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的第三天,我酣睡到錯過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回憶,我按照自己的計劃和心情,吃飯學習,還有最重要的,敷面膜,媽媽總找我說話,吵架之前他們還打算換房子,物色好了地點但是還沒有細說,換房子是個復雜的事情,爸爸喜歡和朋友住一起,買房子也一起買,現(xiàn)在的小區(qū)里就有好多他的朋友,我們彼此也接受了很多照拂,遠親不如近鄰,是有理的。
這次朋友們還沒想好,其中我最熟悉的爸爸的一個朋友去看看了房子,有所動心,女人之間好聊天,朋友的妻子之間好聊天,媽媽收到了對方動心也想換房子的消息先是興奮的拿著手機,然后和我聊了起來,朋友實地考察了,看中了另一個戶型,媽媽和我一個手機放著一個戶型在那里對比,說的熱絡,我想著爸爸肯定最想聽,于是找借口去干別的事,不和媽媽繼續(xù)說。
果然,媽媽和爸爸聊起來,語氣里媽媽總是不想搭話,但是換房子倒是重要的事,總是要夫妻兩個商量,說完了媽媽又跑來低聲跟我說,“他就和咱倆不一樣。”
是,爸爸喜歡朋友選的房型,不喜歡媽媽和我選的,尤其是不喜歡我們選的那個戶型所在棟只有一個電梯,所謂一梯兩戶,可我并不覺得一個電梯會怎樣,還能少收些物業(yè)費,況且這棟矮了八個樓層,少了十六戶用電梯的,少了個電梯就少了個電梯么,不過做主的不是我,我不掙錢我不提供錢買房,我不胡亂支招。
開通了第一頓聊天,就慢慢破冰了,雖然媽媽心里還不愉快,但是爸爸已經(jīng)在喊媽媽下樓取快遞了,取完媽媽又來找我,“你看,不是沒我能行么?!?p> 晚上送爸爸去透析,果然還是一點兒沒變,坐在副駕駛上指揮,那個駕駛員都不樂意,更何況我這個被好些人夸了車技的女司機,我是真的開的不錯的,我對自己開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視野,你是什么?
透析的時候我不在那里等著,在外面等的家屬不少,我需要安靜的地方學習,沒法像***一樣鬧中取靜,但回家也不安靜,媽媽總是在爸爸不在家的時候跟我抱怨,媽媽娘家在1個小時高速外的另一個城市,不算遠,也是另一個城市,所以這個城市里,她最親近的就是我了,我聽著,像朋友一樣開解,出注意。
我出了很多注意,比如他們明天和朋友再去看看房子,我說,“你要是能和他好好說話就去,不能就不要去了,別當著朋友的面打起來。”
“我也是這么想的。”我媽說,我肯定了她的想法。
比如,“房型就聽他的吧,不然他后來找補,理不理虧都說你。”沒有按照我爸要求行事而出了一點兒不好的問題,我爸都會抱怨對方最么沒聽他的,不止如此,還會加上一些描述對方愚蠢的難聽詞匯。
“對!最煩他這樣?!笔菬贿^提前跟我媽說聽我爸的,我可能會避免未來有一次爭吵,我為自己的機智按按點贊。
我媽也會說一些建議,比如,“以后再也不能同桌吃飯了。”這幾天就是,誰餓了誰吃,我媽會早早弄了我爸想吃的,我爸會餓了去找吃的,然后找到媽媽做的吃的,自己就吃了。
“你沒發(fā)現(xiàn)每次都是吃飯吵架么?”我媽說的沒錯,也是奇怪,也可能是就愛吃飯聊天,吃飯的時候脾氣最大。
我應和著,“對,老祖宗說的對,食不言寢不語!”
晚上回來媽媽也主動和爸爸說,問他脹肚好了么,我爸還是很豪橫,“都拉了能不好么?!?p> 于是,媽媽又來找我低聲告狀。
其實我也很好奇,我爸的脾氣什么時候能改一改,不再趾高氣昂,大聲喧嘩,我想著誰能‘教育教育’他,那也只能是長輩了,是我兩歲的時候就去世的爺爺,聽長輩們說,爺爺在家都不用哼一聲,只要是不高興了,臉拉長了,屋子里就沒人敢出聲了。
爺爺是受到過迫害的人,具體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我也沒有問,也是偶爾聽爸爸那個輩的人說,但是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只知道我記得的,即便我小,我也記得,記得爺爺搖我入睡,記得我從睡板上掉了下來,爸媽都沒有動靜,爺爺慌張的跑了過來,更記得爺爺被從家抬出去的時候握著我的手,我問,“去哪兒?”,爺爺拉著我的手沒有說話,別人說,“去大海?!?,我曾經(jīng)以為我的記憶都是夢,直到和爸爸輩的人核對上了,才知道兩歲的孩子也不是沒有記憶的,我眼里的爺爺是溫柔的,是對我極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