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西回憶著家里的吃食,沐家還是以素食為主,肉多以豬肉、雞鴨為主,卻不常吃。沐家一日兩餐,偶爾三餐,現(xiàn)在的百姓正慢慢跟上潮流,只要家里條件不是很差,已經(jīng)慢慢從兩餐轉(zhuǎn)變成三餐了,還好還好,沐西暗自慶幸。
今兒沐家早早吃了早飯就是為了全力準(zhǔn)備下午的喜宴和一會兒女方來的人。不管對方吃沒吃,九十點鐘是要備飯的。
沐西又被叫去幫著擺放茶點,茶暫時不用,等客人一來現(xiàn)煮。是的,這里的茶一定是煮的,而且還是加了料的茶。沐耀祖親自碾的茶,一團(tuán)茶被碾子細(xì)細(xì)碾過,細(xì)篩篩后才能拿去加蔥鹽姜煮。條件好的往里加香料,香料多貴?所以一般人家吃茶很簡單。
七點左右,女方的人來了,外面再次響起鞭炮聲,二堂哥沐武朝里喊著送嫁的人來了!眾人迎接出去,那邊女方的嬸子大娘的由媒婆陪著進(jìn)來,后面還跟著抬東西的青年。
“恭喜親家!恭喜!”
“同喜,同喜!快請進(jìn)!”老太太忙道。
媒婆邊走邊笑著介紹同來的是什么人,大家也就相互認(rèn)識著。眾人先去正堂,那邊茶點已經(jīng)擺放好了。
眾人只是簡單吃了點便去了新房,沐耀祖的新房在后面二間西廂房,里外間,嫁妝就放在了外間,喜娘媒婆和姑嫂們一同忙碌,家具是提前來的,這次就是布置,順便鋪床。掛帳子,擺器物,鋪床疊被……
“前后有六抬嫁妝了吧!聽說還有一個鋪子,林家可真舍得!”
“沐家三郎也不賴,要是來年中個秀才那才是錦上添花了!”
沐西扒著人看去,只是一抬抬扎著紅布的妝裹
左鄰右舍女人孩子都跑來來看熱鬧,沐西也想看,卻被劉氏吆喝著干活,那邊弄好,這邊就應(yīng)該將飯食端上去。
面是昨天活好的,現(xiàn)在用起來剛剛好。王侯權(quán)貴喜歡吃面食,百姓跟著效仿。他們這里既產(chǎn)小麥又產(chǎn)水稻,記憶中他們處在江寧府的江陰縣,物產(chǎn)很豐富,算是富庶之地。
這次待客做的是香菇筍丁臊子面,面被杜氏揉的韌性彈性十足,隨著杜氏的拉扯,面越來越有彈性、延展性,這是準(zhǔn)備拉面?劉氏讓沐西細(xì)細(xì)切泡發(fā)好的香菇木耳筍干黃花菜,自己切肉,二娘子三娘子摘菜,燒火。
水開了先焯一盆早上切出來的蓮藕和青菜,這是準(zhǔn)備的拌菜。
劉氏一大碗豬肉丁切好,沐西那邊也切好了,劉氏還納悶,這丫頭今兒干活倒是麻利,平時讓她干點啥且磨蹭呢!
