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這一屆的拍賣會結(jié)束以后,大漢帝國的朝堂就被一股難以言喻的詭譎氛圍所籠罩。
不同于原史,《帝望》里的西園八校之組建,其中固然有防范黃巾之亂一類的情事再度發(fā)生之考量,但更多卻是為了北伐鮮卑等蠻夷勢力在做準(zhǔn)備。
只不過,漢靈帝謀的是鮮卑等蠻夷勢力的氣運,而世家豪門謀的卻是漢靈帝手上的兵權(quán)和傳承。
不得不說,漢靈帝想得挺美的,既想掠奪鮮卑等蠻夷勢力的氣運,又想藉由北伐鮮卑等蠻夷勢力的動作,來削弱世家豪門的底蘊。
只是,大漢帝國的世家豪門也不傻,根本不吃漢靈帝這一套,在北伐鮮卑的戰(zhàn)事,雖然沒有敷衍了事,但也沒有太過積極。
與其說是他們是在北伐,倒不如說他們是在練兵!
然而,漢靈帝雖然沒有親臨戰(zhàn)場,可憑他對世家豪門的了解,還是猜出世家豪門的打算,所以才有漢靈帝在《帝望》第十年的年初,勒令袁紹和曹操等人發(fā)動猛攻的事情發(fā)生。
由于大漢帝國的體制尚在之故,這些世家豪門在這方面是拗不過漢靈帝的,但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沒法違背漢靈帝的旨意,不代表這些世家豪門就沒有其它的辦法。
也正因為這些世家豪門的不作為,才讓鮮卑有了喘息的機會,然后僵持在那里。
漢靈帝與世家豪門之間,諸如此類種種的博弈還有很多,這邊就不多做贅述了,不過總的來說,漢靈帝算是比較吃虧的那一方。
沒辦法!誰讓大漢帝國的帝國氣運出了問題呢?
可在漢靈帝拿下石制令牌以后,整個局勢便翻轉(zhuǎn)了過來。
正所謂【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天道和人道從某方面來說,可謂背道而馳的兩條路線。
至少,在踏上仙途以前,這兩條路的情況是這樣的。
作為一國之君的漢靈帝,要想求仙緣得永生,就必須舍棄其既有的身份,不想舍棄既有的身份,就很難踏上仙途。
值得一提的是,在踏上仙途以后,再來組建自己的王國,又或成為某個國家的太上皇,在背后控制整個國家什么的,雖然不是不行,卻有著諸多限制。
其中,最難纏的莫過于無所不在的業(yè)力。
所謂的【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就字面上的意思來說,既:承受全國的屈辱,才配做國家的君主;承受全國的災(zāi)殃,才配做天下的帝王。
除此之外,這句話也能以氣運的角度來解釋,既:想成為國家的君主,就得承受得起全國的怨恨和不滿;想成為整個天下的帝王,就得承受得起全天下人的罪障和業(yè)力。
怨恨和不滿倒還好說,削的只是氣運和福緣,罪障和業(yè)力就不得了了!這玩意兒削的可不單單只有氣運和福緣,就連功德都能把你削得干干凈凈。
正因如此,才有所謂的【仙凡之別】一說,踏上仙途者要想建立自己的國家,基本上只有兩條路,要嘛傾于天道,只收踏上仙途者;要嘛傾于人道,使更多人踏上仙途。
不過這是題外話,在此暫且?guī)н^。
這世界上,有誰不想獲得長生?漢靈帝想,這些世家豪門也想。
可問題是,能夠帶人一同踏上仙途的石制令牌,落在漢靈帝的手中。
花了這么大都代價拍下石制令牌的漢靈帝,有可能不進入人間界,不踏上仙途?
既然要踏上仙途,漢靈帝退位禪讓就成了必然的一件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漢帝國的體制崩潰,對漢靈帝的影響便可直接忽略不計,大漢帝國與鮮卑之間的戰(zhàn)事,對漢靈帝來說也就沒有原本這么重要。
因為,漢靈帝可以借著他退位禪讓,然后踏上仙途的動作,主動讓大漢帝國的體制降格,并將其影響降至最低。
漢靈帝若再狠一點,還能在他退位禪讓以前,對北伐鮮卑的軍隊下死命,逼那些世家豪門與鮮卑死磕。
換言之,隨著漢靈帝拍下石制令牌,漢靈帝便在他與世家豪門之間的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
注意!是漢靈帝與世家豪門之間的博弈立于不敗之地,而不是大漢帝國皇室與世家豪門之間的博弈立于不敗之地。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漢靈帝雖然能借此對世家豪門下狠手,可在大漢帝國的體制降格,對這些世家豪門的約束力大幅下降,撕破臉皮又沒能在第一時間將這些世家豪門給解決掉,等這些世家豪門緩過勁兒來,自然也能對大漢帝國皇室下狠手。
屆時,就算大漢帝國皇室僥幸贏了,將這些世家豪門盡數(shù)鎮(zhèn)服,大漢帝國的國力也會大幅衰退,面對蠢蠢欲動的四方蠻夷等諸多勢力,大漢帝國能否抵御得住,又是一個問題。
可不管怎樣,漢靈帝終究有了掀桌子的能力,讓這些世家豪門在投鼠忌器之余,不得不低下腦袋與漢靈帝進行【友好協(xié)商】。
畢竟,他們也饞漢靈帝手上的傳送名額,他們?nèi)粽媾c漢靈帝鬧掰了,誰給他們傳送名額?
