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南明悲歌漢服的最后二十年

第三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

南明悲歌漢服的最后二十年 郁如煙 2011 2019-02-04 16:10:00

  明思宗朱由檢自縊身亡,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擬在南京擁立新君。但朝中多年來的“東林黨”[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東林黨”之“黨”,指朋黨而不是近代政黨。萬歷三十二年,顧憲成等人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錢一本等講學其中。東林講學之際,正值明末社會矛盾日趨激化之時。東林人士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他們要求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這些針砭時政的主張得到當時社會的廣泛同情與支持,同時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勢力的激烈反對。兩者之間因政見分歧發(fā)展演變形成明末激烈的黨爭局面。反對派將東林書院講學及與之有關系或支持同情講學的朝野人士籠統(tǒng)稱之為“東林黨”。]與“閹黨”[閹黨一般指明代依附于宦官權勢的官僚所結成的政治派別。明英宗幼年即位,寵信宦官王振,閹黨勢力開始形成。此后明憲宗時宦官汪直、明武宗時宦官劉瑾都曾廣樹黨羽,專擅朝政;明熹宗天啟年間,大宦官魏忠賢專權,一大批朝官依附其權勢,閹黨勢力達到歷代頂峰。]之爭令新君人選遲遲不能確立。雖然按照常理來看,東林黨之士族多為君子之輩,而閹黨則多為小人。然而明末之勢,并非全效正德年間劉瑾與王陽明之事。東林黨人雖以王陽明“心學”為圭臬,然其大多清高自重,凡事怏怏而談,而無實際之法,早已失了陽明先生當初“知行合一”精神內(nèi)核。加之多年黨爭,東林黨人一切以打擊閹黨為目的,意氣用事,多尚空談,誤國不少。

  出于私心,以錢謙益為代表的東林黨人不顧倫序,推開與崇禎帝血緣最近的福王朱由崧,欲立潞王朱常汸,稱其賢能,堪當大任。如此一來,史可法于立嫡立賢之間搖擺不定,這令馬士英抓住了機會。[福王之父老福王朱常洵之生母鄭貴妃乃明神宗寵妃,神宗曾有意立其為儲君,最終在東林黨朝臣的反對之下作罷。是以東林黨人害怕福王即帝位后,對東林黨人進行報復。]

  馬士英先是依附東林黨,贊成立潞王為帝,后又提出要去廣西迎接明神宗之子桂王來南京即位,最終,在太監(jiān)“胎里紅”盧九德的攛掇與要挾下,馬士英轉向福王,并得到了其老友阮大鋮的支持。

  此時,福王擁立,再無異議。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年號弘光。但史可法卻失去了擁立之功,致使史可法在朝中失去了國君的信任,反倒是馬士英有策立之功,被封為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兼鳳陽總督。史可法只忝居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從此,大明王朝開啟了它短暫而又坎坷的南渡偏安時代,史學家將這一時期稱之為“南明”。

  而大明王朝曾經(jīng)的權力中心則迎來了新的主人,清順治帝駕車由盛京出發(fā),遷都北京,盛京遂成為陪都。

  這一年,在中華大地上,同時存在著四個政權,除卻清、南明、李自成大順外,同為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的張獻忠在成都稱帝,改元大順,建立大西政權。

  一國四帝,蔚為奇觀,但各方勢力不斷角逐的直接惡果便是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為追隨南明政權,張玉喬與虞克農(nóng)一路南下。所見無非是夫妻離散、兄弟難全,更有甚者,易子而食。

  然而百姓的災難遠不止于此。清軍入關之時,即頒布了“剃發(fā)令”,雖則尚未在全國全面施行,然對其的反抗情緒,已在民眾中逐漸蔓延開來。

  一日,張玉喬與虞克農(nóng)行經(jīng)一處密林,張玉喬耳力極佳,忽舉手示意虞克農(nóng)噤聲。二人尋了一僻靜處藏身,沒過多久,只見一隊清軍經(jīng)過,隊伍中還押解著一名漢人。那隊清軍經(jīng)過張、虞藏身處不久,便停下來休息。

  一名把總模樣的人示意將那名漢人帶上前來。把總問了他幾句話,原來這隊清兵不小心與大部隊失散,他們逮了這漢人來,原是為了問路的。那漢人答了,把總點點頭,又道:“你這衣裳穿得甚是不倫不類,為何不換成我們大清服飾?更何況,這剃發(fā)令是早發(fā)了的,你為何還不剃發(fā)?”

  那漢人看上去也像個讀書人,本是唯唯諾諾,一聽此言,忽地正色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吾豈能剃發(fā)?”這下惹惱了把總,說道:“好呀,你不剃發(fā),那我便替你剃!來呀弟兄們,咱們且?guī)退岸奘岸??!边@行人正因在林中行走多時,甚覺乏累,這下便都來了興致,齊齊地湊上前去。

  一名清兵一把扯掉了那漢人頭上的四方平定巾[也稱方巾,又稱四角方巾,是明代職官和儒生所戴的一種便帽,以黑色紗羅制成,可以折疊,展開時四角為方,故以為名。],拔出隨身佩刀,便要為他剃發(fā)。那人自是奮力反抗,幾名清兵上前,將他死死按住,令其動彈不得。那清兵“唰唰”幾刀,頭發(fā)便應聲而落。末了,還將那漢人身上的石青色曳撒[又稱一撒,明代袍衫類服裝,一般以紗羅苧絲制成,大襟、長袖,衣身前后形制不一,后為整片,前則分為兩截,腰部以上與后相同,以下則折有細裥,裥在兩側,中間無。曳撒明初被用于官吏及內(nèi)侍,有官者用紅色,上綴官補,無官者用青色,無補子。至明晚期,其演變?yōu)槭渴凶颖惴蛹?、訪友均可著之。]扯破、撕碎。

  那漢人瞬間雙目俱赤,面色狠厲,直直沖把總沖去,意欲搏命,奈何其書生文弱,不等把總動手,早有身旁的清兵過來,一把將其撩翻在地,并一腳踏在他胸口之上。只見那人登時一口鮮血噴出,似是不活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