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王光明從部隊寄回了信件,張小強收到了他的信件。他渴望了解王光明在部隊的生活情況,也想知道他對未來生活的打算,所以他高興地打開了信件,想一探信中的內(nèi)容到底寫了什么。同學的友誼還是比較深厚久遠,他離開了校園去當兵,他還在校園中艱苦地學習,兩人的道路雖說早以不同,但張小強還是想知道他的朋友在部隊的發(fā)展情況,且急于知道他在部隊的思想狀態(tài),目的是對他的學習生活有所啟發(fā)和幫助。
信件中夾著一張軍裝照,那是王光明在訓練場上拍的照片,他手中還握著一把鋼槍,其身軀著實英姿挺拔,著實令張小強羨慕不已。一年多的軍營生活經(jīng)歷,他已經(jīng)蛻變成一名成熟英俊的革命軍人,整個混身上下從骨子里都透露出了一種成熟的氣質(zhì)。王光明在信中告訴了他對部隊的了解,前兩年入伍的老兵面臨退伍的相關情況,自己以后的打算等話題。他告訴張小強,自己的學歷文憑為初中,與其他同志相比文憑明顯偏低,發(fā)展明顯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擁有高中文憑的話,他就可以報考軍校,會有許多好的機會,但現(xiàn)在作為只有初中文憑的他只能通過刻苦的訓練,努力提高訓練成績,看看將來能不能轉(zhuǎn)成為一名志愿兵。
王光明在信中也微妙地表露了他本人的意思,他慶幸他的同學張小強沒有在初中時被征集入伍。當兵后他才深深地明白,初中畢業(yè)后應該好好的讀書,高中畢業(yè)后如果考不上大學,當兵可能是最佳的選擇,那樣考軍校就會更有可能。王光明得知自己的初中同學,有幾個已經(jīng)上了高中,部分還在補習初三,他在信中對上高中的同學表示祝賀,在他看來知識的增長遠要比當兵更能有效地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為張小強能上高中而感到非常的高興,也為李小榮等同學上高中而高興,但更為李小玲的輟學而感到某種程度上的遺憾。他希望聽到張小強能夠在高中好好學習,將來可以考上好的大學,用知識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
王光明在信中還告訴張小強,他能在第二年的年末回家探親,到時候他們可以相見,見面時在同學們可以當面詳細地聊天,他會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體會詳細地告之同學們。張小強期待著他能夠在他軍旅生涯的第二年,與他們暫時未能走出西海固地區(qū)的同學相見,欣賞他軍人的英俊和威武,感受他不一樣的從軍閱歷。
學期中間的有一天,張金平來到了縣城給張小強兄弟兩人送來了面粉和資金。父子三個相見,張金平詢問兒子在學校的生活是否習慣,學習緊張程度如何等等。張小紅告知自己的期中考試成績位于班級前十,張金平顯得非常高興,他的臉上洋溢著慈祥的微笑。張金平得知自己的二兒子張小強的成績處于中等偏下,他也知道兒子的高中考試成績不高,初中時的學習成績不是十分的優(yōu)秀,所以他沒有過多的責怪自己的兒子。況且,半學期的成績也不能代表將來的學習成績,張金平以期待的眼神與兒子張小強對話溝通,也許通過幾年的努力學習,你的成績會有所長進,將來還可以考取不錯的大學。
張小強知道父親的良苦用心,他也知道父親的鼓勵之心,也許是父親對他的學習有一個更好的期盼,父子三人的短暫相見,張金平便匆匆離開了他們回家了。張金平離開張小強兄弟兩人時的背影,恰似語文課本中一篇短文所描述的那樣。朱自清的《背影》,望著父親離開學校的身影,張小強的心中再一次地下定了要好好學習的決定。張小紅也按照父親的意思鼓勵著自己的弟弟,詢問自己弟弟學習上有什么困難,他隨時都可以提供幫助。他能有什么幫助呢?最好的幫助就是依靠自己,就是自己好好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班主任老師的批評,表兄的客套表揚,姚永艷的紙條鼓勵,王光明的信中愿望,父親當面的鼓勵,哥哥的幫助支持,還有父親離開時的背影,給了張小強一波又一波的心里沖擊,同時給了他極大的思想觸動,也給了他更大的信心和勇氣,使他能夠下定決心、排除萬難,準備克服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諸多不足和問題,爭取將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上去。
