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皇劉備

第一百零九章 筑城巴丘

漢皇劉備 青牛道人 3204 2015-02-01 12:07:26

    時幽州黃巾為亂,襲殺幽州刺史郭勛及廣陽太守劉衛(wèi),抄掠郡縣。幽州地處邊境,諸郡都尉太守各自將兵,大破黃巾賊于昌平。所戮甚眾,余皆走散。而后各令諸郡嚴(yán)查余孽。幽州一地,所在繁華唯廣陽、涿郡二地。其余雖各有險峻,然皆與異族相接,乃苦寒之地,黃巾竟不至。是以黃巾席卷天下,獨幽、并以地理位置而得以幸存。

  涿郡與冀州相接,中山黃巾亦曾有襲擾,然涿郡頗多豪俠,各引家兵來戰(zhàn),于是一郡皆寧。其中公孫瓚、張博、劉恭等,出力甚多。

  張飛護了荀彧一眾人至涿郡。沿途見慣了紛亂與盜匪,荀彧陡然進入這一方安寧世界,似乎還有些不太習(xí)慣。見涿郡地面商賈不絕于途,而百姓各安其道。不由喜道:“我宗族遷于此,得享太平也!”

  張飛道:“文若,你來了此處,便絕對可以放心族人的安危!”話中透露出強大的自信。張飛追隨劉備,自然知道劉備在涿郡留有后手,讓劉恭與他父親張博,拉攏豪杰,選練家兵,為的不就是護住自己的老巢么?

  張飛對劉備此舉贊同極了,自己家小族人都在此處安身立命,不保護好后方,他等在外如何安心?

  車隊一路到了樓桑,荀彧一進此處,便贊嘆個不停。無他,這地方景色著實是太美,太幽靜了。雖然在劉備眼中,實在是算不了什么。但在荀彧這里,又看出許多奧妙來。

  樓桑里左右多山,中間乃一谷地,地勢平坦遼闊,又有清溪蜿蜒,山清水秀不說,再若登高而望樓桑劉氏所居之房屋,東一堆,西一堆,看似散亂,卻隱隱似有高人之指點,道口石墻聳立,兩側(cè)山頭各有營堡,置有火堆,鼓鑼,日夜有人值守。若有賊來,舉火擊鼓,便可聚焦家兵,據(jù)墻卻敵。

  聞得張飛、荀彧來,張博、劉恭一道迎了出來。近來天下騷亂,張博索性把家小也遷到了樓桑,反正這里地方大,家中老爺子也喜此處幽靜。而他更不用多說了,每天和劉恭閑來無事,就一起喝酒吃肉,比劃拳腳??旎畹貌坏昧恕?p>  張飛見了自家老子,就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了下來。他畢竟還是年輕,父子久未相見,心中難免激蕩。

  張博哈哈一笑,強仰心中歡喜,輕輕踢了一腳,罵道:“都是獨領(lǐng)一軍的人了,如何還作此兒女之態(tài),還不給老子起來?”

  張飛赫然爬了起來,又向劉恭見禮之后,便向二人引見荀彧,荀彧以子侄禮見過張博、劉恭后,又引二人見過自家族人。雖然荀彧父叔長輩多有出仕者,但族中長者仍然不在少數(shù),張飛在旁見自家父親與劉家叔父長揖行禮個不休,不禁咧嘴而笑,心道,讓你們慣作長輩模樣。

  在得知荀氏族人遷于此處后,劉恭與族人商議,于溪水南岸特意劃出一片區(qū)域,專為荀氏族人所居。如今房屋已經(jīng)營造得差不多了,便自引荀彧等過去一觀。荀彧見屋舍整齊干凈,道路也以青石鋪就,還另鑿了深井兩口以為生活用水。知道劉恭等用心不少,心中不由大為感激,當(dāng)下便吩咐族人各自入住。

  第二日,劉恭等引了荀彧游覽,荀彧先是見了樓桑里的著名景點大桑樹,心中甚奇,暗道,此樹樹身頗粗,料年歲已久,然枝干茂盛不減,果真當(dāng)出貴人焉?后又至一處,見其間有朗朗童聲傳出,察而觀之。原來是劉氏族學(xué),其間有無數(shù)小童在里面吟誦《論語》。

  荀彧嘆道:“不意劉氏學(xué)風(fēng)如此之盛。”

  劉恭在旁道:“以前哪有這么多人,也就我劉氏家中幾個小兒輩。后來玄德出仕,與我曰族中適齡諸子,當(dāng)入族學(xué)。家貧好學(xué)者,每月供給米食。這樣,才有這些孩子來讀書。不然,一般人家,哪里肯來,孩子再小,也能留在家中看家不是?”

  荀彧沉默半晌,道:“此地弦歌不絕,玄德之功也。玄德于我儒學(xué)有大功!”

  又對劉恭道:“我荀氏諸兒,亦有族學(xué),不如兩家合作一處而學(xué),我荀氏愿為教授!”

  劉恭聞言大喜,他劉家雖然不是一般人家,但也只能算是寒門。家中讀書人少,書籍也不多。如今族學(xué)所用藏書,除了歷代所傳之外,大多都是劉備祖孫三代抄錄而成。哪里比得過穎川荀氏這等累世士族?于是振衣而拜,道:“劉某代族中諸子弟于此謝過荀小郎君!”

  荀彧慌忙避過,道:“教化之事,我儒家子弟之使命也,文若豈敢受長者禮!”