于是,大漢帝國的朝堂這段時間以來,便以北伐鮮卑為中心,展開一連串的協(xié)商與調(diào)度,包含城鎮(zhèn)建設(shè)、軍力部署、郡縣設(shè)置、后勤整備等諸多事宜,乃至于傳送員額的分配,以及是否恢復(fù)州牧制等議題。
在經(jīng)過長達數(shù)月的扯皮以后,漢靈帝與這些世家豪門終于還是達成共識,并引動各自的族運來簽定契約。
只是,在契約簽定以后,一個被眾人刻意忽略的問題還是被提了出來,那就是沐云這個征西將軍的存在,以及穆、辛、鴻三州的治權(quán)。
至于這個問題,是哪個不長眼的家伙提的嘛……
當(dāng)然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嫡長子,時任虎賁中郎將的袁術(shù)!
袁術(shù)這個人,或許勇而無斷,或許奢淫放肆,可其優(yōu)點和能力什么的,還是有這么一點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夠講義氣,也就是當(dāng)時所謂的【俠氣】。
若仔細地研究他的生平經(jīng)歷和事跡,就能發(fā)現(xiàn)袁術(shù)的本性其實并不壞,只是大手大腳慣了,又喜歡聽好聽的話而已。
很多人都說袁術(shù)的心眼很小,可實際上并非如此,袁術(shù)若真的心眼小,何來的義氣之說?紀(jì)靈諸將又豈能跟在他身邊這么長的時間?
真要說,只能說袁術(shù)這個人的腦回路比較清奇的同時,又有些玻璃心,對于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很敏感,然后又對自己作為袁家嫡長子的身份特別看重,當(dāng)他遇到這些不尊重他,甚至看不起他的人時,就會變得特別的執(zhí)拗,總想用各種方法逼對方低頭,而不考慮他這么做的后果。
與此同時,袁術(shù)這個人的價值觀有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對于那些身份、地位、背景……等等不如他,又不懂得尊重他,甚至討他歡心的人,他是一點兒都看不上眼。
平民和一般士卒對于他來說,便與奴仆,乃至于所有物沒什么兩樣,只能任他予取予求,無論他做了什么事情,哪怕他下令將他底下的平民都給殺了,他都不覺得自己有什么問題。
這也是袁術(shù)除僭號稱帝以外,最主要的敗亡原因。
為什么要提這些?
因為《帝望》里的這個袁術(shù),骨子里帶有玻璃心的傲嬌病又犯了。
身為征西將軍又如何?還不是走偏門,從宦官手上買來的?哪比得上我四世三公的袁家!
憑一己之力覆滅氐、羌很厲害?那是我四世三公的袁家沒有出手,讓你撿了個便宜而已。
設(shè)立穆、辛、鴻三州,然后以鎮(zhèn)壓邊境之名,行諸侯割據(jù)之實,問過我四世三公的袁家沒有?
我袁術(shù)身為四世三公袁家的嫡長子,好心提醒你這些事情,教你什么叫作禮數(shù),讓你將手上那八支王牌禁衛(wèi)級軍隊劃歸至我的麾下,并提供一應(yīng)物資助我北伐鮮卑,你竟膽敢拒絕?
哼!我袁術(shù),袁公路,今天就要讓你知道,得罪我四世三公的袁家,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情!
?。▌e懷疑!從小被寵壞了的袁術(shù),腦回路真就這般清奇,也真干得出這種事情,可他對手底下親近他的人,如紀(jì)靈諸將等等,待遇什么的也是沒話說的那種。
就木魚看來,袁術(shù)就是一個看似復(fù)雜實則單純,縱觀其一生,都活在他所認知的四世三公的袁家之中,然后為保住這份體面,不惜做出僭號稱帝的瘋狂行徑之悲劇人物。
當(dāng)然,這只是木魚的一家之言,大伙兒看個樂子就行了,不用過分較真,木魚沒有要為袁術(shù)洗白,甚至歪曲歷史的意思,在此特別聲明,還望各位讀者高抬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