學校的高三年級和初三年級,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和中考,學校總會刻意地在其他年級晚自己結(jié)束后多提供一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每天晚自習結(jié)束后,其他年級的教室電燈會全部關閉,只有高三年級和初三年級的教室燈光依然通明,他們在為即將到來的升學考試加班加點地復習準備著。每當同宿舍的同學回到宿舍準備休息的時候,張小強便拿著書本出現(xiàn)在高三年級或初三年級的窗戶外面,他要為較差的成績犧牲掉自己的休息時間,向高三年級和初三年級的同學一樣刻苦努力學習。
十點半過后,高三年級和初三年級的同學陸續(xù)回到宿舍,張小強也和他們一樣回到了自己的宿舍。宿舍走廊中的燈光便為他們繼續(xù)學習提供了足夠的照明條件,許多同學在宿舍的走廊中一學習又是一個多小時。張小強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他不斷地克服自己的懶惰心里,也盡量控制著自己的睡欲,仍然堅持在宿舍的走廊里學習,直到十二點后才回到宿舍中睡去。
第二天凌晨五點左右的時刻,天色還未發(fā)亮,樓道中便會有早起的學生的身影,他們個個依靠在宿舍走廊的墻邊,依然進行著苦行僧般的學習。張小強也會早早的起來,加入到樓道中學習的行列中間,他默默地翻著需要背誦的書本,為了能夠提高成績而做一個“早起的鳥兒”,早起的鳥兒有食吃,他如同鳥兒一樣期待著能夠有好的學習成績。
周六和周日兩天的休息時間,張小強再也不出去欣賞海陽縣城的街道美景了,也不計劃爬山涉水的游玩了。整個周末兩天的時間,教室、宿舍、食堂是他全天候?qū)W習和生活的地方。周末的教室中,不回家的同學大部分都在教室中學習,不論上午、下午,還是晚上,教室中都會有張小強的身影,他在努力地加強自己的學習,特別是幾門相對較弱的課程,他企圖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學習逐步縮小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尤其是與姚永艷同學的差距,他要在學習上向她看齊。
周末的姚永艷也沒有閑著,她的身影理所當然地也會出現(xiàn)在教室之中,她在學習方面的確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方法,加上勤奮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保證了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張小強為了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他顧不了那么多的害羞或者面子,偶爾會在周末的學習時間來到姚永艷的座位上向她請教,與她探討更有效的學習方法,詢問不會做的題目,課本中不明白的地方,對于張小強的問題她都能完美的給予幫助和解答。由于兩人同在一所初中讀過書,這反而成為他們探討學習的更有利的因素,他們之間的學習交流絲毫不會引起班級中其他同學的懷疑,因此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他們可以安心的交流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盡可能的使張小強得到某種程度的提高。
姚永艷告訴張小強,女生宿舍有時沒有電燈時,也會偷偷地點燃蠟燭學習,偶爾會被宿舍的管理人員發(fā)現(xiàn),蠟燭會被全部收走,女同學們也會得到嚴肅的批評。姚永艷只是隨口的說一說女生宿舍的學習情況,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對張小強來說則是一個不小的啟示,偶爾他也可以利用蠟燭的照明進行學習了。本來生活費就很少的張小強便打起了小注意,他便從有限的生活費中擠出金錢買來蠟燭,當周末的晚上或者其他時間沒有燈光時,宿舍的床頭總會燃起微微的燭光,燭光下的他安靜地看著自己的書本。
