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
可巧的是,那之后,文弼就再也沒有履足稽山樓一步。若說趙青娘心中沒有遺憾感傷之情,那顯然是假話。初時趙青娘委實難過了一陣子,然時間一久,趙青娘便想,這古往今來的讀書人,盡多負心薄幸,更何況是這青樓中的來客呢。想通了這點,趙青娘便對文弼不再懷念,每日只敷衍應(yīng)酬度日。
順治三年,即隆武二年,亦是魯監(jiān)國元年,五月。
李成棟率大軍征討浙東。這年夏天的浙江久旱不雨,錢塘江水涸流細。
李成棟站在錢塘江畔,瞇起眼睛打量對岸。身旁的李元胤道:“這錢塘江倒是道不錯的天險?!?p> 李成棟冷哼了一聲,說道:“天險又如何?胤兒,你看到了么?今年錢塘大旱,我看這錢塘江的水,不過五尺來高,這天險,怕是也要為我讓路了?!?p> 李元胤只得附和道:“那是自然,父親神威,連河神也要畏父親三分?!崩钤反搜圆贿^是隨口恭維,可他萬萬想不到,自己竟會一語成讖。
然而沉醉于“春風得意馬蹄疾”中的李成棟并沒有想太多,只點了點頭,道:“不錯,不錯,既然這水深過不了馬腹,那即日便行攻擊,兵分兩路,進擊紹興?!?p> 李元胤道:“這……要不要再等等?如今對岸形勢尚不明朗,孩兒唯恐有詐?!笔聦嵣?,李元胤一直反對李成棟投降清廷,然其又無法左右父親的決定。自從歸降以來,李元胤的內(nèi)心一直處于煎熬之中,特別是“嘉定三屠”之時,他曾屢次生出起兵反李成棟之心,甚至想過刺殺李成棟后自己帶兵反正。然他知自己勢單力薄,在軍中威望遠難及李成棟,是以作罷。只得繼續(xù)在軍中等待時機,伺機再動。今番李元胤之所以這么說,是期盼著能拖上些時日,拖到錢塘江漲潮之時,李成棟大軍便無法渡江攻擊。
但李成棟顯然不會錯失如此良機,他一擺手,道:“不必再等了,今日便是進攻的最佳時機。我倒要瞧瞧,那方國安老兒還能耍出甚么花樣來!”
魯監(jiān)國朝中的兵權(quán)幾乎都集中在鎮(zhèn)東侯方國安手中。可惜在他的指揮下,魯監(jiān)國軍在光復(fù)之戰(zhàn)中屢屢潰退。同時,軍紀渙散,耗餉嚴重,靡費無度,治下的八郡人民都被拖累得筋疲力盡。
但這位方大人打仗不行,弄權(quán)倒是把好手。他曾將到處碰壁的馬士英和阮大鋮收留在自己軍中,企圖令其二人加入魯監(jiān)國朝中,形成自己的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這直接導(dǎo)致了魯監(jiān)國朝臣的分裂。
錢塘屏障一失,面對李成棟的來勢洶洶,方國安自然無力抵擋,紹興立時失陷。魯監(jiān)國逃往海上避難。其手下文臣如謝三賓,武將如方國安,紛紛向清軍投降。大學士張國維,自殺殉國;督師大學士朱大典,全家闔門自焚而死;督師余煌,投水自殺;大臣陳函輝上吊自殺,死前作詩:“生為大明之人,死為大明之鬼。笑指白云深處,蕭然一無所累!”
魯監(jiān)國朝并非沒有剛烈之人。當江上師潰,眾軍皆遁,唯有魯監(jiān)國手下的“興國公”王之仁一師堅守駐地。當見事不可為,王之仁遂率領(lǐng)部分兵員乘船數(shù)百艘,攜帶大批輜重由蛟門航海到舟山,打算同明肅虜伯黃斌卿會師共舉。沒想到黃斌卿竟炮擊王之仁,趁火打劫搶走王之仁的兵船。王之仁對黃斌卿的背信棄義痛恨不已,把家屬九十三人的坐船鑿沉,全部溺海而死,自己留下一條大船。豎立旗幟,大吹大擂的直駛吳淞江口。而后,他自乘一條旗幟鮮明的大船,身著明朝官服,大搖大擺駛向松江。
此時已在松江駐軍的李成棟以為王之仁要投降,馬上把他轉(zhuǎn)送給南京的清朝“江南招撫大學士”洪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