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所有人都鼓噪,張三搖頭說:“不是哥們拿橋,是真沒練過。玩過幾天飛刀,業(yè)余選手。拳擊格斗什么的,到是喜歡看,真不會練。”
大餅子臉面紅過耳:“那就練練刀,讓我們見識見識?!?p> 他知道張三的刀送老高了,就從腰間摸出自己的刀遞過去。
和狩獵直刀不同,大餅子臉的刀是滿足軍事規(guī)范制造的戰(zhàn)術直刀,比狩獵直刀材質更硬,刀更加寬大,同時刀鞘沒多少花樣更具有實用性。
張三接過掂量掂量,這刀忒重了,忒大了。
豎起食指,刀柄根處抵住食指在掌心翻轉,正握成反握,再切換成正握。
不是玩花活,他只是在試驗刀子的重心。
環(huán)境很雜,到處是截斷的干木頭段子。張三隨手撿起地上的一塊木頭段,拿木炭在截斷面畫了個圓圈。
左手將木頭段高高拋起,木段翻啊轉啊的很快到了最高點。
張三右手陡然揚起。
“咄!”
木段被刀子慣性帶的往前移動。
木段落地,寶石老舅一個箭步?jīng)_了上去,惡狗撲食的姿勢把木段搶在手。
他仿佛炫耀般的把木段截面拿給眾人看,之見刀尖入木三分,正扎在張三畫的圓的中心。
那意思像是在說:我沒吹牛比吧,張三是真的飛刀射中棕熊的右眼。
嘶……
牙疼聲響起。
大餅子臉看的都愣住了。
李靖瑤清晰順暢的眉毛下,一根根交錯的長睫毛撲閃撲閃的。
老高不由得拿出張三送他的那把刀看了看。
獵槍打飛盤,固然需要技術。
飛刀扎飛木段,或許狗屎運也能扎中。
可張三不但扎中,且正中橫截面的紅心。大家都看見了木段翻轉的有多快,這已經(jīng)不光是準頭了,需要多強的眼力才行?
大餅子臉搖搖頭說:“你這眼神應該進部隊,國家需要你這種人才?!?p> 不是說射擊天賦,而是說張三能捕捉快速移動物體軌跡的能力,這才是難能可貴的。
老高拍拍張三肩膀:“就是太瘦了,兄弟你得多吃肉?!?p> 說著,就把剛片好的羊肉遞來。
全羊烤一層剔一層,永遠都是外焦里嫩……
這頓飯吃的很盡興,大家都喝了不少酒。
當全羊只剩下骨架,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五六個小時。
大家都喝多了,寶石老舅搖搖晃晃站起身來叫嚷著去騎馬。
張三的腦袋還保持一絲清明:“喝這么多騎馬,那不成了醉駕了?”
老高喝的也高了:“老弟,這你就不懂了。在草原上,清醒的人是不敢騎馬的……”
“……”
群情洶洶的來到馬圈挑選,這些馬都是訓練好的經(jīng)常供人騎乘,馬房里羅列著馬具。那些濕漉漉的大眼睛里除了溫順和好奇外,并無桀驁之色。
否則,馬也是大型動物,雖然吃素,性格卻不吃素,給人尥一蹶子誰也受不了。就好像大象,只要體格夠大,發(fā)起性子管你是誰?
張三沒騎過馬,酒氣噴薄而出,那只棕毛母馬聞了打了個響鼻有點不安,搞的他手無足措。
抬頭看看眾人,發(fā)現(xiàn)只有他和大餅子臉不會騎馬。
只見李靖瑤走到馬的左側,伸手去牽韁繩,先是用她那能嫩出水的小手撫摸馬的鬃毛,然后輕拍馬的肋腹。那匹馬便乖順的跟她走了出去。
今天她穿了一身軍工風的服裝,像是未卜先知一般,可人卻還是那么有氣質。
有的衣服搭人,有的人搭衣服。
張三學著李靖瑤的動作,可馬卻不安的挪動四蹄,那架勢就像是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驢子。
這讓他十分無奈,難不成馬也挑顏值么?