姚永艷為他的刻苦努力態(tài)度而感到由衷的高興,看來傳遞的那張紙條還是發(fā)揮了很有效的幫助作用。而張小強著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刻苦地學習,不斷地為提高自己的成績而奮斗著。冬天的學習和住宿,由于教室和宿舍都安裝了暖器,住校生活就沒有了初中時的那么寒冷不適,高中的住宿條件相對于初中要好了許多,張小強可以在暖和的環(huán)境中勤奮地學習,舒服地睡覺休息。
高中第一學期終于結(jié)束了,期終考試的結(jié)果也出爐了。這一次姚永艷的成績穩(wěn)穩(wěn)地占據(jù)著班級的第三名。張小強的成績沒有期中考試的結(jié)果那樣差,他的名次向前提升了十名左右,他的辛苦努力得到了較好的回報,他現(xiàn)在可以排在班級的二十多名了,他為自己能取得的進步而感到高興和自豪。
想想班主任老師的批評,表兄的客套表揚,姚永艷的紙條鼓勵,王光明的信中愿望,父親的期望和離開的背影,這一切的一切他都應該感謝,尤其是他要感謝姚永艷同學。她不但寫紙條鼓勵自己學習,而且還時不時的給予他學習方法上的幫助,幫助他解答他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她是他取得學習較大進步最大最有力的幫助者。
姚永艷得知張小強前進十多名后,她在心中為他能夠在這次的期末考試中的取得巨大的進步而感到高興,她在內(nèi)心也分享著張小強快速進步的喜悅。寒假放假回家之際,這一次她們的目光又一次的相對,他們彼此都少了一份害羞和不安,多了一份從容和淡定,這種從容和淡定是在共同學習中建立的友誼基礎,不帶任何額外的東西,不摻任何額外的雜念。張小強平靜地看著自己的好同學,鄭重地向她說一聲:“謝謝!”,這一句感謝也是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摯表達,以感謝姚永艷對他學習上的巨大幫助和支持。
“我有什么好謝謝的,關鍵還是你努力學習的結(jié)果!”姚永艷為他的普通和真實所打動,原來張小強是一塊可造之材,他經(jīng)過不斷的鼓勵和鞭策,是可以取得較大的進步,是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她決定在下一學期的學習中繼續(xù)鼓勵和幫助他,為提高他的成績而做出一些努力。張小強雖然只是說了句簡單的謝謝,但他在內(nèi)心深處還是深深地感謝他的初中同桌為自己提供的諸多幫助,他也決定從下學期開始,一如繼往地努力學習,爭取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人不可能獨立成長,也不可能獨立存在于這個世界上。人們只有相互之間學習、相互之間幫助,才可能取得生活中的共同進步,那些樂于幫助別人的人給了他人幸福,同時也給予了自己的莫大幸福。姚永艷的幫助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對他的學習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醒著姚永艷自己而努力使自己的學習更加優(yōu)秀,只有讓自己變的更加優(yōu)秀,她才有足夠的資格幫助張小強,或者與他一同取得更大的進步。
高中的第一個寒假開始了。姚永娟也從省城的財經(jīng)學校回到了家中,父母高興的迎接大女兒的回家,姚志全、趙玉花夫妻急切地詢問姚永娟在外半年的學習生活,夫妻兩人感受到了女兒的成長,也為女兒的成長進步而高興和自豪。村中的父老鄉(xiāng)親也時不時地到姚志全、趙玉花的家中竄門,看看姚永娟半年時間外出學習歸來后的變化,聽她說說財經(jīng)學校的趣事,描繪省會城市銀川的美麗漂亮。隔壁的那位大姐,姚永艷的初中英語老師,由于已經(jīng)工作三年有余,更是了解學生在外求學的不易,還專門登門看望姚永娟,了解她的學習情況,最后還硬是給姚永娟手中塞了五十元現(xiàn)金,以此為幫助和鼓勵,希望姚永娟能夠更好地完成財經(jīng)學校的學習,為將來的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礎。
姚永艷與姐姐有半年時間沒有見面了,她雖然與她在學校中有過幾次書信來往,姚永艷只是通過書信了解了姐姐在外學習和財經(jīng)學校的概況,也了解了美麗的省城銀川。但幾次的書信來往,不足以讓她完全了解姐姐在省城學習生活情況的具體細節(jié),她非常羨慕姐姐在外的學習生活,渴望著自己能夠有一天也到外面去讀書。午夜時刻,姐妹兩人全無睡意,姚永艷糾纏著姚永娟,讓姐姐告訴她想知道的一切,姐妹同心,其利成金,姐妹兩人無話不談,幾乎就是徹夜未眠。
