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王師北定中原日

第25章 交易達(dá)成

王師北定中原日 肖琿 2329 2020-05-09 23:57:29

  自漢代實行鹽鐵專賣以來,鹽稅便特別高!一斤官鹽,從產(chǎn)地收購價不過幾文錢,賣給老百姓時,售價高達(dá)幾十文,甚至上百文……如此畸形的溢價,便是因為鹽稅!

  如此高昂的鹽稅,必然導(dǎo)致私鹽泛濫——事實上,是從漢代起一直到清末……甚至民國,販賣私鹽都是屢禁不絕的,極度猖獗的有組織犯罪。

  猖獗到什么程度呢?舉個例子:唐末的王仙芝,便是一個私鹽販子,他以他賣私鹽的隊伍為骨干,再打上一面反旗,便拉起了好幾千人,然后發(fā)動了一場差點覆滅唐朝的起義……后來加入他的黃巢,也是私鹽販子,他的隊伍,同樣也是跟著他販賣私鹽的伙計為基礎(chǔ)拉起來的!

  無獨有偶,在元末農(nóng)民起義中,跟朱元璋爭天下的另一個梟雄,蘇州的張士誠也是私鹽販子!

  雖然……他們都以失敗告終,卻無可辯駁地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私鹽販子們,有錢,而且有人。

  這個名叫徐文龍的私鹽販子的老大,同樣地具備這些特質(zhì):他手下有好幾百精壯的弟兄,庫房里存著堆積成山的銅錢和絲帛。

  可就算他很有錢,要讓他一次性拿出三千六百貫來當(dāng)定金,他也還是有點取舍不下:這可是三千六百貫!

  三千六百貫有多少錢?在平常年間,一文錢的購買力,大致可以和后世的一元錢的購買力進行比較,三千六百貫,差不多是后世三百六十萬!

  這可不是小錢!

  關(guān)鍵的是,這筆錢付出去之后,不能馬上能拿到貨!

  徐文龍臉上的猶豫,蘇蔡兩家人,都看得明白。

  蔡金花呵呵地笑了笑,端起面前的大碗,朝徐文龍一舉:“來!徐老大!干了!”

  徐文龍賠笑一聲,當(dāng)真干了……可付不付定金的事,卻不表態(tài)。

  蘇暢福也想學(xué)蔡金花的豪邁……不過,他的酒量,大概也就是一碗,他還想清醒著看到事情是如何發(fā)展的,便悄悄地又把酒碗放下,捏著胡須,做著沉思狀,只是借著眼角的余光,看著徐文龍面上表情的變化。

  蘇荻卻不想跟徐文龍打啞謎,他朝徐文龍拱了拱手:“徐伯父……其實,小侄向您推薦這定金之法,也是有自己的一點私心的……不知,是否可以說給伯父,請伯父幫小侄參詳一二?”

  “呵……世侄請講!”徐文龍也想知道,蘇荻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

  “伯父您也知道,密州王霸天一直在河洛進白鹽,再賣入京東路東路諸州……”蘇荻一臉憂心道,“倘若他知道,弊寨也產(chǎn)白鹽后,怕是要來弊寨購鹽啊!”

  “他敢!”徐文龍聽到王霸天三個字,突然動容怒道一聲,隨后,才察覺失態(tài),補充解釋道,“徐某與他,早已說定,密州、登州的鹽,某一粒不?。蝗R州的鹽,他也休想染指一分!”

  “弊寨當(dāng)然知道徐老大與王霸天之間的君子約定……就怕徐老大是君子,而王霸天要毀諾啊……”蘇荻唉聲嘆氣道,“別的且不論,倘若他拿了鹽引過來要買鹽,而某家不賣,他便要去官府鬧事啊!”

  徐文龍聽到這一節(jié),已然皺緊了眉頭:剛才蘇荻提到京東東路鹽道第一人的時候,他腦海里,想到的,便是這王霸天!王霸天比他的錢更多,人也更多!而且,他霸占著京東東路,分別位于密州和登州的,兩大官場的銷路,每年銷量要超過一萬石!是名副其實的鹽道第一人!

  當(dāng)然了,密州和登州兩地產(chǎn)的鹽是海鹽……就是提海水煮鹽,比起蘇蔡兩家的鹵水鹽來,味道稍好,卻好得有限。同樣的,王霸天這京東東路鹽道第一人雖然下人,可他與徐文龍的實力對比,就好比這海鹽和鹵水鹽一般,要強一點,卻沒形成壓倒性優(yōu)勢。

  另外,對于窮人來說,只要是鹽就行,所以,海水鹽還是鹵水鹽,區(qū)別并不大,可有錢人家哪里會吃那苦咸的鹽巴?他們只是要吃白鹽的……更講究的,還會吃不遠(yuǎn)萬里從河湟運來的青鹽。

  為了作這些人的生意,王霸天特地從河洛運了白鹽回京東東路賣……而這,卻是徐文龍所缺的!徐文龍的手,伸不了那么長!

