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文四年到永樂三年,從1402年到1405年,四年了,不知不覺四年已經過去了,但是京城中的馬薩依然逍遙自在,他的模樣甚至都沒有什么變化。
但最近的兩年時間里,馬薩也很少夢到未來的馬薩了,就連尋找格萊西的初衷,現(xiàn)在的馬薩都已經逐漸模糊。
也是永樂三年初,馬薩也終于收到了一支商隊從威尼斯帶來的信,這不是馬薩的家人寄給他的第一封信了,但從威尼斯到南京,這段路實在太過遙遠,很多信件在半路就遺失了,馬薩看著那封用拉丁文書寫的信件,竟都覺得有些陌生,好在自己在威尼斯的家人一切都安好。
但在京城的四年時間里也發(fā)生了很多事情,馬薩大多時間都在經商,經過中午幾年的發(fā)展,“馬薩的店”規(guī)模也是越來越大,要管的伙計也越來越多,甚至京城里的不少店鋪都換了招牌,什么趙六的店,徐三娘的店等等,有的店也模仿著做著腌菜,有的店賣的卻是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但管別人賣什么呢,而現(xiàn)在最重要的就是馬薩賺足了銀子,他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回到威尼斯了?至于尋找格萊西的任務,一點線索都沒有,而這幾年的時間也并沒有遇到任何有關的事情和任何的線索。
但終于,馬薩又做了久違的夢。身處七百多年后的世界里,馬薩漸漸熟悉起身邊的環(huán)境來,未來的馬薩就在夢里的馬薩面前坐著,不同的是,未來的馬薩看上去倒是憔悴了不少。
“我感覺到了,你想回威尼斯?”
“是的!從我出發(fā)來中國到現(xiàn)在,已經過去了將近五年的時間了,但是你交給我的任務,我沒有辦法完成,一點線索都沒有?!?p> “但你是我尋找到格萊西的唯一希望了?!?p> “中國這么大,我不可能為了幫你去尋找格萊西而東奔西跑。”
“不!這次不一樣,我有線索了,我好像知道了她所在的大概位置,她在南海?!?p> “南海是哪?”
“中國以南的海域,我的直覺告訴我,格萊西就在那里。我希望你可以幫我過去找套,告訴我她的現(xiàn)狀和坐標,還有有關飛船和黑洞的資料,然后我就可以通過你為媒介,和她之間傳遞消息,這樣格萊西就能再次回到了我的身邊了?!?p> “難道你這些年也一直都在尋找她?”
“這是一個直接的原因,但我也在為全人類做貢獻?!?p> “可…我要怎么去南海?”
“你知道鄭和下西洋嗎?”
“不知道?!?p> “這沒關系,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知道了?!?p> ……
鄭和下西洋?這和尋找格萊西又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嗎?馬薩還是迷糊的很,不過有一點馬薩可以確定,就是自己現(xiàn)在肯定是回不去威尼斯了,看來在未來還有更大的挑戰(zhàn)在等著自己。只不過現(xiàn)在的馬薩對于鄭和這個人,一無所知。
這時馬薩想到了唐竹卿,他不是精通古代漢語?對于這些歷史知識,唐竹卿也應該熟悉的很,于是,唐竹卿也給馬薩好好科普了一番。
提到鄭和,就必須要說到朱棣了。
朱棣從靖難之役時剛踏入南京的時候,就沒有打算在這里一直留下來。畢竟原本這并不屬于自己,而且建文帝下落不明,剛入京的時候又是對朝廷大臣各種不放心各種殺,對南京各地的遺民也是各種的不放心,南北方人的差別還是挺大,這樣自己在龍椅山坐的也不安穩(wěn)呀,朱棣總結了一下,好像還是BJ好,這得遷都!