這時,經(jīng)過的李靖瑤就指點說:“每匹馬的性格都不一樣,你站在馬的左邊,大多數(shù)馬都習慣騎手站左邊。然后輕輕的推馬頭,等它移動后,輕抖紹繩?!?p> 張三照做,果然,母馬開始緩緩的動了。
他長出一口氣,要不然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可大餅子臉那邊又出問題了,只聽他發(fā)出一聲痛苦的悶哼,眾人回頭,發(fā)現(xiàn)他的腳被馬蹄子踩踏了一下。
老高嚇了一跳,以前就生怕游客騎馬的時候出問題,今天喝的忘形了,加上都是寶石老舅的朋友,把這些顧忌都給忘了。
他趕忙說道:“你的步子跟馬保持一致,并行著走?!?p> 還好他的鞋面厚實,并無大礙。
等把馬牽出去,老高這次想起了教張三等人如何上馬。
寶石老舅仿佛找到了可以把張三比下去的項目,十分利落的上了馬,騎在馬背上得意洋洋道:“老三,用不用哥哥我去扶你上馬?”
話才說完,就見李靖瑤十分在行的檢查肚帶的松緊,調(diào)整鐙革的長度,將鞍翼整理平整,然后穩(wěn)穩(wěn)地優(yōu)雅的上了馬。
雖然比得過張三,卻比人家李靖瑤遜了不止一籌,臉上的得意頓時被苦霜打了的茄子一樣蔫了下去。
沒用別人扶,張三有學有樣,雖然難免第一次騎馬的笨拙,卻也順利的上了馬。
當所有人騎在馬背上后,老高又給大家講解怎么扶助馬前行左右轉向和停蹄。
他特別強調(diào)的告誡說:“馬鞭不是用來打馬的,以前是用鞭子的炸響來催促馬的前行,現(xiàn)在只是用來輕輕敲擊輔佐內(nèi)側腿的扶助?!?p> 新手躍躍欲試,寶石老舅這等老手也因為酒精上頭而興奮的想要打馬疾馳。
馬兒終于動了。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張三目前也只能讓馬緩緩前行。不敢疾馳,不是怕跌下馬或者懸蹬,而是怕疾馳中的忘了該怎么減速,或者倉促間跑丟在茫茫的草原之上。
草原太大了,很容易迷失方向。
他試著去轉向,左轉然后右轉再前行一一試探。
同時,也終于明白了為何評書和小說里總說人馬合一是多么的了不得。
所謂扶助,就是以手、腿、聲音和坐姿這些細節(jié)來操控馬。當馬兒接收到指令,能夠立刻做出相應的反應。騎手要知道該如何表達意圖,馬兒也應該自愿服從騎手的指揮。如果馬兒能毫不猶豫地對各種命令平靜而準確地做出反應,無論是精神上還是體能上,都表現(xiàn)出自然鎮(zhèn)定和協(xié)調(diào)平衡,如果能做到這些,就會給人一種騎手不必發(fā)號施令馬兒便能知道騎手的心意的錯覺。
騎手指揮得當是一方面,騎馬的姿勢也要符合馬運動的軌跡。
另外,馬匹的要求也很高,順從只是基礎,好的馬自信而專注。
當人和馬能達到絕對的默契,那就是所謂的人馬合一。人騎的舒服,馬跑的歡騰。
據(jù)說,唐朝時有一種絕技,叫做“透劍門伎”,表演的騎士能從利刃林立的門中打馬疾馳而過,而不傷毫發(fā),那已經(jīng)是神乎其神的技巧了。
不但騎士需要高超的技術,且馬兒的自信和勇氣也要嚴重超標才行,要不然就會雙雙斃命。
再看張三,此時還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試探著。他的技術不行,馬也不夠聰明。
如果馬沒那么聰明,非打即罵是不行的。張三看著騎著馬優(yōu)雅從容和他擦肩而過的李靖瑤,就覺得自己應該主動去適應胯下這匹棕色的母馬,而不是強求它變得聰明。
他仔細的觀察著每一次自己發(fā)出指令后,座下馬匹的每一絲肌肉的反應、馬頭顛簸的幅度等,以此來感應馬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