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天氣越來越冷,根據(jù)天氣預報,未來幾天有很大的幾率會下雪了。
所以在林凡向張院士說明自己的處境后,請求張院士能盡快幫忙處理這件事。
幫人幫到底。
當天張院士就聯(lián)系了相關(guān)部門領(lǐng)導溝通聯(lián)系了一個評審團隊。
第二天就來到了烏市。
雖然提前給烏市專利局打了招呼,但并沒有透露具體原因。
只是要求通知專利申請人第二天到烏市專利局進行最終的專利評審聽證。
聽聞烏市專利局人員說有省城專門組建了一個專家團隊前來烏市進行專利聽證,寧教授很詫異。
一般的專利申請不會有這個流程啊。
不過,第二天就會來,然后就能有結(jié)果了,寧教授還是感到高興的。
夜長夢多,早一天把這個專利搞到手,早一天安心。
當天寧教授專門加了個班,對之前從林凡那里搞來的稀釋版瓊漿玉液重溫了一遍。
省城來的專家可不好糊弄。
時間定在下午兩點。
寧教授提前半個小時來到了現(xiàn)場。
此時由省城前來的由張院士帶頭的專家團隊們正在烏市專利局會議室中喝茶聊天休息。
時間還沒到,寧教授被安排在另一邊的小會議室等候。
在這個小會議室中,寧教授看到了林凡竟然也在,很驚訝,同時心里也感到莫名一虛。
他怎么會在這里?
由于兩人之前的兩次見面中對于雙方的印象都不好,甚至產(chǎn)生了一些沖突。
所以在小會議室中都沒有搭理對方,安靜的等待著。
這個情況不正常。
寧教授坐下來后暗中觀察林凡。
也是活了一大把年紀的人了。
這次聽證會寧教授想到了三個不符合常理的因素。
一個是這次聽證會本身就不是常規(guī)的專利申請該有的流程。
二是林凡這個與自己聽證會無關(guān)的人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人卻出現(xiàn)在了這里,還是自己聽證會的一個時間。
三是自己申請的這個專利本身其實就是林凡的。
綜合這幾點,寧教授很快就想到了某種可能。
饒是見過大世面,經(jīng)歷了各種風風雨雨的人,也不由有些發(fā)虛出汗。
但是表面上卻是故作鎮(zhèn)定,面無其是。
在緊急思考如果是這種可能,那接下來該如何應(yīng)對。
對于這個問題,自己最致命的地方就是沒有真正掌握生產(chǎn)技術(shù)。
而自己的優(yōu)勢就是已經(jīng)對這種營養(yǎng)液的物質(zhì)成分以及相關(guān)的效果作用了解的足夠多了。
至少寧教授是這么認為的。
對于張院士在省城進行的轟轟烈烈的實驗研究,寧教授雖然有所耳聞,但是并沒有太過關(guān)注。
這些年來,自己在真正的學術(shù)科研上已經(jīng)越來越不上心了。
更多的精力和關(guān)注方向放在了如何搞錢上面。
因為他的妻兒都移民到了國外生活。
而國外的生活成本是很高的,寧教授需要搞到足夠的錢供他們的生活花銷。
而且也準備干完這一票后也到國外與妻兒團聚養(yǎng)老了。
在寧教授忐忑心情的等待中,時間過得很快。
有工作人員前來通知去旁邊的會議室正式開始聽證會。
而林凡一樣也被工作人員邀請過去。
這個情況,寧教授幾乎可以確定自己之前的猜測了。
悄悄向工作人員打眼色詢問,而工作人員也無辜的搖搖頭,表示自己啥也不知情。
寧教授進門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著裝,深呼一口氣,然后面色坦然的進去了。
會議室中坐了十來個人。
看到坐在首位的竟然是一個熟人,寧教授不由微微收心一些。
面露喜意向張院士打招呼,張院士只是禮貌性的點頭示意。
隨后,寧教授就開始了資料講解,做成了一個PPT。
而林凡被安排到旁邊的座位上坐著。
聽著寧教授在屏幕前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講解,林凡也暗自佩服。
只是憑借那一份稀釋后千分之一分量的瓊漿玉液,寧教授就搗鼓出了這么多信息,不愧是專家。
而林凡不知道的是,這個資料并不是寧教授自己制作的,而是交代給下面的研究員們一起合力搞出來的。
寧教授只是動了動口,并沒有動手。
寧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讓下面的專家們頻頻點頭。
似乎一切都進展很順利。
只是,張院士卻聽得心里頻頻搖頭。
寧教授所將的東西,對于那些不明物質(zhì)來說實在是太淺顯了。
光憑市農(nóng)科院那幫烏合之眾搞出來的東西,哪能和自己帶領(lǐng)的正規(guī)軍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搞出來的東西相比。
根據(jù)寧教授的講述,張院士心里基本已經(jīng)確定了自己這位昔日師弟的剽竊事實。
但是依然耐心的不露聲色的繼續(xù)聽著寧教授的講述。
花了將近半個小時,寧教授才講解完畢。
接下來就是答疑環(huán)節(jié)了。
首先由其他人詢問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一聽林凡就知道這些問問題的人就是外行。
對于這些人的問題,寧教授應(yīng)付起來很輕松。
但是此時寧教授的心里卻一點也不輕松。
這期間,寧教授一直在暗中觀察自己這位師兄。
但是這位師兄表現(xiàn)的很安靜,甚至沒有展露出一點情緒。
按照常理,大家曾經(jīng)都有點淵源,至少應(yīng)該對自己展露一點親近的態(tài)度吧。
但是沒有,一直面無表情,不發(fā)一言。
而且從聽證會評審團隊所坐的位置來看,這位師兄應(yīng)該是領(lǐng)頭的。
寧教授知道,真正的考驗還沒到。
越是如此,寧教授心里越發(fā)的忐忑。
此時,臺上的寧教授心理的感覺和緊張的情緒似乎又回到了當年自己從參加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答辯時的狀態(tài)中。
當年自己的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答辯也有張院士作為答辯專家參與。
寧教授深知自己這位師兄的厲害。
所問的問題無不切中要害,甚至幾度讓自己啞口無言。
要不然,人家怎么能成為國家科學院的院士,而自己卻只能龜縮在烏市這個五線城市這個角落里。
評審團隊其他人的問題逐漸少了起來。
他們想要了解的也基本了解的差不多了。
這次前來的目的他們也并不清楚,只是陪著張院士這尊大神來一趟。
見眾人幾乎沒有問題了,一直沉默的張院士咳嗽一聲,表示接下來自己要發(fā)話了。
紛紛閉嘴給張院士讓道。
而寧教授聽到自己師兄的咳嗽聲后,心也一下子提了起來。
來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10-09/5f7fe46c47775.jpeg)
麻辣蘸水
第一百章了,看到這個數(shù)字莫名的有一點成就感,哈哈。感謝大佬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