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講道理
仰頭灌了一口大酒,在低下身子把腦袋插進小溪里,咕嚕咕嚕吹上那么一小會。
再拔出來,也不用法力蒸干,把頭快速甩上那么幾下,當(dāng)真是舒服。
這段時間,先是在蘇遲那里得了百部劍訣,雖說都不是什么極為高深宗門秘典,但是既然能被蘇遲那人留下,定是不會太差的。
又于那臨淵城中悟了一劍,還是那么漂亮的一劍。
最后這山云寺一行,也是收獲頗豐,得了三粒“山丸”,本是那山云寺的獨門丹藥,也是天下佛門皆有的鍛體丹。
畢竟武夫一道太難,這不知道多少萬年里來,武神境的也屈指可數(shù),差了一籌的山巔境,倒是多了不少,卻也都是孤身一人。
武道一途,雖也能登天,卻始終不成大道,競爭激烈,破鏡太難是一方面,確是山巔武道人都是那自成一門的開山人,后來人無人可仿,無跡可尋。
雖說武道宗門不是沒有,但是能走多遠(yuǎn),還是看自己的。
唯獨佛門除外,佛門中人,修佛便是修法亦是鍛體,所以有言語傳到,天下修士,武夫難殺,練氣士難死,佛修殺不死。
至于道門一脈,本就是少有人提起的,道門修士,本就很少走于世間,自是修為越高,了解才能越深的了。
那“山丸”可除去體內(nèi)一身暗疾,武夫境界越高,廝殺越多,那體內(nèi)暗疾自是越多。
那李樹半生戎馬,自是不用多說,李昱自學(xué)拳后每年都要有小半時間不在家中,雖從未說過去干嗎,但是每次回家是都是渾身煞氣,一身拳意更是奔騰沖涌,陳紀(jì)自然也是可以猜到七八分了。
這三?!吧酵琛笨墒且4婧茫院笤俳唤o叔姐二人,最后一粒,等到以后自己用的上時候,便自己用來吃了。
雖說自己一直不喜武道,但既然說出去了,便要做下去,當(dāng)年施襄冬與李樹說了緣由,自己可是發(fā)過誓的,而今來看,也非壞事,總歸是身長一技,戰(zhàn)力越高的。況且有一身武夫體魄作保,也能多些活下來的機會。
還有與那小沙彌一戰(zhàn),卻是顯出來了自己如今境界太低的問題,本來那沙彌先是佛法修為壓制到只比自己劍修高一境。
畢竟天下萬法,劍修殺力最大。
后來自己不得已下又顯出武夫體魄,二法齊出,那沙彌便又將武夫境界壓制與自己一般高,看似二人差距不大,自己還勝過一籌,但是陳紀(jì)自己知道,贏在了切磋而已。
甚至是看似平分秋色的武夫同境,自己也是不如他的,“白?!迸c齊禪杖缽盂不一樣,已是通了靈慧。
他卻要分出部分心識在那法寶上,身為虛一的弟子,又怎么會只有這兩件法寶,不過是不太好意思罷了。
話又說回來,這佛修一道,當(dāng)真是厲害,不愧是當(dāng)今天下主流之一,那沙彌不過十四五歲,境界較自己還要更高。
雖說自己入門較晚,但是境界,著實不是太低了。
誰叫自己是陳紀(jì)呢?
想到這里,更是痛快,等到了那白玉京,登高十二樓,入了五城之后,必要在本來要替施襄冬說的那句話前,再加上一句。
“我叫陳紀(jì),目前還不是天下第一劍修,但是很快就是了。”
說的時候,一定要面無表情,有那種風(fēng)輕云淡波瀾不驚的感覺,就好像只是在陳述事實而已。
說完我的,再說他的。
......................................................
徐星友與那蘇遲坐而論道數(shù)日,整個天山確是天花漫漫,坐地金泉,山中那些本就初通靈智的野獸,大多也都徹底開了靈慧,成了那精怪妖屬。
那些本已經(jīng)踏上了修煉一途的,收獲自是更大了,那徐星友與蘇遲二人,每到意見不合,便于那鏡花水月里做過一場,若能復(fù)原場景,便各執(zhí)一方,分個高低。
若是不能,便要動手了,分個勝負(fù),便做對錯了。
這數(shù)日下來,天山上數(shù)次靈氣液化,做那天降甘霖,倒是神仙打架,凡人享福,附近百余里的民家,今年收成可是漲了不少。
二人論道結(jié)束后,徐星友一改往日春風(fēng)拂面的樣子,滿臉嚴(yán)肅,鄭重其事的和蘇遲講了幾句,便告辭往天京去了。
初至天京,先去了范家府邸,見過師叔范東屏后,二人一起去往銅巷,拜訪施家婦人。
二人進了屋,名為拜訪,實則暗中向施家婦人渡過法力,以仙法強行延壽,本是那逆天之舉,要受雷罰。
這幾年為了此舉,范東屏也消掉了不少范家這些年攢下來的情分,換了些寶物,得以遮蔽天機。
徐星友已經(jīng)是那仙人境大修士,自是不怕的。
那施家婦人雖然從未見過徐星友,但是卻也在書信上了解過很多。
這人與襄冬雖說名為叔侄,卻實則兄弟,也就沒有稱為孫兒,叫其侄子,各論各的。
一番噓寒下來,徐星友倒是知道了個了不得消息,原來二師叔已經(jīng)與人定了終生,倒是頗有些意思。
起先是與那女家父親起了爭執(zhí),卻被人家女子一見鐘情。
那女子是個武夫不說,更是個坦蕩性子,尋了個機會,就表明了心意。
起先一次,范東屏告罪一身,便飛身而去。
后來二三次,二人已經(jīng)能一同逛著天京城。
三四次時,二人更是已經(jīng)爾儂我儂,情意綿綿。
后來五六七八次,二人便此生相約,君卿不相負(fù)。
本就是時間最至情至性的兩人,一個最愛講道理,一個從不講任何道理的人,相遇之后,自然是不需要講任何道理的。
天下文脈,范東屏最正,天下武夫,李昱最強。
既然你上次見我是轉(zhuǎn)身就走,那這次我見你抬拳便打,你該如何?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怎害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