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子岳表弟給我出了個點子,就是讓我一路宣傳著自己的光榮事跡進宮面圣,逢人便說:嗨!老鄉(xiāng),我殺了漢山那只黑虎,現(xiàn)在我要進宮面圣,受封去了。
這不白癡嘛!不過話又說回來,表弟這個點子也的的確確,多多少少能幫我制造點聲勢。俗話說,名氣大,影響力就越大,到時候那些想謀害我的人就得掂量掂量了。
不過凡事不可想得太完美,這萬一那些想害我的渾人不來這一套呢,那我命豈不是危矣,最后還是舅父想得周全。
“子龍,沿途聲勢可造,這進宮后的事,也要倍想周全,以防后患啊。我在朝廷有個故交,待我給你修書信一封,到時候你到洛陽以后把書信交給他,他一定會幫你。只要他能幫你,我想你在洛陽便可高枕無憂了?!?p> “此人竟有如此能耐。他是誰?”我問。
“此人姓荀命彧,字文若,現(xiàn)在曹操帳下做幕賓?!?p> 荀彧!這人我知道,以前看三國演義,曹操賬下幕僚,胸有大智,眼光看得遠,可以說是曹操死黨兼智囊團一員。曹操心腹來的,他又豈會幫我?
“曹操賬下啊,那此人……”
“子龍且聽我說完,此人性格直爽,且善于揣摩人心,辦起事來八面玲瓏。最重要,也是我為什么要你去找他的原因,他雖然在曹操賬下做事,但卻心向大漢,忠于朝廷。”
“他既然忠于朝廷,那曹操對他……”
“子龍有所不知,此人胸有大才,足智多謀,曹操對此人甚是器重,在曹操賬下,也只有此人說話能左右曹操,所以……子龍去了洛陽,一定要先去找他,有了他在曹操面前周旋,子龍你便可安全了?!?p> “倘若如此,那真是太好了,感謝舅父!”
這敢情好!舅父這一舉措,要是真能實現(xiàn),那就好比給我留了個眼線在曹操身邊,這萬一曹操真想殺我,有人及時給我通風報信,我也不至于落入他手,多點機會逃命不是。
好了,關(guān)于我是否進宮?怎么個進法?去了以后怎么辦?怎么保命?大家都想破了腦袋,終于幫我搞得七七八八了,當下無話,各自散去。
直到晚上亥時左右,我正在房間收拾行囊,準備明天的洛陽之行。
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緊接著便聽見表弟的聲音,“表哥睡了嗎?”
“沒有呢!”說罷前去開門。
房門打開,只見表弟站在門外,后面跟著王二郎,王二郎手里端了些酒菜。
待進到屋里,王二郎自個把酒菜在桌子上放定,隨后離去。
“表弟還有啥要交代的?”
表弟嘴角上揚,說道:“也沒什么了,只是我剛回來你就要走,咱們還沒有好好聊聊呢,怪可惜的,來!趁今夜,我們不醉不休。”
“好!”說罷圍著桌子相對而坐。
“你這腿沒大礙吧!”
“沒!只是傷的時候沒有及時得到治療,所以以后只能這樣瘸一輩子了?!?p> 我想說點什么安慰的話,可不知道怎么的,腦子里一片空白。
“表哥!這次洛陽之行,極度危險,本來想陪你一起去的,無奈……這雙腿……唉!”
“表弟不必自責,在家好好養(yǎng)傷,以后還有大把的機會?!?p> “以后的事情又有誰會知道呢!我想讓王二郎陪你一起去洛陽,這樣一來路上也好相互有個照應(yīng)!二來呢,這家伙以前陪父親去了幾次洛陽,路熟!”
“那可怎么行!現(xiàn)在這邊也不太平,到處兵荒馬亂,聽說隔壁袁紹有吞并幽州之意,把他留在家里也許能幫襯幫襯?!?p> “沒事!讓王二郎陪你去吧,萬一遇到什么事,你也有個商量的人,就算沒什么事,讓他跑跑腿也是可以的?!?p> “行吧!只是這家里……”
表弟擺了擺手說:“眼下還算太平,表哥不必擔心,那袁紹吞并幽州之意已久,但是并沒有實際上的行動,我看啊,他也是擔心曹操,他想著我們幽州,那曹操還想著他的冀州呢。如若他膽敢來犯,曹操勢必絕他后路,這一點,想必他心里清楚。我們幽州雖然地少人稀,但也不乏英勇之士,他袁紹想吞并幽州,可不是那么輕而易舉的事情?!?p> 看不出來表弟年紀輕輕,對這些上兵伐謀之事這么了解,看來這家伙這幾年到處游蕩,實實在在是學(xué)到了不少東西。
“話雖如此,但也不得不防??!”
“那是當然!這幾年我在外游蕩,簡直感觸頗深啊,偌大一個天下,竟然沒有一處是平靜的,到處都是兵荒馬亂,各方諸侯你爭我奪,為了自己的私欲,完全不顧黎明百姓的死活……唉!”表弟說著說著,竟然忍不住有點哽咽,“這也教會我一個道理,以戰(zhàn)止站,只有你夠強,別人才不敢犯你,這樣,你治下的百姓才能安居樂業(yè)。所以我經(jīng)常書信予我堂叔父,建議他一定要勤練兵,精選將,為的就是以后能為國家做點貢獻,最不濟也能保境安民啊?!?p> “表弟說的堂叔父可是公孫瓚。”
“是??!你以前不是也經(jīng)常去他賬下玩耍嘛!”
