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愛情圣經(1)
1
愛情是人類精神活動領域最偉大、最崇高的篇章,古往今來,一直是文人騷客、雅士名流們反復吟唱的主題。有人說它甜如蜜糖,有人說它毒如鴆酒;有人說它虛妄不過是縹緲的煙云,有人說它永恒如不滅的星辰;有人為它迷醉,有人為它癡狂;有人為它拋棄萬貫家產,有人為它付出生命、心甘情愿做了它的陪葬……可是,愛情究竟是什么呢?千百年來不過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蕭月明認為:面對愛情,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只有真正愛過的人,才能體會到它銷魂蝕骨的美妙之處。如果說蕭月明之前的感情體驗都是自發(fā)的,那么,當他踏進麗山師專的大門之后,他開始有意識地從理論的高度對“愛情”展開研究和探索。
麗山只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縣城,全縣人口不過百萬??h城北側東西向橫亙著麗山山脈,主峰麗山海拔九百多米,山勢險峻,多斷崖。麗山山頂矗立著一塊十余丈高的巨石,形狀酷似一位拈須橫臥、俯瞰眾生的老人,遂又名“臥龍山”。當年臥龍先生運籌帷幄、呼風喚雨,依然不能改變蜀國敗亡的命運,怎不教人扼腕唏噓、慨嘆歷史無情呢?
麗山周圍簇擁著十幾座小山,山上分門別類栽種了各色花木,如月季、丁香、芙蓉、玉蘭、石榴、蘋果、桃樹、梨樹等等,于是一年四季,漫山遍野彌漫著花香果香。麗山西南方有一個湖泊,名叫“麗人湖”。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才子佳人隱居此地,日日彈琴弄簫、吟詩作畫。后來才子染病去世,佳人日夜痛哭。如此數月,佳人淚盡而逝。佳人淚落如雨,泥土卻不忍吸收,天長日久,竟匯聚成湖。
麗人湖湖水清澈見底,游魚如織。湖面上一年四季都氤氳著一層淡紫色的云氣,據說是佳人的魂魄化成的。正因為造化如此偏愛,麗山縣城地方雖小,卻實在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同時又能兼顧生態(tài)治理和環(huán)境保護,因此盡管游客越來越多,麗山依然保持著她潔凈、秀美的容顏。
麗人湖的旁邊,坐落著麗山縣的最高學府——麗山師專。這一年秋天,蕭月明帶著一身傷病和未了的心愿來到這里,開始了他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學校設有數理化、史地生、中文、英語、美術、音樂等九大系,有學生一千多人。教學樓和宿舍樓都已經很陳舊了,不過設計上傾向古樸典雅的風格,倒是如同老酒,越陳越有味了。樓頂是紅色的琉璃瓦的飛檐,走廊的欄桿都是木制的,雕刻著精致的花紋。
在蕭月明眼里,這里跟中學的校園也沒太大不同,只不過行政大樓前有一個花園,錯落有致的花樹,搭配著假山、魚池,倒也別有一番情趣。除此之外,餐廳的飯菜花樣明顯多了,不用再從家里拿糧食來換飯票,用現金消費即可。餐廳一側有個私人承包的小飯館,即時供應各種炒菜,一到三元一份。行政大樓左側是操場,右側是圖書館,后面則是一個可容納三百多人的小劇場。劇場供各系的學生組織排演文藝節(jié)目、舉辦演講朗誦會等等,這對頗有文藝細胞的蕭月明可算是一個不小的驚喜。
蕭月明初到宿舍的時候,還是小小地興奮了一下——終于告別中學時的大通鋪,有床睡了,盡管是結構簡單的上下床。一個宿舍住八個人,除了綠色的床架、白色的床板,就只有一張木桌。就在這張木桌上,他和舍友們舉行了開學后的第一次聚餐。那天,他們每人拿著快餐杯去小飯館炒了個菜,端回來擺了滿滿一桌子,一人倒了一玻璃杯蘭陵二曲,圍在一起開懷暢飲。宿舍“老大”性格豪爽,很會來事,被班主任的慧眼選中,當上了班長,這次聚會自然少不了來一通演說:“兄弟們到了一起就是緣分。吃喝事小,情誼事大,以后大家要精誠團結、和睦相處。幺零六宿舍永遠是我們的家!”大伙熱烈地鼓掌,連一向自視甚高的蕭月明,也不得不佩服老大這番話有水平。那一晚,大伙都喝醉了,吐著酒氣,拉呱拉到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