想遷都也不全是自己的私心,因為BJ本來就是“龍興之地”,根基穩(wěn)固。而且BJ雄險之區(qū),位置也重要,在這里治理天下還算方便。到現(xiàn)在明朝建國也就四十年的時間,不長,元朝還有不少的勢力在北方鬧騰著,這可對國家不利,BJ靠近北方邊境,把這設為首都也利于北邊防務。
其次BJ是居中之地,交通還算便利。四方的藩屬國前來入貢那也方便,同樣京城的路也是通向各地。
只不過現(xiàn)在,永樂三年,離朱棣正式遷都還有十多年的時間,但是在這一年,朱棣有了一個更偉大的決策。
說到這個決策不得不說到朱棣身邊的一個重要人物,這人就是馬和,鄭和的原名,也就是他,七下了西洋。
洪武十三年冬,明朝軍隊進攻云南,那時的馬和只有十歲,被明軍副統(tǒng)帥藍玉掠走至南京后,閹割成了太監(jiān)。燕王朱棣見馬和聰明、伶俐,便把馬和留在身邊,成為燕王的親信,進入了朱棣的燕王府,那時馬和十四歲。朱棣很喜歡他,還找專門的老師給他上課,勤奮好學的馬和也很快便成了學識淵博的人。
所以說朱棣也經常派他去完成一些使命,在“靖難之役”中和朱棣轉戰(zhàn)南北奮力拼搏也立下了不功勞,很受朱棣賞識,在永樂二年正月初一時,朱棣想以賜姓授職的方式表達他對有功之臣封賞與恩寵時,馬和被賜姓“鄭”,從此便改稱為“鄭和”。同時,升遷為“內官監(jiān)太監(jiān)”,相當于正四品官員,官還不小。
朱棣對鄭和十分的信任,他不但聰明伶俐,而他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識。鄭和從小就從其父親那里得到有關的航海知識,熟悉海洋,向往航海。在鄭和下西洋前,鄭和進行了兩次較遠距離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識,積累了航海經驗,為下西洋遠航打下了基礎。所以朱棣才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去完成,這也算有道理的。
朱棣派遣中官鄭和出使西洋諸國這么個偉大的歷史事件大家都知道,但朱棣這么做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
鄭和下西洋這事還要提到建文帝朱允炆,在世上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去尋找建文帝的蹤跡,因為朱棣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后,建文帝失蹤了后,朱棣怕他逃到國外,怕是以后再回來復辟就麻煩了,所以才派人去找他。據說當時鄭和還帶著皇上的秘密使命,這秘密使命就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想想自己做的事,又是遷都又是派遣鄭和下西洋,這些還都和建文帝有關,朱棣還是不放心呀。
但一切在還沒有問過朱棣之前,也都是猜測,但想想鄭和下西洋那么多的船只是去找建文帝,好像又有些不太可能,也沒有什么效果。畢竟建文帝是個忠厚贏弱、優(yōu)柔寡斷的人。被朱棣從帝位上趕下臺,即使逃到國外還會有什么能耐?就當他死在大火中了也沒什么不可。
所以說鄭和下西洋應該是以政治目的為主,明朝剛建立的時候經濟的發(fā)展還不怎么樣,明太祖朱元璋又下令限制進貢,由一年一貢改為三年一貢,有的國家如日本等限為十年一貢,于是明朝與海外關系幾乎斷絕,經濟貿易幾乎停頓。走私活動就非常猖厥,武裝走私成風,同時明朝的聲勢日下。永樂皇帝上臺后決定改變這種政治局面,就派遣鄭和下西洋恢復和發(fā)展明朝政府與海外國家的外交關系。
而且鄭和下西洋浩浩蕩蕩那么壯大,更是向周邊的鄰國小過的一直炫耀吧,看我大明朝多么的強大以至于你們這些小國不管亂來。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下西洋就是為了加強貿易還有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把自己的好東西給其他國家分享分享,也把其他國家的東西帶回來分享分享,這樣的禮尚往來也很重要。
鄭和下西洋,這個西洋就包括了南海,看來尋找格萊西真的有希望了。當然,作為一個冒險者,馬薩想著要能跟著鄭和下西洋,那也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經歷了。
要想和鄭和一起下西洋也沒有那么難,首先要先成為一名水軍,這水軍就是當代海軍的前身,像馬薩這么健壯,而且還是一個外國人,當一名水軍應該不成問題吧。
當馬薩把想當水軍的想法告訴兄妹倆的時候,他們也非常支持,同樣,他們對2200年那艘失蹤飛船的去向也非常關心。
“不過你也要想清楚,在這明朝很少有人會自愿去當兵,畢竟那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大多人還不都是被朝廷逼著去的。”唐葉箐提醒說。
“我更正一點,鄭和七下西洋可不是去打仗的,主要還是以外交為目的的,我相信你會安然無恙的。”唐竹卿補充道。
“我知道,作為中國人當然是知道這事的,主要是…我們舍不得你啊,和你這個意大利人相處這么久,我也知道你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懂很多的東西,一下沒有你在我們身邊,也不知道我一個人能不能把那么多的腌菜店經營好?!碧迫~箐說。
“哈哈,我是相信你有這個能力的,畢竟你可是從七百年后來的人!”馬薩笑了笑說。
“不過等你找到格萊西以后,你還有什么打算嗎?”