果然不出我所料,被我蒙對了,以前看三國演義,幽州一直被公孫瓚統(tǒng)領(lǐng),想不到竟然是舅父的堂弟,算起來,這公孫瓚也算是我堂舅父,這關(guān)系,杠杠的。
“可惜我這個堂叔父生性懦弱,心無大志,練兵選將也只是為了保境安民,著實太讓人失望?!北淼苷f。
“誒!人各有志,這事不可強求。”我說。
“話雖如此,可連累的是一方百姓啊,就是因為我堂叔父懦弱,才導(dǎo)致隔壁袁紹對幽州虎視眈眈?!?p> 也對!我心想,這人要是性格懦弱啊,那鐵定是要被人欺負的,正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遙想我那個時代,要不是大部分國人性格懦弱,貪生怕死,也不至于讓日本鬼子騎在頭頂撒尿那么多年,這個恥辱!這個仇!有機會一定要報。
唉!我也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這有什么辦法呢!”
表弟自斟一杯,猛的一口喝下去,趁著酒勁,說道:“這也是我今天來找你的原因?!?p> “??!表弟有啥打算,但說無妨?!?p> “表哥,我想問你,你對當今天下之事,有何見解?”
“我!”
“是的!”
靠!表弟是不是高看我了,這問錯人了吧,我能對當今天下有何見解?在我那個時代我連在工地搬個磚,都要被工頭叼得毛都沒有,現(xiàn)在竟然有人問我有什么高見,這不是逼著莽夫繡金花嘛。
不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當年看三國演義不是有這么一章說曹操于劉備煮酒論英雄嘛,我何不現(xiàn)抄現(xiàn)賣,與表弟也來個喝酒論英雄呢。
“表弟你又有何見解?”
“表哥真是謙虛了,以前咱兩出去玩耍,都是你出主意的,我哪敢在你面前班門弄斧啊!”
“表弟你也知道,最近不是出了那么多事情嘛,我也長時間沒外出了,對于外面之事,知之甚少,表弟你這幾年倒是常在外面跑,這外面的局勢……”
“唉!一句話,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各諸侯間又經(jīng)常你爭我奪,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慘不忍睹啊。”
“難道朝廷就沒有什么作為嗎?”
“朝廷!”表弟苦笑了一下,“大漢已無朝廷了,有也是一個空架子。至從靈帝去世,獻帝繼位,先是董卓亂政,后董卓被呂布趕出長安,接著董卓又揮師東進,與呂布戰(zhàn)于長安,最后將獻帝與呂布趕出長安,逼到洛陽,就在兩位打得火熱,元氣大傷之時,曹操趁機襲擊了他們,霸占了洛陽,并將獻帝攬于懷中,至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有一段時間了?!?p> 聽表弟說完,我懵了,這和我了解的三國有點不同啊。我記得我看三國演義,這漢靈帝死了以后皇帝是劉辮啊,即漢少帝,最后是董卓廢了漢少帝,最后才是漢獻帝劉協(xié)啊,而且這呂布和曹操打仗的時候董卓早掛了,還是呂布把他干掉的,現(xiàn)在表弟竟然說呂布和董卓相爭,曹操來了個坐收漁翁之利呢,這怎么相差十萬八千里,到底是誰把史書寫錯了還是怎么?
“看來這曹操還真是有一手?!蔽艺f
“唉!這也是天意啊,當時董卓與呂布戰(zhàn)于長安,朝廷曾下旨各方諸侯,讓他們派兵勤王,可惜這些諸侯都各懷鬼胎,表面上允諾,但實際上出兵借道相互侵吞,才導(dǎo)致曹操陰謀得逞,來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果當時各路諸侯同心同德,大漢天下也不至于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北淼苷f
“那現(xiàn)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些諸侯怎么辦呢。”我問
“還能怎么辦,現(xiàn)在朝廷名義上是朝廷,天子仍然是天子,可惜一切實權(quán)都掌握在曹操手里,大到國之決策,小到官員任免,都是曹操一個人說了算。朝廷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那些諸侯辦的,那些諸侯也是對自己有利,就去辦,只要對自己沒利的,都表面上應(yīng)承,實際上,一點都不配合?!?p> “偌大一個天下,難道就沒有一個諸侯主持公道的嗎?”
“有啊,徐州陶謙,荊州劉表,還有劉備,都曾經(jīng)起兵討伐過曹操,只可惜都不是曹操敵手,最后都大敗而歸,有的甚至還差點惹來殺身滅族之禍?!?p> “那他們就不想結(jié)盟起來一起對抗曹操嗎?”
“經(jīng)過上一次的事件,各方諸侯已經(jīng)相互猜忌,相互防備了,想讓他們聯(lián)合起來對抗曹操,怕是沒有機會了。”
“難道他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天子被辱,大漢分裂嗎。”
“表哥啊,你把那些家伙想得太仁義了,那些家伙世世代代享受著大漢的恩澤,心里卻謀求著自己的利益,他們才不管什么大漢呀,天子什么的,只要自己管轄的那一畝三分地?!?p> “我聽說曹操此人素有大志,且篡逆之心已現(xiàn),他可不滿足于挾天子以令諸侯吧?!?p> “曹操此人原本還忠于朝廷,但是人一旦身居高位,久而久之就會變得獨斷專橫,再加上各方諸侯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現(xiàn)在的曹操早就不是以前那個曹操了,他早就看透了當今天下之形態(tài),只要時機成熟,他勢必會干出謀朝篡位這種忤逆之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