  現(xiàn)在,這里產(chǎn)的鹽變成了白鹽,對徐文龍自然極為有利!可王霸天會不會也來進鹽?

  以王霸天那蚊子腹中刮膏油的秉性,這簡直是一定的!

  徐文龍登時大感頭疼,只想跟蘇荻說,讓他們不要產(chǎn)白鹽算了……可這種話,他怎么能說出口?正當(dāng)他苦思不得解時,他突然靈光一現(xiàn):這小子既然這么說,是不是已經(jīng)想好了?當(dāng)即,他回問道:“那世侄想到的,可是什么對策?”

  “倘若弊寨的鹽,全部賣給了徐老大,王霸天再來弊寨買鹽,弊寨便大可把大門一關(guān),讓他滾蛋!”蘇荻答道。

  原來,這定金的背后,還有一層意思!徐老大這次終于明白蘇荻的意思了:“世侄的意思是,這訂金,不單是訂下這一年的鹽,還要定下貴寨的心?”

  “徐伯父明鑒!”蘇荻沒有直說是或是不是,可一臉你懂的表情,卻把意思表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弊寨人少、寨弱,若是徐老大不給我們當(dāng)靠山,我們這日子,可就難過了……”

  “好!既然如此!那某便將一年的白鹽盡數(shù)定下來!”徐文龍爽朗地一手拍在幾案上,“不過,一萬石白鹽……你也要按時按量地給徐某人保證了!”

  “這一點,徐伯伯盡管放心!弊寨的若是無法定期交貨,便按翻倍的價格,將缺口賠付給您!”蘇荻篤定地答道,“弊寨的基業(yè)和家當(dāng),全在這里了,徐伯父總不用擔(dān)心,我們會跑了吧!”

  “哈哈……”徐文龍哈哈一笑,也沒有直接回答蘇荻的話,而是舉起了案幾上的酒碗,“交錢而不提貨的事,徐某人,以前,從來沒有做過……今日,算是開了個葷!”他舉起酒碗朝蔡金花和蘇暢福遙遙地一抬,又轉(zhuǎn)向蘇荻,“為蘇家、蔡家大興,賀!”

  “為徐老大賀!”眾人剛剛看這徐文龍和蘇荻言辭交錯,打盡了機鋒,正擔(dān)心,這買賣萬一談不成,可該怎么辦!現(xiàn)在再聽徐文龍說出來的話,哪還不知道,這次的買賣成了?一個個喜上眉梢,齊齊端酒,一飲而盡!

  接下來,便開始訂立那一萬石白鹽的契書:

  從徐文龍預(yù)付訂金之日起,在接下來的一年內(nèi),蘇、蔡兩家,將合力為徐文龍供應(yīng)白鹽一萬石,共分五次交割,每次兩千石,每石的價格分別是兩千五百錢、兩千錢、一千七百錢、一千五百錢、一千三百錢;又定下每次交貨的時間是幾月幾日……

  契書寫好,雙方簽字畫押算是協(xié)議達(dá)成。

  這樁大事辦好之后,雙方又把這次煮好的鹽,由徐文龍的人再次稱量,統(tǒng)計了個數(shù),共計八百二十五石;

  再次討價還價一番,決定這次的鹽按照每斤白鹽二十二文的價格結(jié)算,算是兩不吃虧。

  這一切搞定了之后,一天的時間已經(jīng)過了一大半,心里裝著事的徐文龍,沒有想以往那般在寨子里過夜,而是領(lǐng)著大隊人馬,拉著重載馬車便要走。蘇、蔡兩家的人挽留不住,便只好一路遠(yuǎn)送,看他們漸行漸遠(yuǎn)后,才又回了寨中。

  是時候看看自己的收獲了!

  眾鹽東看著這次收獲的一百八十萬錢……都有點犯傻!

  兩家賣了這么多年的鹽,還是第一次,一次性收到一百八十萬錢的巨款……而且,隨后,徐文龍還將在送來三百六十萬錢的更大的巨款!

  “蘇荻……這錢……咱可怎么花呀!”一個小鹽東眼睛里閃耀著光華朝蘇荻問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