“大嫂,還是你來!”劉氏在這時候可不敢獻(xiàn)丑。
“好,二弟妹去揉面,一會兒咱們蒸糖包,還有漿水,看看行了就端來?!倍攀厦黠@比劉氏沉穩(wěn)很多。有條不紊干著手上的,吩咐著劉氏的。
沐西暗自點頭,就不知道這家怎么娶了劉氏?想想那個不算招調(diào)的爹,沐西好像明白了。沐耀宗有個小愛好,就是沒事喜歡賭兩把,每年食鋪分給各家的錢基本上被沐耀宗送去了賭場。為此沐耀宗沒少挨老爺子打,老太太也被氣病過,劉氏暴怒過,可是就是死性不改。
不過沐耀宗有底線,就是在新年大家都有時間的那幾日玩玩,輸干了算,不去偷摸。最大的缺點是能耍橫打橫,偷奸取巧,他想干啥誰也說不了。在正經(jīng)人眼里就是一個不正經(jīng)的人,這樣的爹娶這樣的娘或許就是絕配。
大鍋放豬油,蔥姜爆香,豬肉下鍋,炒出油來,半碗醬油,一勺黃酒,這才倒入沐西切好的香菇木耳黃花菜筍丁。加足水,一把鹽,大火開,小火慢燉,最后用藕粉調(diào)了一下濃稠度,一盆臊子出鍋了。
“三娘子,去看看那邊收拾的怎么樣了?”杜氏收拾干凈鍋,加上半鍋水,將面再次拉伸至恰到好處,就等著下鍋煮面。
三娘子答應(yīng)著跑出去,劉氏端了一盆泛著酸味的米湯進(jìn)來,杜氏聞了聞,點點頭,“可以了,再放就酸了!”沐西腦海里閃出漿水二字,漿水是用大米或糯米煮成的稀飯加了酒曲,經(jīng)過發(fā)酵得到的東西,有些類似酒釀,這里一般用它來做水飯。
他們吃的水飯與北方的不同,北方的水飯是將大米煮成飯燜熟后直接過涼水,米粒泡在冰涼的水里吃。炎熱的夏天吃這樣一碗水飯透心地涼。而他們做的水飯是將做好的米飯倒進(jìn)煮熟的漿水里,讓米飯自然松散開,米粒泡在酸甜的漿汁里,酸酸甜甜地,很是開胃爽口。要是冰鎮(zhèn)過同樣是夏季絕佳的開胃品。
妯娌倆將青菜和藕片各自拌好,沐武端了兩只黃橙橙的雞過來,雞像是剛燉出來的,渾身冒著熱氣和香氣,惹得二娘子和三娘子直咽口水。
杜氏找了兩個瓷碗,幾個人燙著手將雞拆成肉,這是蘸料吃的。沐西將不能拆的雞爪和架子骨給了兩個小丫頭。兩孩子滿足地吸吮著上面的肉渣味道,沐武說著三嬸帶來的嫁妝,那就是一臉羨慕。
“知道讀書的好處了吧?辛苦十幾年考上了秀才舉人的,好日子還在后面!我是沒那個福氣享受了!”杜氏翻了一眼兒子,老大不喜歡,老二也這樣,就看老三了!
“爹可說了,今年就送峰哥兒全哥兒去私塾”劉氏道,“我家峰哥兒聰明,一定是塊讀書料子,將來跟他小叔一樣。”
“我也希望他們倆不要像文哥兒武哥兒才好”杜氏心情有些復(fù)雜地道。
一碗涼拌藕片,一碗青菜,一碗手撕雞,一盤煎年糕,剛準(zhǔn)備好,外面三娘子跑來道:“娘,祖母說可以做了!”
“武哥兒,將涼菜端上去,大娘子,趕緊燒火!”杜氏吩咐沐西,她拿了一塊面在案板上開始拉面,面條在面粉里上下飛舞,不斷變細(xì)變長。劉氏也抓了一塊面跟著拉,兩人速度很快,看來平時沒少干活。
一盆臊子,一盆面端上后,面依舊在煮,那邊最少開兩桌,一盆面肯定不夠。等二郎過來告訴可以了,這邊才停止了拉面。
這群送嫁的人一走,沐西終于可以去看新房了,新房一切都透著喜慶,家具精致細(xì)密,沉穩(wěn)內(nèi)斂,沒有過多雕飾,簡單大氣。
被子一紅一綠,床上撒著棗栗子,寓意早生貴子之意。古代好像是講究紅男綠女,沐西馬上想到另一句:紅配綠賽狗屁!偷著悶笑一聲去看席棚里的準(zhǔn)備。
雞鴨魚肉是必備,大鍋里燉著一只只整雞整鴨,據(jù)說這樣吉利,肉也在大鍋里小火慢煮,沐西沒聞到傳說中的腥膻,不是說沒經(jīng)過閹割的豬會有腥膻味嗎?帶著疑惑卻沒敢問,聞著肉香肚子咕咕叫了兩聲。
沐家的男人都在這里了,切菜的,收拾東西的,加上找來的幫手,一刻不得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