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第38章 是英雄也是君子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1231 2020-10-27 11:00:00

  《項羽本紀》

  一是英雄,也是君子

  項羽參與了秦漢之際那場蕩氣回腸的社會革命,這場翻天覆地的大動蕩,他的作用不可替代。

  若無項羽,秦將章邯,王離的正規(guī)軍會摧枯拉朽的掃除一切反秦勢力,秦朝江山得以穩(wěn)固。

  批評頂羽的有許多,大體上在他的殘暴,他的不能用人,以及他政治上的不成熟,或者“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這些議論歸根結(jié)底是拿一個帝王政治家的標準來看他。

  這樣一看,問題就大了。

  除了英勇善戰(zhàn)這一條,其他距離一個政治家不知有多遠,甚至說不及格都可以。

  項羽根本就不是一個政治家,他就是一個英雄,豪氣沖天,壯懷激烈,光明磊落,英勇善戰(zhàn)。

  像這樣的評價,怎么可能是一個政治家呢,按相反的做去,才有可能。

  千年后寫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李清照,所思的恰恰是英雄項羽,偉男子項羽,而不是在爭天下中失敗了的政治家項羽。

  相反,項羽也并沒有失敗,他活出了自已,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有人說他是英雄,但是失敗的,悲情的,我不同意。

  說他失敗,說他悲情,還是帶著些許政治的意味。

  項羽不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凡英雄,光明磊落是一個顯明的特性。

  項羽短暫的一生,三十年,光耀千古,在司馬遷的筆下,從年少出場,直到烏江自刎,他的三十年人生舞臺,無愧于天地的,無愧于心的便是這四個字:

  光明磊落。

  司馬遷謂羽“何其暴也“,這也成為項羽性格上的黑點。

  話說回來,亂世洶洶,項羽懷著國仇家恨投身到這場天翻地覆的大動蕩中,以力征搏天下,浴血求生,向死而戰(zhàn),各路諸侯哪一個不是如此,向這亂世中找一些溫情不是太難了嗎?

  鴻門宴,都說項羽不殺劉邦太過猶柔,導致放虎歸山,最終為劉邦所敗,韓信笑項羽有婦人之仁。

  并不如此吧,這也恰恰表明項羽磊落之處。

  項羽一生凡七十余戰(zhàn),不玩奸猾陰謀,以勇武舍身的氣魄正面浴血而戰(zhàn),不去那詭詐中得利益。

  鴻門宴上,劉邦已表明心意,且與項羽有并肩作戰(zhàn)抗秦之交情,項羽斷然不會乘人之危,殺掉劉邦。

  即便為敵,也要戰(zhàn)場上見分曉,鴻門宴殺人的手段在項羽那里根本不在話下,要說放掉劉邦導致失敗,也是敗在他光明磊落的性格上。

  說項羽是戰(zhàn)場上的君子,也不為過。

  至于韓信,陳平,也曾在項羽手下,不得重用投奔劉邦,也成了項羽不善用人的污點。

  韓信用兵,陳平使詐,他們的做事做人在項羽那里看是不光彩的,并非項羽奮其私智,實在是韓信陳平的人品上與項羽的標準有很大的差異。

  就是說項羽不喜歡這類玩陰謀的人,非君子所為。

  同樣范曾也是這樣的結(jié)局,當初范曾假立懷王虛打旗號,項羽應該是不滿意的,直到后來又引導設(shè)下鴻門宴,伏擊劉邦,這不符合項羽不用詐的風格。

  所以說,項羽之敗,沒有敗給對手,他敗在他的光明磊落上。

  他是真正的英雄,他不是一個政治家。

  作為英雄,幾千年來無有匹敵,而作為政治家,他是完完全全不合格的,甚至可以說他身上沒有一點政治家的影子,倒有一些君子之風。

  司馬遷正是看到了項羽的這一點,才濃墨重彩的在史記中傾其熱情描繪了一個千載不朽的英雄形象。

  司馬遷看到了項羽身上的光耀之處,他的惋惜和憤怒是復雜的。

  項羽是亂世中的英雄,他具有濃濃的君子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