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字廷益,杭州府錢塘縣人。
其在二十三歲之時,即在永樂十九年辛丑科殿試中,以第三甲的成績而被永樂皇帝賜“同進士”出身。就此,于謙步入了仕途。
于謙自幼為人剛烈,為官后自是清廉,其鋤強扶弱之心更是伴隨著其一生。
在“三楊”為代表的臺閣體詩文(即歌功頌德,粉飾現(xiàn)實的詩文)大行其道之際,于謙也絲毫不掩飾其不屑,寫下了反映民間疾苦的《荒村》。
其詩云:“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壁破風(fēng)生屋,梁頹月墮床。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zāi)傷?!?p> 這種為人、這種為官、這種心性,自然在讓于謙極具民望的同時,也讓他被許多為官者痛恨。
官場講究的是和光同塵,特立獨行者向來是被其排斥的。
那為何于謙卻屢屢得以提升?
而且之后其又寫詩諷刺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王振,被通政使李錫逢檢舉其因“長期未得晉升,而毀謗圣上”而下獄。但卻在他被判處死刑后,于謙又突然被釋放,還被升為大理寺(三法司之一)少卿。
雖然當(dāng)時老百姓認為這是群民共憤,聯(lián)名上書所致,但于謙的同僚們卻不以為然。官場自有官場的規(guī)則,官員們認為這是比王振后臺更硬的大人物再次出手所致。
不然作為英宗代言人的王振不可能會在事后解釋,他是抓錯了同名同姓之人。而王振當(dāng)時又是在解釋給誰聽呢?沉浸官場多年之人,認為王振只可能解釋給他惹不起之人聽。
于謙能如此特立獨行,還能屢屢升官?固然于謙政績赫然,但官員們認為還與其“朝中有人好做官”有著莫大的聯(lián)系。
試問一下,若沒有后臺,于謙之前何以能在大同,將鎮(zhèn)邊將領(lǐng)私人開墾的田地全部收為官家屯田,而以資助邊防開支。
將領(lǐng)私人開墾的土地,與法而言,并沒有將之收為國有的規(guī)定;將領(lǐng)手握兵權(quán),自然不是什么軟柿子,而任由于謙來捏。
信奉實力、懂得官場規(guī)則的官員們內(nèi)心斷定:在朝堂說一不二的太師張輔,就是于謙的后臺。
于謙第一次讓張輔留有印象,是宣德元年他對漢王朱高煦的辯駁。
宣德元年八月,漢王朱高燧得知朱瞻基,誥敕封贈于文臣。其就以朱瞻基違背太祖、太宗祖制以及誅殺奸臣夏元吉為由,而起兵“奉天靖難”。
北京在一邊整軍的同時,一邊令太監(jiān)侯泰攜金銀之物去樂安見漢王。
漢王當(dāng)時以自己在永樂年間,因父皇聽信讒言削了他三衛(wèi)中的其二,并將他貶到樂安。大兄即位后,既沒有恢復(fù)他三衛(wèi),更沒有讓他回京,只是賜給他些金銀之物。所以這些年來,他一直都是郁郁寡歡。
最后漢王令侯泰即刻趕回北京,朱高煦說先立刻將奸臣夏原吉綁來,然后再談他個人的待遇。
當(dāng)月,漢王又遣百戶陳剛攜自己親筆信來北京。
其書信中又多加了些內(nèi)容:朱高煦怨氣十足地指責(zé)了以張輔為首的公、侯、伯、都督們,他說這些人忘了昔日靖難時期的情誼,不是好人。當(dāng)然朱高煦還說了他們不少或有或無之事……
所以之后奉宣宗之命,于謙向朱高煦的質(zhì)問,不但得到朱瞻基的喝彩,也讓公侯伯都督們對其生了好感。
對于朱高煦提出在永樂十四年被太宗皇帝削衛(wèi)之事,于謙對當(dāng)時投降的朱高煦問道:“靖難時期,太宗文皇帝騎赤兔馬戰(zhàn)于白溝河被箭矢射中之時,若不是都指揮啞失帖木舍命相救,何來漢王你今日之王爵”?
“但在永樂十四年,他卻死得個不明不白”。于謙放慢語氣地說。
朱高煦注意到因征討他而來的靖難功勛皆怒視于他,他心虛地道:“是錦衣衛(wèi)指揮使紀綱捶死啞失帖木的”。
于謙怒斥地道:“今日在這的,都是功勛。誰不知道軍中等級森嚴?也不說指揮使與都指揮官位上的差別了。就論啞失帖木與太宗文皇帝之間的私人關(guān)系,紀綱若是沒有人指使,他敢去錘殺有救駕之功的啞失帖木嗎”?
