關(guān)懷,就不能太貪心了,作為為人子女的孝道,就暫且放下罷,是以,拓跋承旭妥協(xié)了?!昂?,過兩日,你陪我一起去看母后?!?p>  他答應(yīng)了,安悅卻是知道他心里定是難受極了,他眼里始終不曾落下的淚說明了一切,他就是這樣,無論受盡多少屈辱和痛苦,都一個人默默承受,多年來,未有改變。

  安悅說:“你難過,就哭出來吧,不要憋著?!?p>  拓跋承旭向上抬了一下眼,讓自己看上去不那么悲傷。“我沒事安悅,真的?!?p>  翌日,太后張翎薨逝發(fā)喪,滿朝文武盡都入宮服孝,也知道了拓跋承旭遇刺一事,過了兩天,拓跋承旭由宮人抬著去看張翎,眾臣才得以見到皇帝,見他傷勢嚴重不能處理政事,就提議讓丞相穆南處理政務(wù),再向他匯報,拓跋承旭應(yīng)下,在靈堂沒待多久,就被朝臣勸回寢殿休息。

  這兩日,拓跋承旭因不能進食消瘦得厲害,加上失血過多,整個人看上去十分憔悴,嘴唇也干裂脫皮,安悅只能拿毛巾沾了水幫他潤一潤唇。

  這天,慕容愉給拓跋承旭換藥,看他傷勢恢復得很好,就告訴安悅可以吃東西了,安悅連忙吩咐宮人去拿清淡的飲食過來。

  沒多久宮女拿回參湯,安悅端著親自喂拓跋承旭,一邊喂,一邊說:“小魚說能吃東西了就可以服藥了,這樣,你的傷勢很快就會好了。”

  拓跋承旭說道:“其實,我倒希望這樣?!?p>  安悅不解?!盀槭裁?,是怕藥苦?”

  拓跋承旭什么苦沒吃過,豈怕藥苦,他垂下眼睫?!拔遗挛覀?,你就不會這樣對我了?!?p>  語畢,安悅也意識到,若他傷好,自己還會不會這般對他。

  縱然自己可以不再恨他,可陳彥的死終究與他有關(guān),自己的心被陳彥裝滿,又怎會讓害死陳彥的他介入,自己不過是被他執(zhí)著的情義打動,然,這不是愛,安悅很清楚。

  見她思忖的神情,拓跋承旭心里很慌?!鞍矏?,等我好了,我們還像現(xiàn)在這樣好不好?”

  回過神,安悅從他眼中看出了害怕,心里說不出的滋味,陳彥確實因他而死,可他卻是可以同陳彥一樣為自己豁出命去的人,自己又怎么忍心傷害,不敢應(yīng)承,也不敢拒絕,只模棱兩可說道:“你先好起來再說?!?p>  聽到答案,拓跋承旭苦笑,明白她還是沒能接受自己,好在她已經(jīng)不恨自己了,自己就該滿足,至于其它,在時間里慢慢煎熬,總有一天,她會接受自己,就像自己當初逃離燕國,本以為沒有機會,最后不還是做到了么?

  什么都不多說,拓跋承旭等過這么多年,就再等這么多年,也無怨無悔。

  半月后,拓拔承炎從金城回來,帶回疆界劃分國書,越蜀兩國經(jīng)過協(xié)商,自漳州以南歸于蜀國,以北歸于越國。

  素知北方與南方相較趨于貧瘠,南方物產(chǎn)豐富,土地肥沃,最富裕,一年能產(chǎn)兩季稻谷的寧州十城,亦是在南方。

  可兩國有言在先,越國不能因為劃分的土地沒有南方富饒就大動干戈,畢竟不得道理,況且,這一戰(zhàn)讓越國得到了廣垠領(lǐng)土,也算是收獲頗豐了,只是相對于蜀國,越國確實吃了很大的虧,卻無從辯駁。

  在這一戰(zhàn)中越國戰(zhàn)死十五萬將士,因此,拓跋承旭在攻打燕國之前就有征兵,本來越人就尚武,很多年輕人都加入了軍中,造成一些百姓家里的生活重擔壓在了婦孺身上,使很多人家生活變得困頓。

  再有征戰(zhàn)燕國時,越軍搶掠了百姓的物資,越國派出官員管理各地后,各地的百姓都比較排斥,其實在普通百姓心里,大多的人都不懂什么國仇家恨,他們只是想簡單的活著,誰對他們好,他們就向著誰,以前在祝北辰的治理下稅收過重他們生活艱難,后來越軍侵入又搶他們的糧食,燕國亡就算了,到底祝北辰不得人心,可越軍搶掠在先,即便朝廷頒發(fā)了很多惠民政策,百姓也很難相信越國朝廷,久之,矛盾凸顯。

  反觀蜀國,陳彥當政時制定了很多完善的治國之策,就拿兵役來說,蜀國是民屯兵制,即每個家庭要有兩名男丁才會有一人服兵役,以此類推,五十歲后退役歸家,且基本在就近軍營服役,因而大多士兵都可以有家室,他們服役其間閑時演兵,農(nóng)時務(wù)農(nóng)屯糧,每月能得到朝廷發(fā)下的餉銀,這樣一來,他們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還能拿錢回家,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參軍,而朝廷只有在戰(zhàn)時才會動用大量的財物,可在平時的積累下足夠支撐。

  陳煥在接手蜀國后延續(xù)了陳彥的國策,因他沒有對燕國南方的百姓造成傷害,百姓對蜀國也就沒有什么敵意,至后來逐漸接受,當然,此乃后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