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吶…
吾為山族之王,吾的一生不該如此…
妲姐姐,吾,辜負(fù)了妳的期望…
山國,山族之國,多美好…
吾應(yīng)該殺了那罪人才對呀…
吾的頭呢…
吾的身體呢…
山族惟一的一品宗師就這么謝幕了…
吾的名字本該震懾大齊國的…
吾的名字是…
吾名為…
為…
常言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司徒邦深以為然,他死里逃生了,多虧了眼前突然出現(xiàn)的道士。
道士拂塵一揚(yáng),瞬直如劍,便斬下了不可一世的山族大王,干凈俐落,道士像刀切西瓜一樣,就把山族大王這么給料理了。
異邦人誠不欺我,江湖中人追求的遙不可及的一品宗師境界,只是因?yàn)樗畹乃疁\罷了,看不到汪洋中的巨黿,便誤以為在同一池塘生活的大鱉便是極限了。
那個不可一世的山族一品,連個名字都沒得報出,就身首異外,與世長辭。
“司徒邦感謝真人出手相助。”
叫真人,必須尊稱真人,司徒邦特自身姿態(tài)放得極低,不是因?yàn)榈廊诵逓楦呱钅獪y,導(dǎo)致他害怕了眼前道人,而是眼前道人值得他尊敬,全因他出手相助,山族才損失一員猛將,大齊軍才更多些勝算,理應(yīng)如此對待這位真人。
就是這樣的真人和之前的異邦人,在皇京重地不知道多不多?司徒邦還能多心想這個問題,足以證明他真的沒在怕。
大家都是人,理應(yīng)同舟共濟(jì),不必怕,實(shí)在不必要怕,司徒邦很看得開。
“年輕人,”
“真人,在的?!?p> “聽老夫一句勸,珍惜真氣,穩(wěn)固修為?!?p> “司徒邦多謝真人指點(diǎn),斗膽問一句,真人是瞧出什么才指點(diǎn)司徒邦?”
“嗯,老夫只是看你真氣消耗過多,又不調(diào)取天地靈氣補(bǔ)充,很快就會真氣耗盡,從這樣的高空掉下去,一般而言,會死的?!?p> “真人慧眼如矩,司徒邦僥幸成就二品,確是不知如何汲取天地靈氣化為己用?!?p> “老夫有一冊爐化乾坤,應(yīng)該對你有用?!?p> “多謝真人。”
“老夫又沒說給你,只是說應(yīng)該對你有用?!?p> “?”司徒邦差點(diǎn)泄了真氣,在空中一個搖擺后勉強(qiáng)穩(wěn)定身形。
“你還是下去吧,你的修為支撐不了多久了?!?p> “還有多久呢?”
司徒邦從未如此肆無忌憚地消耗真氣,故也想藉此知道自己全力消耗真氣,用時長短。
“大概還有,四,”
四什么?四分嗎?那還約有三分之一刻的時長,也即是在真氣盡情施展下,司徒邦可以支撐約莫兩刻的時間,比司徒邦預(yù)估的,還要好一些。
“三?!钡篱L再說出一個字,打破了司徒邦的設(shè)想及幻想。
“二?!?p> “?”司徒邦根本反應(yīng)不過來,只覺得自己身形即將不受控制下墜。
“一?!?p> “真人救命!”
完了,司徒邦大喊,一瞬間已經(jīng)往下跌落數(shù)丈。
“人貴自知,年輕人,以后莫要再逞能?!?p> 道人指尖一劃,便有一朵白云托在司徒邦身下,護(hù)著司徒邦飄回地面。
“還請真人告知名諱,”
離道人越來越遠(yuǎn),司徒邦大喊,也不知道人能不能聽到,或者會不會裝作聽不到。
道人沒有回應(yīng),司徒邦見到道人化作流光,往穆朗山脈遁去。
司徒邦乘著白云,距離落到地面,還要好一會兒,司徒邦干脆盤膝打坐,慢慢恢復(fù)自身真氣。
等到了地面,才要打真正的硬仗。
空中的這一幕,被不少將士看到,雖然看不真切,但是山族一品宗師敗亡,極度鼓舞了將士士氣,大齊軍正可趁這士氣之利,迎勢而上,痛擊山族,揚(yáng)威壯志解深仇。
“雖然會死很多人,但是,任性這一次吧?!?p> 左右兩位大校尉騎馬岀現(xiàn),不約而同做了同一個決定,不約束統(tǒng)下軍馬,任他們進(jìn)山長驅(qū)。
要和山族在山林中打仗,以目前的形勢,可以說是未戰(zhàn)先敗,左右二人何嘗不明這個道理。
“吳生,比一比,看誰從山中回來,腰間掛著的山族長耳更多。”
右越郎說完,策馬入林,甩開左吳生。
“哈哈,長耳?毫無自信,我左吳生,腰間必掛滿的是山族左手拇指,割長耳來比,太占地方了。”
左吳生嘲笑著右越郎,抽刀追趕其后。
這一日,左右兩大校尉統(tǒng)下所有軍士奔赴入穆朗山脈,于山中一月后,南望城再無辦法供應(yīng)任何物資后,方才無奈撤出穆朗山脈。
這一月內(nèi),所遭遇到的山族無論多少,都葬身于左右軍士兵刃之下,從未有山族逃出生天。左右軍士悍不畏死,犧牲甚大。
一月后,大軍出山,左右兩大校尉清點(diǎn)統(tǒng)下將士,不足一萬人活著走出穆朗山脈。
清點(diǎn)斬獲,共斬殺山族戰(zhàn)士兩萬余,山族勇士一百余。
十五萬人這番戰(zhàn)果,打破了大齊軍官認(rèn)定的戰(zhàn)損比例。
世人無法相信七比一的互換比例,是來自于兩個大校尉的戰(zhàn)績。事實(shí)如此,無法反駁。
大齊軍官認(rèn)定最理想的戰(zhàn)損比例為十比一,而有了破山兵刃及其他眾方面的配合后,最理想的戰(zhàn)損比例便是七比一。
左右兩大校尉,硬生生用普通的軍士打出了這般戰(zhàn)果,大齊上下,無不稱二人為左右軍神。
大齊帝都的封賞還在前來的路上。
軍帳中,左右兩大校尉雖立下不世之功,但面對諸葛總兵,在一干校尉的注視中,仍然被罵得不敢回嘴。
“本總兵好不容易攢成的家底,一個月,一個月就被你們給敗光了?!?p> “都是有血有肉的好男兒,你們兩個就舍得,還有你們這些校尉,陪著兩個混球一塊瘋?”
諸葛總兵從不越級罵上平少眾校尉,而這一次,罵到興起,不分青紅皂白一個個都逃不過怒吼。
“本總兵是沒用了,這樣吧?!?p> “越郎接過我的軍職,吳生便委屈繼續(xù)當(dāng)大校尉。”
“還有你們,和你們手下還活著的兄弟,把空缺的軍職,去補(bǔ)上?!?p> “就這樣吧,我不敢再見到好男兒當(dāng)為國赴死的苦情戲了?!?p> “老子不干了?!?p> 諸葛總兵憤然離去,所有校尉抽刃跪送總兵還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