姚志全、趙玉花的家中還有重大的喜事即將發(fā)生。姚永艷的哥哥也從外地打工回到了家中,家中正在籌劃著姚永剛的婚事,他已經(jīng)于前一年和臨村的一位女孩定親,現(xiàn)在到了應該結(jié)婚的時間了。雙方父母討論著姚永剛結(jié)婚的事宜,決定姚永剛和臨村女孩在農(nóng)歷年前結(jié)婚。對于農(nóng)村家庭而言,某個家庭有兒子結(jié)婚,將會是全村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每一個家庭希望將家中的第一個孩子的結(jié)婚能夠辦得更加的濃重一些。姚志全、趙玉花夫妻為兒子的婚事操勞著、忙碌著,陸續(xù)地開展著一切準備工作。
姚永娟與姚永艷姐妹也非常的高興,為了減輕父母和哥哥的工作量,她們也加入到姚永剛婚禮的籌備工作之中。前期的準備工作有許多零碎性的事務,需要準備許多使用的食材,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姚永艷按照父母的分工,負責蔬菜的摘選工作,她先是剝?nèi)ゴ笏獾耐馄?。她拿起一顆大蒜頭,將整個大蒜頭搬開成一個單獨的蒜頭,再將蒜頭輕輕地剝?nèi)テ渫庖?,剝離去外衣的蒜頭色澤白里透亮,活像個個白色的珍珠體。蒜頭準備完畢后,她還要挑選芹菜、香菜、白菜等,干起活來真是眼急手快,完全可以替代一個大人干活。
張小強所在的白小村今年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全村通上了電力,他們告別了過去依靠煤油燈照明的歷史。村中每戶人按人頭交錢,一戶人口交五十元錢,張金平、李銀蘭夫妻全家就上交了三百五十元錢。為了能夠?qū)崿F(xiàn)全村的通電,村民們集資一部分,國家投資一部分,解決了通電的資金問題。前期準備工作要挖坑栽電線桿,全村中的大部分學生,包括張小強兄弟也被動員了起來,他們高興地加入到各項活動之中,目的是春節(jié)前能夠早日通上電。經(jīng)過全村人的共同努力,在縣供電局員工加班加點的勞動之下,白小結(jié)終于在春節(jié)前解決了全村幾十年未能供電的問題,這一個春節(jié)對白小村的村民而言,他們注定迎來了一個明亮的春節(jié),也迎來一個明亮的時代。
通上電的白小村中,少數(shù)家境較好的人家,會及時地購置黑白電視機。張金平的家中要供幾個孩子讀書,家中經(jīng)濟壓力較大,根本沒有多余的資金購買電視機,偶爾兄妹幾個會在晚上拿著家中的小凳子到鄰居家中觀看電視。從此,鄉(xiāng)村中的夜晚又多了一項娛樂活動,村民們可以有電視看了,他們能夠通過電視了解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啦。白小村告別了黑暗的年代,這個春節(jié)的白小村整個村莊注定會光亮無比,村民們將會在除夕夜晚中度過他們一生中最為難忘的一個春節(jié)。
姚永艷的家中要準備哥哥姚永剛的婚禮,張小強的家中需要購買一些小的照明設施。西集鄉(xiāng)的集市中,張小強與姚永艷不期而遇,寒假已經(jīng)分開十幾天的時間了。假期之中的突然見面,他們之間交流說話的機會少之又少,春節(jié)前的街道人山人海,他們沒有顧及上多說幾句話,只能用眼神默默地相視一笑,彼此隨之便消失在混雜的人群之中。
姚永剛的婚禮如期舉行,家中充滿歡樂和幸福,遠近前來祝賀的人員絡繹不絕,酒席桌上人聲不斷,劃拳聲更是此起彼伏,昔日安靜的院落歡聲笑語。懂事的姚永艷姐妹兩人主動幫助父母招待客人,不時的幫助嬸嬸們干一些廚藝活。學習聰明的孩子就是表現(xiàn)的不一樣,不但能夠快速地學習嬸嬸們的廚藝,還能夠完成一些禮儀性的活動,這些根本都不需要父母們?nèi)ソ袒?,她們能夠做到應對自如。前來參加祝賀的村民,除了道賀之外,得知姚永艷的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秀,鄉(xiāng)親們均紛紛地伸出了大姆指為她點贊,鼓勵她繼續(xù)好好地學習,并期望著她能夠在高中畢業(yè)后考上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