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文帝本紀

第一章 南北

文帝本紀 容瀲 2026 2020-08-17 15:25:24

  泰初二十年。冬。

  江南的冬天雨雪綿綿,處處都是冰冷潮濕的觸感。

  元晗站在書院廊下,抖了抖油紙傘上的雪花。零星的幾點,飛濺到她的手上,很快融化成小小的水珠。

  傘上的雪花盡數(shù)抖落在門外,元晗收起傘,靠在門邊,這才推門進去。

  屋子里點著好幾個炭盆,暖氣熏蒸,很快就在她的臉頰上,染上一抹嫣紅。

  這是一間課室,正前方的書桌空著,授課的夫子還沒到。堂下整整齊齊擺著幾排書案,已經(jīng)坐了不少人了。原本安安靜靜的課堂,今日卻格外不平靜。

  相熟的人在低聲交談,聽不清說什么,隱約漏出“皇上”“歸朝”“統(tǒng)一”之類的字眼。元晗在自己的書案前坐好,一邊研磨,一邊聽著他們的小聲交談。

  其實,不用聽也知道他們在說什么。這幾天來,最熱門的話題無異于皇帝御駕親征,覆滅了偏安一隅的南朝統(tǒng)治,實現(xiàn)了南北統(tǒng)一。

  南北朝這段長達百年的分裂歷史,要從前朝說起。

  前朝末代皇帝平庸,外戚專政,朝野混亂,地方士族門閥、平民百姓都揭竿而起,四處皆是起義軍的身影。

  其中佼佼者當(dāng)屬兩家,北方的元氏和南方的李氏。

  北方元氏有草原民族血統(tǒng),后南下定居元京,也就是現(xiàn)在的京城。元氏一族驍勇善戰(zhàn),在時任元氏家主元清雅的帶領(lǐng)下,很快占據(jù)北方的重要城池,整合各路起義軍,建立大周王朝,與南方李氏建立的陳王朝劃江而治。

  李氏是江南大族,在前朝官場舉足輕重,家族成員大多擔(dān)任要職,百姓稱之為“李半朝”。李氏雖然不擅于沙場征戰(zhàn),但百年家族的積累,在治理朝政上手段非凡。祖上出過數(shù)位帝師,深得天下士子們的敬仰。

  一時間,南北二朝誰也奈何不了誰,只能暫時偃旗息鼓,形成了長達百年的分裂。

  自此,大周的每一任皇帝,都以統(tǒng)一南北為終生目標,直到泰初皇帝登基。

  泰初皇帝是周宣帝的第九女,父族乃是北朝大名鼎鼎的薛氏。

  薛氏自太祖皇帝元清雅起兵之際,就一路追隨,是開國功臣之一。周朝建立后,薛氏被封為定國公,屹立百年,榮耀已極。

  泰初皇帝登基后,立了表弟薛氏為皇后,三位表姐表妹,均在軍中領(lǐng)兵。薛家一門三將,哪怕薛氏膝下無女,也一樣穩(wěn)坐皇后之位。

  泰初皇帝甫一登基,就表現(xiàn)出與母親宣帝不一樣的政治手段。大力整治貶黜了一批溫和派,提拔了以薛氏為首的軍中將領(lǐng),開始了對南朝的征戰(zhàn)。

  反觀南朝,近幾十年來,掌權(quán)的都是守成之主,在泰初皇帝麾下強大的鐵騎之下,城池連連失守,甚至數(shù)次遷都,難以抵擋北朝的蠶食。

  泰初十九年,皇帝傾一國之力,對搖搖欲墜的南朝發(fā)動最后一次攻勢。泰初皇帝御駕親征,這場持續(xù)了近兩年的戰(zhàn)爭,終于在現(xiàn)在結(jié)束了。

  南朝最后一任皇帝在皇宮自盡,其君侍子女以及皇親國戚盡數(shù)被俘,陳王朝徹底覆滅。

  周朝歷任皇帝的理想,在泰初皇帝手中完成了。朝野上下無不歡欣鼓舞,開疆拓土的功勛,在士子中也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連元晗所在的這所小小的學(xué)堂,也不例外。

  學(xué)生們尚無功名在身,但是少年人的熱切總是擋不住,甚至有人想棄文從武,去參軍,被身邊人引經(jīng)據(jù)典地攔了下來。

  元晗研好墨,靜坐了片刻,提筆開始寫文章。泰初皇帝統(tǒng)一南北的不世功勛,先生必然是要留作業(yè)的,干脆先寫一篇練練手。

  等皇帝回朝的消息傳出來,怕是就要離開這間書院了。哪怕再不受寵,她也是個皇女,清凈的日子要到頭了。

  “咳咳?!?p>  課室門口傳來夫子的聲音,屋子里迅速安靜下來。

  江南多書香世家,這間不起眼的小書院,內(nèi)里臥虎藏龍。書院的院長名聲不顯,出自金陵趙氏的旁支,但書院里的夫子卻不簡單。

  一位是北朝的帝師之后。帝師崔雪,是泰初帝的老師,一門清貴。幾年前,北朝收復(fù)江南時,崔帝師告老,帶著族人到了江南清凈地養(yǎng)老。

  誰也想不到,崔帝師的嫡長女崔致,居然在這樣一間小書院里教書。如果不是崔帝師告老時,元晗在人群里見過崔致,根本認不出這是崔氏未來的家主。

  另一位就更是名聲在外。南方李氏,是前朝第一大世家,后來李氏稱帝,族人更是遍布南方。有的族人從政,有的則專心做學(xué)問,不聞窗外事。李秋爽就是這一支的后人。

  北朝收復(fù)江南后,不少李氏族人不愿意離開家鄉(xiāng),便隱姓埋名,留在江南繼續(xù)生活。對于這些李氏后人,北朝并沒有什么迫害,任由她們繼續(xù)開學(xué)堂授課,但限制和管控是少不了的。李秋爽是這一支的頂尖人物,也只能在這種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學(xué)堂里當(dāng)夫子。

  崔致門庭顯赫,雖然崔帝師已經(jīng)告老,但朝中的影響力還在。她和李秋爽的身份差別,在對待學(xué)生的態(tài)度上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

  李秋爽溫和,對做的不好的學(xué)生也少有批評,以指正為主。崔致嚴格,元晗這樣認真讀書的學(xué)生,都有被罵的無地自容的時候。

  “元”是皇族姓氏,就算不是正經(jīng)皇族,也是沾親帶故的,因此元晗在外化名韓悅。

  她在京城時并不受寵,和崔致并沒有交集。崔帝師告老時她只有幾歲,現(xiàn)在六七年過去了,元晗再也不是那個沉默的小姑娘了,崔致認不出來也是正常。

  “昨天留下的文章都做完了嗎?在你們沒考取功名之前,天大的事情你們也只能私下議論,沒有任何作用。不如把時間拿來,多讀幾篇圣賢文章來的要緊。”

  崔致慢慢走到正前方的書案前,目光銳利地掃視了一圈,最后點到元晗的名字。

  “既然你們想議論,那就說個夠。韓悅,你來說說,接下來待如何處理南朝皇室?”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