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天,劉禪一直待在乾元殿,并未出去,并且對外宣稱自己仍在昏迷。
之所以如此,一則馬超之事已成,曹丕五路大軍來犯布置完全,只待敵軍來犯;二則劉禪需要抓緊時間處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便是人才選拔之事。
雖說此事上次遭孔明反對,但劉禪卻并未就此擱置,反而深思此事之緣由,因為劉禪潛意識還是認為孔明絕對識大體的,不可能不知道人才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通過細細分析,劉禪終于找到了原因,孔明不是不識大體,也不是不了解人才的重要性,不過是因為被逼的太緊,通過反復(fù)回憶孔明的資料,劉禪發(fā)現(xiàn)孔明也是士族,諸葛氏是瑯邪的望族,其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所以孔明無形之中變成了士族的代表,而在目前這個局勢下,士族根本就不是劉禪可以撼動的,士族占據(jù)了天下一半的財富,劉禪以后很多情況下還需要他們幫忙,所以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劉禪不得不選擇低頭。
想開后,劉禪瞬間感覺心態(tài)有些不一樣了,正如撥開云霧見青天的感覺。
除了心態(tài)的不同,劉禪經(jīng)過這莫名其妙的七天,實力亦有了一定的提升,微微攥拳,前所未有的強大感充斥全身。
“早晚有一天,我會擺脫這所有的束縛!”劉禪勵志道。
如墨的夜垂于天際,一輛自皇宮駛出的車攆向著貴族區(qū)最北方的丞相府走去。
四周撐著鎏金銅燈,大廳內(nèi),孔明品著清茶,笑道:“看到陛下安然無事,臣也安心了?!?p> 笑著望向孔明,當雙目與孔明相對時,劉禪莫名感到一股心悸,好一雙可怕的眼睛,明亮而又溫和的外表下,隱藏著一抹看穿萬物的睿智,劉禪感到自己仿佛被其看了個透,根本沒有能夠隱瞞的。
“勞相父掛心了,朕很是慚愧,朕曾聽聞,是相父命人將朕送至乾元殿,若非如此,朕恐怕至今醒不來?!眲⒍U很是感激道。
依舊面帶笑容,孔明微搖了搖頭:“陛下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而大膽,或而不切實際,臣欣喜之余不由暗暗憂慮,陛下切莫忘記欲速則不達,凡是都要一步步來的道理,畢竟你是陛下,權(quán)力雖大,但有些東西卻并不能隨心所欲?!?p> 聞言,劉禪只感到孔明這是話中有話。
“相父教誨,朕必當銘記,然朕今日來此,實乃有事要與相父相商。”
“陛下請講!”
“人才選拔!”望著跪坐與一側(cè)的孔明,劉禪嘴角噙著微笑,淡淡道。
待得劉禪說完,孔明眉頭微緊,仿佛有些失望。
“陛下,您提出的人才制度,臣......”
“相父,聽朕說完!”劉禪抬手示意道:“上一次朕之所提,確實欠考慮,很難執(zhí)行起來,但是人才是一個國家進步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人才的培養(yǎng)儲備刻不容緩?!?p> 此時的蜀漢仍沿用漢庭那一套選官制度,主要有三種,征辟制、察舉制、舉孝廉。
征辟制,征召各地名望顯赫的人士出來做官。
察舉制,即由公卿、列侯、地方郡守等高級官吏通過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眾的人推薦給朝廷,經(jīng)過考核之后,授予官職。
舉孝廉,漢朝以孝立國,表明天子孝心,另外也是穩(wěn)定社會矛盾,給平民百姓一個步入仕途的重要途徑。
而就是這三種選拔制度,在劉禪看來,并非適合如今的蜀漢,如今的蜀漢缺什么,缺的是謀臣、武將、治國大才,顯然這三種方法并不能篩選出來,不僅選拔不出來,還反而堵住了他們?nèi)胧说牡缆贰?p> “但是在人才的選拔上,朕先效仿先秦,開設(shè)聚賢堂,征召天下有才之士,前來任職。至于官職改革,朕決定先推后?!?p> “聚賢堂...”
“沒錯,仿秦惠文王之舉措,開設(shè)聚賢堂,聚賢堂分設(shè)通文館、精武堂、天工閣,分別從治國、軍事、研究發(fā)明方面考核人才,治國由東曹掾蔣琬坐鎮(zhèn)把關(guān),牙門將王平坐鎮(zhèn)精武堂,至于天工閣便由令夫人擔(dān)任考官,相父總統(tǒng)整個聚賢堂如何?”劉禪笑道。
“最關(guān)鍵的一點,陛下考慮過嗎?”輕揮羽扇,孔明并未立即反對,反而有些意動。
“士族寒門分開考核,一切本著士為主,寒為輔的原則!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四次大選,朕都要親自考察?!眲⒍U緩緩道。
“如此倒也不會激起益州士族的激烈反對,不過這天工閣擔(dān)任人選...臣夫人雖喜木工之術(shù),然身為女子,不能為官?!笨酌鞯馈?p> “相父多慮,聚賢館考官并無官職,只是單純的負責(zé)替朕尋找有用之才罷了,待得時機成熟,朕會找名望極高者出面負責(zé)!”
說完,劉禪便突然覺得孔明直勾勾望著自己,自己就像犯了錯的小孩一般,有些不知所措。
兩者相視片刻,孔明微微一笑:“陛下還沒有放棄那種考試制度吧?”
“相父慧眼如炬,什么都瞞不過相父!”劉禪拱手笑道。
“陛下將來是想通過益州大儒的聲望,吸引更多的有才之士來考試吧?不過那些大儒名士可不好說服,畢竟陛下的觀點與他們的想法有些格格不入?!?p> “一切還早,朕還有機會,科舉制度,也就是朕先前所說的考試制度可以延遲推行,但是聚賢館必須在一個月內(nèi)馬上開設(shè),早一天,便有機會為我蜀漢早一天尋得棟梁之才。”劉禪頗為自信,且不容推辭道。
聞言,孔明有些無奈的點了點頭。
走在回宮的路上,劉禪心情大好,雖說科舉制度未能成功實施,但是聚賢館的開設(shè)無疑為蜀漢打開了一條人才之路,若是順利,“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凄涼估計永遠不會發(fā)生了。
至于那士為主,寒為輔,劉禪也不做糾結(jié),細細考慮后,劉禪覺得士族在地位、財富高于寒門的情況下,人才的數(shù)量亦是不少,對那些三國謀士細細想來,劉禪竟發(fā)現(xiàn)有七成都是士族身份,至于原因,劉禪歸結(jié)于文化儲備。
古時書籍之昂貴,遠非劉禪前世那般,寒門子弟如何念得起書?正因如此,三國時期,平常百姓,識字之人少之又少。
考慮之后,劉禪最終提出了士為主,寒為輔的原則,既給足了士族面子,又貼合了當今人才局勢,至于寒門子弟讀書問題,劉禪只能以后再做打算。
一瓶后悔藥
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