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一五六章 戰(zhàn)還是要打的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麥芒 2070 2019-06-11 08:32:33

  百十里地,行軍雖然是沿河流兩側(cè)逆流而上,幾乎等于夸街了,可還是很快就到了廣源州。

  至于山民,到后面都不用西軍和護衛(wèi)營了,安撫使衙門隨便拉千數(shù)募兵,直接開始了地毯式搜山。

  估計這山里也沒多少青壯了。

  聽聞第一次儂智高招募五千族人,歸仁鋪一戰(zhàn),死傷帶俘虜三千余。這期間恐怕應(yīng)該是儂人居多,而趙瞻所言安南的支援,怕是逃跑的能力比儂人要強一些。

  而此時,廣源州石頭城墻上密密麻麻的儂兵,怕是整個儂族的有生力量,差不多都聚集在這石頭城里了。

  這儂人中就沒個明眼人?就都死心踏地的讓儂智高這樣折騰?

  很顯眼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就連儂智高也明白,否則不會一把火燒了邕州而后逃至廣源了。

  其他儂人的土司就看不出來嗎?

  “學(xué)士,能否籌劃儂人治儂?”

  營盤已經(jīng)扎起來了,這地方的平地不多,王師的營盤幾乎是把一個緩坡的山頭鏟平了。

  一干人都聚攏在帥帳,商談如何攻城……其實就是聽狄青說。

  再怎么說,人家也是一座城池,還是石頭砌成的。必要的攻城器械一樣都沒少,借著竹筏,全部帶來了。

  待狄青說完,趙曦沒提攻城,反倒問了這么一句。

  “殿下,國朝羈糜本就是儂人治儂?!?p>  “呃……學(xué)士,曦非此意。吾所言,乃是指歸化一個,或者多個儂族土司,使其享受國朝官吏待遇。”

  “比如,令其居邕州,配國朝官服,子侄享受國朝子民待遇,可進學(xué),可科舉等等此類。非單純給個名頭,給予其國朝官員實質(zhì)。”

  “而其職責(zé)只有統(tǒng)管儂人,只是統(tǒng)管而非統(tǒng)領(lǐng),甚至可放權(quán)于其,使其有奴役儂人之責(zé)權(quán)?!?p>  “就比如錳礦勞役,可分為十人一隊,每隊擇一儂人統(tǒng)管,十隊擇一大統(tǒng)管,以此類推,在儂人中形成階層。而廣南官員除重點管理各級統(tǒng)管外,更是要親民,對被勞役的儂人親和?!?p>  “如此一來,矛盾會集中在儂人之間,而廣南官員身處局外,只參與調(diào)停,長此以往,儂人便無對國朝之仇恨,而是其儂人內(nèi)部矛盾不斷,也不再會有這般儂智高一呼百應(yīng)的可能?!?p>  堡壘從來都是從內(nèi)部瓦解的。就是如今群情激昂,誓于王師決一死戰(zhàn)的儂人,也不會有例外。

  后世有句話,無所謂忠誠,只不過是背叛的籌碼不夠。

  聽聞儂智高于國朝,于安南均有依附之意,說白了就是想挾儂人全族力量,討要個官職,還是虛名的。

  而如今,廣南安撫使衙門那些個空白文憑丟出去,還應(yīng)承可居邕州那種大城,子女可與國朝子民等同。

  趙曦認為,沒幾個傻子還會繼續(xù)陪著儂智高尋死。

  這個時代,周邊的這些國度,還是相當羨慕做一個大宋人的,只不過國朝官員也太把自己當回事,眼里根本看不起這些蠻夷和山野之人。

  “殿下,儂人做官?”

  你看……余靖問出這話,就代表著整個國朝的意識。

  趙曦很難理解,都是人,還是名義上一個國家的,那有那么多的差距,甚至連同僚都不恥為之。

  “學(xué)士,人有群居之特性,只要群居自然會產(chǎn)生領(lǐng)導(dǎo)和被領(lǐng)導(dǎo)。一路走來,各位也都看到了錳礦開采的地方?!?p>  “平息儂賊作亂后,王師大部回西北,而一旦錳礦啟動,勢必在周邊形成邑,乃至城,而其間多為儂人?!?p>  “那怕是勞役,日久天長,也會自然形成其中領(lǐng)袖。如其自生后對抗,何不由國朝任命?許以職,授予官,得于利,責(zé)其治?!?p>  “說句不中聽的,就是牲畜勞作,也得喂養(yǎng)得當不是?”

  說的很明白了,這要是再理不清,趙曦也不準備再多嘴了。

  觀念需要改變,純粹的改變太難,在利益驅(qū)動下的改變,只要是人,應(yīng)該不可避免的試著去接受。

  余靖不是僵化的人,而大伙也都喜歡錢財……明面上不是,有污士人名聲。

  其他人不說,狄青聽到這,已經(jīng)覺得這戰(zhàn)沒必要打了。

  太子殿下這一手,肯定把整個儂族攪和的雞犬不寧,這廣源州,就是不打,也存續(xù)不了多久。

  “狄?guī)?,?zhàn)還是要打的!不但打,還是要打成那種步步緊逼的程度。”

  “只有在一條路絕望的心境下,才顯得另外一條路的光明。困城,逼迫,步步施壓,讓整個廣源城內(nèi)時刻都處于瀕臨死亡的境地中。”

  “待那時,王師再伸出手,向不同的人示好……只要在這樣的處境下,才能最大可能的讓歸化之人死心踏地的為國朝服務(wù)。”

  趙曦就這么隨意的說著,就跟閑聊一樣。

  但這些話落在不同的人耳中,反應(yīng)是大不同的。

  余靖從太子殿下坑那些棄城而逃者,就知道太子殿下不是善茬,彎彎繞特多。

  這些天跟太子殿下相處,他幾乎忘記了……太子殿下處事也算是光明磊落,對待棄城而逃者,該是不得以而為之。

  如今看來……還是光明磊落,所有的處理方式都講到明處了,讓余靖恐懼的是,就太子殿下這般操作,似乎沒人可以拒絕。

  用一個利字,把人心人性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對國朝……應(yīng)該有好事,只是余靖深深的為朝堂那些人擔(dān)心……陪伴這樣的帝王,有得受了!

  其實這不是什么新花樣,嚴格說從古至今,帝王將相,運用者不少。只不過是國朝的士大夫把身份問題看的太重了,根深蒂固的蠻夷觀念,阻礙了他們思維的延展性。

  各人做各自職責(zé)范圍內(nèi)的事,太子殿下這一番說法推行,還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

  比如,安撫使衙門需要找跟儂族土司相熟的人,從俘虜?shù)缴藤Z,一個個的接觸。

  比如狄青,需要把攻伐廣源城打成步步緊逼的狀態(tài)。

  而趙曦一樣來到了攻城的前沿,他需要試驗這段時間做好的竹制手雷。

  這玩意兒需要測定引線燃燒的時間,以此來決定扔出去的時機,以及與距離遠近的關(guān)系。

  攻打廣源城這種逼迫性戰(zhàn)役,最適合當個試驗時機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