  族長劉元起聞言也不禁大喜,于是吩咐兩家合辦族學(xué),資用皆由劉氏負(fù)擔(dān)。荀彧推脫不過,只得依了,卻暗中囑咐族人,對族學(xué)之事多多上心。

  又見諸子間有一人,形貌雖瘦,然眉宇間英氣不散,雙眼炯而有神。不由問道:“此誰家之子?”

  張飛在側(cè),道:“此主公帳下南陽黃漢升之子黃敘?!币娷鲝p眼打量黃敘,生怕荀彧以為是樓桑人把這小家伙給餓瘦了,便把黃敘之事,與荀彧細(xì)細(xì)分說。

  荀彧聽得連連點頭,道:“玄德急公好義,心性仁厚,我輩中人也!”

  又道:“此子眸正神清,有弘毅之氣,日后必為不凡?!?p>  張飛愕然,這荀文若神叨叨的,莫非是神棍不成?

  張飛又帶了荀彧去見了劉備家小,劉母雖然思念劉備,但卻有了媳婦孫女相伴,倒也過得安逸。男人從來都是主外,自家兒子又是二千石的高官,劉母心中著實是歡喜得緊。其時各州動蕩,消息閉塞,她還不知道自家兒子已經(jīng)封侯了,不然還不知喜歡成什么樣子。自先祖陸城亭侯劉貞被封于此,然后失侯,已經(jīng)數(shù)百年了。如今總算老天開眼,樓桑劉氏一脈又有子弟得了侯爵,雖然也是個亭侯,但劉備還年輕不是?

  張飛、荀彧盤桓了數(shù)日,然后引兵南下回荊州。荀、劉兩家各有人前來相送。劉母抱了個大包袱,里面是盧珻和她為劉備縫制的衣服鞋襪,還有家書。臨別對著張飛等囑咐又囑咐,讓張飛看著劉備,不要讓他靠賊軍太近了,讓他在后面指揮就行。張飛郁悶至極,這一軍之主,又如何能聽他的?卻又不敢說,只好老老實實的聽著。

  劉備在臨湘,聞眾將捷報,說數(shù)郡悉平,便上疏朝廷,道:“……臣不負(fù)圣恩,親帥師眾,多次用兵,終于剿殺黃巾、克復(fù)郡縣,今荊州已定,長吏頗多失亡,而百姓不安。還請陛下簡撥良吏以充郡縣,鎮(zhèn)守地方。又荊州黃巾主力雖滅,然山林湖澤之間,必有余孽隱匿。為防其復(fù)為亂,臣請率眾鎮(zhèn)守荊州,以備將來。而荊州頗多水澤,臣懇請于洞庭湖立水寨,以操練水師……”

  這劉備一不要官,二不要錢,主動為朝廷分憂,想著鎮(zhèn)守地方,繼續(xù)掃蕩黃巾余孽。這么好的臣子到哪去找?皇帝二話不說,準(zhǔn)了。又召公卿等議天下郡縣空缺者,選任官員以補之。

  劉備召集眾將,分兵各自鎮(zhèn)守荊州要地。鑒于不久荊州各郡太守將全部補齊,為免沖突和落人口實,劉備把軍隊都散布于郡治大縣之外。像已有長官鎮(zhèn)實的南陽、武陵,他一步都不想踏入。要知道,人和動物一樣,都有著自己的地盤觀念的。正所謂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酣睡?劉備捫心自問,換他他也做不到。至于長沙以南諸郡,山高林密,民風(fēng)甚惡,他更不想去。

  于是劉備想道,你們不讓我進城,我就自己筑個城。乃命黃忠駐襄陽阿頭山,命關(guān)羽兵屯華容。然后自己領(lǐng)了其余諸將,于洞庭湖畔立軍營,召募民夫筑巴丘城。剛好寒冬時分,湖水退卻,露出湖床,正好施工。

  巴郡羅耶珂有信來,如今張脩領(lǐng)了道眾,縱橫漢中、巴郡,其追隨者甚眾,諸官吏不敢與之戰(zhàn),她亦不敢。原來張脩深通巫鬼之道,而巴蜀之地,偏偏又好這個。是以教眾對張脩那是忠誠得不得了。不說官兵了,就是蠻人,也深畏之。羅耶珂雖然愿意聽劉備之命,但卻怕驅(qū)動不了部曲,反惹人笑。那就不好了。

  劉備放下書信,愁眉不展,想不到巴郡等地是這種情況。看來益州之民,對這鬼神巫道,是有偏好啊。難怪張脩死后,張魯繼而又割據(jù)漢中等地多年。當(dāng)了個政教合一的大頭領(lǐng)??磥硎怯芯壒实摹洳唤麑ψ诮逃行┩春奁饋怼_@些打著宗教的幌子,禍亂一方的人,都該死。太平道張角如此,張脩亦如此。他們姓張的似乎都偏愛造反?看來以后有機會便要大力打擊以宗教之名,擴展教眾,然后宣傳異說之論的這些教首了。

  信道可以,傳教亦可以,宗教自由,信仰自由嘛,但三觀得正,必須勸人為善,弘揚正確的價值觀是不是?要熱愛大漢,熱愛百姓和家人……

  十二月己巳,鑒于黃巾主力已全部被漢軍消滅,而此時天下動蕩已久,人心不安。于是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中平。

  不久,下邳王劉意因黃巾之亂中受驚,大病不起,薨,因子皆早夭,國除。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