“太宗文皇帝北巡回來,得知啞失帖木被紀綱殺死,并將紀綱下獄。但卻是在第二天,才賜死紀綱。敢問當(dāng)時有抱怨都指揮啞失帖木不避道的漢王,可曾向太宗文皇帝為紀綱解釋”?于謙誅心地問道。
“當(dāng)時,當(dāng)時我太子哥哥說,紀綱殺啞失帖木是因為啞失帖木也不曾避道與他”。朱高煦因心虛而帶點結(jié)巴地辯道。
聽到一些靖難諸將的冷哼聲,于謙冷笑地道:“先皇當(dāng)時如此說,是因為太宗文皇帝欲殺你,為啞失帖木報仇”。
聽到靖難諸將的嘩然之聲、咒罵之聲,朱高煦不由地臉色蒼白。
于謙回憶了會,冷冷地說:“永樂十三年五月,聽聞你在京師(當(dāng)時為南京)私自募兵三千,這些私兵在京師更是因有你撐腰,而不斷擾民。先皇令兵馬指揮徐野驢去調(diào)查,卻被你用鐵瓜撾殺?!?p> “敢問漢王殿下,對太宗文皇帝一直忠心、且立有戰(zhàn)功的徐野驢當(dāng)時是犯了何罪?你撾殺徐野驢,又置太宗文皇帝、先皇于何地”?于謙一臉冷色地質(zhì)問。
見朱高煦拒絕回答,于謙大聲質(zhì)問:“難道太宗文皇帝不該將你囚系西華門內(nèi)?難道不能削減你兩衛(wèi)?難道最后不能令你出京師,來樂安就藩”?
“不知漢王所說太宗文皇帝因聽信讒言,而削你護衛(wèi)……你是想借此表明懷疑先皇向太宗進讒言?還是懷疑在場曾與啞失帖木、徐野驢一起浴血奮戰(zhàn)過的功勛向太宗進讒言”?于謙步步緊逼地質(zhì)問。
聽到于謙說完,不待朱高煦開口,一位平時殺人如麻卻哥們義氣深重的侯爵向漢王怒斥道:“當(dāng)時老子不知道啞失與野驢的死與你有關(guān),若是知道,老子必然向大帥去為啞失與野驢討個公道”。
這位侯爵話音剛落,其他丘八出身的公侯伯忍不住對朱高煦痛罵起來。
“你說封文官,違反祖制。你難道不知太祖曾封李善長,為年祿四千石的韓國公嗎?太祖封爵之時曾說:‘李善長雖無汗馬功勞,但跟隨我多年,供給軍糧,功勞很大,應(yīng)當(dāng)晉封大國”。
于謙說完,見只有朱瞻基與張輔等等幾位才知道這事,其余的人皆是面面相覷。他并對也不知道此事,以為自己是憑空捏造而滿臉怒容的朱高煦道:“漢王可曾見過榮國公姚廣孝騎馬作戰(zhàn)”?
見漢王再次啞然,于謙又道:“太宗時期的南征北討,作為戶部尚書的夏尚書也一直在籌備軍資。太宗親征時期也有扈從,為軍糧運送而籌謀劃策。陛下今日冊封夏元吉,何以就違背了祖制”?
朱高煦暴怒地喝道:“父皇第五次北征前夕,已將夏元吉下獄。夏元吉為何不是奸臣”?
“太宗駕崩前夕,這里不少公侯都有在場。你問問他們,當(dāng)時太宗當(dāng)時有沒有說‘夏元吉愛我’那話?有沒有下旨釋放夏尚書,且官復(fù)原職”?于謙淡然地回道。
看到父皇之前喜愛的公爵、侯爵都有點頭,或許是不想在聽到于謙的誅心之問,在看到于謙又正欲開口,知道大勢已去的朱高煦向朱瞻基認罪地道:“臣罪萬萬死,惟陛下發(fā)落”。
……
其實張輔對于謙也只是有好印象而已,談不上喜歡。畢竟于謙《荒村》那詩,對當(dāng)任太師之職的張輔來說,不可能不產(chǎn)生惡感。
張輔在于謙下獄之時,也確實過問了。但他之所以過問,并不是因為他是于謙的后臺。而是他不希望看到在他擔(dān)任太師期間,于謙這樣的直臣遭遇到不幸。
宰相的肚子尚能撐船,更何況太師。讓直臣遭遇不幸,張輔認為這會給他的身后名帶來不利。
于謙也從來沒想過去巴結(jié)太師。相反來說在那次征討漢王之時,于謙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張輔在軍中的威望高于朱瞻基。
當(dāng)時的漢王,可是在其造反的檄文提到朱瞻基在太宗第二次北征時,因朱瞻基中伏,而導(dǎo)致太宗皇帝在忽蘭忽失溫大捷后不得不分兵來救他,從而失去集中優(yōu)勢兵力追擊瓦剌,從而擴大戰(zhàn)果。
漢王還諷刺朱瞻基,把對他忠心耿耿的李謙當(dāng)作替罪羊。漢王甚至說朱瞻基在最后甚至不惜殺死李謙,好將中伏的原因全推給一個不會說話的死人。
擊敗漢王,也根本不是在后面的朱瞻基運兵得當(dāng),而是在前面的張輔用兵得當(dāng)。一路扈從宣宗的于謙,更是從朱瞻基對張輔的鸚鵡學(xué)舌,確認了這點。
所以在當(dāng)時,于謙就認為張輔將來有可能是周公,但也有可能會是王莽。而于謙本來就不是那種會巴結(jié)人之人,更遑論去巴結(jié)他認為有可能會成為王莽之人。
雖然張輔對于謙只是欣賞,而于謙對張輔更有懷疑,但這不妨礙有些人將張輔與于謙的關(guān)系幻想化。
癮與小巷
此章既是填坑,也是為最后的“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做最后的鋪墊。 太宗八駿圖有云,其一曰龍駒,戰(zhàn)于鄭村壩,乘之中箭,都指揮丑丑拔箭。其二曰赤兔,戰(zhàn)于白溝河,乘之中箭,都指揮亞失鐵木兒拔箭…… 亞失鐵木兒,即《明太宗實錄》中的啞失帖木”,“亞失”、“啞失”只是譯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