“那我在明朝的使命也差不多完成了,也是時候回威尼斯了吧?!?p> “行,我們都支持你的決定?!?p> 為此,馬薩也開始準備起來了。
鄭和下西洋每次去的船員都要上萬人以上,可這上萬的水軍是怎么召集起來的呢?這就要要說道明朝的征兵制度了,明朝實行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創(chuàng)立的軍戶衛(wèi)所制度,設立軍籍,設了軍籍以后,可是世世代代都是當兵的。
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又由中央的五軍都督府劃片管轄。都指揮使司下轄若干個衛(wèi),衛(wèi)下轄一定數(shù)量的千戶所和百戶所。此法的實行,必須有一套能保障軍隊數(shù)目的戶籍制度配合,來維持衛(wèi)所制的運行。
而明代的衛(wèi)所制度,實乃吸取中國歷史屯田經驗,是一種寓兵于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明太祖就夸口說:“吾養(yǎng)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彼哉f如果遇到了什么事就可以很快的征到兵。
但想想這樣的軍籍制度也沒有多好,整個大明王朝還是挺安穩(wěn)的,戰(zhàn)兵到后來很少,大多都耕田去了,這不就是等于是把保家衛(wèi)國的重任都只放在一個社會群體上?而且這個群體的社會地位還不高,好像當兵也真的沒什么好的,但馬薩不一樣,作為一個外國人卻千里迢迢來到明王朝,他也是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也好豐富自己游記的內容。
可這想當水軍要去哪里報名呀?一片茫然。
這時馬薩想到了唐竹卿,他可國子監(jiān)里的人,都說國子監(jiān)里的人不一般,這事也只能托他去問問了。
果然,對于唐竹卿來說這的確是小問題,在國子監(jiān)里憑借他的能力,可是廣結良緣,還就真的認識一個兵部的人,好像還是一個官,雖然沒有尚書那么厲害,可至少也是有品級的。說是一個普通百姓想要當水軍,這玩意,多簡單的事。于是乎唐竹卿就弄到了那個兵部的官寫的一封信,只要拿著這封信自己去城北的軍營報到就行了。
馬薩也很感激唐竹卿,看來這當官了后,好處還真是很多。不過在想想自己,馬上就要是一名水軍了,馬薩還有些激動,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當兵。從商人到廚師再到入軍隊,馬薩在明朝的體驗豐富多彩,這也意味這他離開明朝的日子,也開始倒計時了。
把腌菜店全權托付給了唐葉箐來管,馬薩只身一人來到了城北的軍營中報到,其他的士兵人對他也很是好奇的很,竟然在軍營中還有如此特殊的外國人。
只不過軍營中的人也沒有過多的議論馬薩,才放開了禁海令,馬上就要實施如此大的計劃了,多一個人是一個人,況且馬薩看上去還這么健碩,相信他也是有一定實力的。
領取了統(tǒng)一的部隊服裝后,馬薩在軍營里開始操練起來。這里的軍營也不是全封閉的管理,而且每天也真的沒有什么好操練的,說是“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在軍營里呆悶了還可以回家歇歇,看來在這里當兵,也不是什么特別苦的事情。
城北的軍營很大,上萬的士兵待在這里操練,但是馬薩很快就和一個營隊里的幾個水軍打成了一片,天天說說笑笑的都已經到了稱兄道弟的地步了,閑暇時幾人還會一起打打牌喝喝酒,軍營里的生活比想象中要快活的多,但兵,還是要養(yǎng)的。
不知不覺又到春夏交替之際了,這次是真的要走了,距離七月的起航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了,看看自己這個所謂的家,好像的確沒有什么值得留念的,開始執(zhí)行自己來到中國的真正的目的,尋找格萊西!
可馬薩又仔細想了想,就這么說走就走多孤單?是該把和自己很熟的人都一起叫來,弄一個送別會什么的,畢竟之間這么一去就是兩年多,唐竹卿已經提前透露過了。
馬薩說自己要去遠航,酒樓老板娘聽了也沒有很吃驚,因為她知道馬薩是能做出這種事的人,倒是小玉不一樣,有些傷感,可卻什么也不說。順便還隔壁混的不錯的鄰居也都叫來,大家在一起也熱鬧一些。
不過說是弄個送別會熱鬧一下,當大家圍住在一起時,氣氛卻有點尷尬,人人面面相覷也不知道說什么,總之,大家都希望馬薩一路順風吧。
終于,起航前的一天,馬薩背著自己早早就已經收拾好的行囊回到了城北的軍營中,而計日以待,就是為了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