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真是爽快人。以你的天賦,一旦踏入人王境界,當可與我那九弟和七弟并駕齊驅(qū),超越為兄定是不在話下?!?p> 三皇子眼見慶忌對這枚寶珠并沒有半點推脫,反而大為高興。
大家都是聰明絕頂之人,明白雙方的交情由此便是大大增進了一層。
甚至三皇子覺得,既便接下來的獵神之戰(zhàn),自己仍未能有把握壓倒二哥。但此次能結交到慶忌這等潛力無邊的少年英杰,也絕對算不虛此行。
要知道皇室出來的子弟終究是胸量極大,眼光極為長遠。
在半步人王時就擁有近乎人王絕頂戰(zhàn)力的少年武者,便是三皇子這等見多識廣之士,生平也幾乎很少遇見過。
回想起來,恐怕也就大虞皇都的四大宗族與三大宗派中,有廖廖幾名妖孽弟子能夠相比。
而那幾人都是各宗各派的天之驕子,可享用的修煉資源簡直不計其數(shù)。
慶忌以區(qū)區(qū)山野少年的背景,卻也走到這一步,二者間的難易差距自是可想而知。
若在同等條件下,相信便是那幾名妖孽弟子也絕無慶忌現(xiàn)在這等成就。如此英才,若無意外發(fā)生,他日必將一飛沖天。
能結交到這樣一位未來不可限量的天才少年,相比之下,區(qū)區(qū)一枚溟海蜃靈珠又算得了什么。
“哼哼老三,你武道修為不見長進,這籠絡人心之術倒是又增強了不少?!?p> 二皇子見這情景,心中更加不爽。其實他現(xiàn)在也是頗為嫉妒懊惱,因為慶忌所展現(xiàn)出的實力與潛力,確實足以值得拉攏。
可惜這少年卻因段天的關系而被老三搶先招攬。這也就是所謂的機緣運氣了,他雖然暗自惱火,卻也無可奈何。
“二哥言重了。今晚時候不早。大家飲盡此杯,盡興而歸好了?!?p> 三皇子心情舒暢,也不再想再多做言語的糾纏。當下眾人飲畢杯中之酒,便即告辭。
誰知臨去之時,史白忽然間目光精茫閃動,向慶忌道:
“小子,你的戰(zhàn)力當真不弱,不過還不是本人的對手。希望三日后的獵神之戰(zhàn)你能好自為之。
若還不知天高地厚,仍如今晚這般想露臉出風頭,必然要自食苦果。莫怪本人沒事先警告于你。”
慶忌這時已決意幫助三皇子爭勝,聞言斜睨他一眼道:
“史白兄莫不是剛才枯坐太久,腦袋悶得有些不靈光了。
我輩武者爭其必爭,放手一搏便是,何須多言?難道你還指望能以區(qū)區(qū)口舌恫嚇,便令得慶某望風而逃不成?”
說罷也不再理他,轉(zhuǎn)身而去。
“哈哈哈,好一個爭其必爭,放手一搏。痛快!痛快!”
三皇子料不到一直看似溫文而雅的少年,忽然間霸氣如斯,竟似全然未將史白這等強者瞧在眼內(nèi)。
今晚實是他生平第一次壓倒二皇子,心中愜意,無以復加。趁著酒興,與慶忌把臂而行。一路高歌長嘯,只覺痛快之極。
“哼!”
史白瞧著幾人遠去的背影,目光漸寒。
“這個小子,居然敢對史白兄不敬,當真該死?!编嵒⒑藓拚f道。
“小人乍富而已。不過是三皇子送了他一枚寶珠,便如此急不可耐地表明心跡,我看此子未來的成就也是有限了?!?p> 魁偉大漢陰陽怪氣道。他現(xiàn)在有些琢磨過味來,剛才所以敗給段山,多半也是慶忌這小子從旁搗鬼之故。
“你們兩個沒用的東西,都給我閉嘴!”
黃衣羅剎面挾寒霜。
這三人中,本以她所受的打擊最為巨大??纱丝袒厮挤讲乓粦?zhàn),慶忌氣度恢宏,竟任由自己提聚功力,而后一招敗之。這實在令她心服口服,無話可說。
二皇子臉色極為難看,然而沉吟片刻后,也不禁點頭贊嘆道:
“這少年驚才絕艷,真是非同小可。此等人物,老三以國士待之,其方以國士相報。倒并非是趨炎附勢之輩。
可惜可惜,如此少年英豪,卻被老三搶了先去?!?p> “哼!終究是乳臭未干,連人王境都還未曾踏入的粗鄙少年而已。
三日之后,史某便讓他現(xiàn)出原形好了。”
史白聽得二皇子之言,胸中怒火更盛,登時拂袖而去。
溫潤清涼的氣息,猶如水波浸潤一般彌漫全身。
石室之內(nèi),慶忌盤膝而坐。返回住處后,他即刻便將這枚溟海蜃靈珠貼身懸掛在胸前。而后息慮凝神,靜靜體會這枚寶珠的奇妙之處。
果然,他心神剛一寧定,靈魂之海頓時開始震動。
不待他運轉(zhuǎn)《神光最勝經(jīng)》,魂海中的那點清光又已自行凝聚。生生滅滅,循環(huán)不休。
“竟然能激發(fā)靈魂之海自行凝聚不滅神光,真是好寶貝!”
慶忌大喜。他這時雖然酒意未退,卻感覺自己的頭腦清醒無比。
渾身上下,乃至于靈魂深處,無一不通透舒服。而且漸漸地,各種武道上的奇思妙想竟在心中油然而生。
更有甚者,慶忌感到佩戴了這枚寶珠之后,自身和這片天地虛空,竟也隱隱生出些許微妙難言的感應。
剎那間,慶忌腦海中不禁又浮現(xiàn)出方才涼亭之內(nèi),七皇子和九皇子各出一掌,接住黃衣羅剎而引發(fā)天地源氣動蕩的場景。
“那兩位皇子讓激烈動蕩的天地源氣最終消退的手段,正是天地冥合,而且是那種至精至微的冥合之境。
是了,要想心靈與天地融合為一,的確需要心如止水,靜照萬物,方能有機會感悟。
但我前些時候以無想殘圖嘗試踏入此境,之所以未能成功,應該便在于入靜太深,反而使自身的心靈缺少了一絲生氣。”
慶忌這時心靈通透,幾乎是一有思想,即刻便能自行領悟。
他現(xiàn)在突然明白,無想殘圖所追求的靜,是一種死寂之靜。
所謂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而天地冥合之靜,卻是靜中有動,一點生氣蘊含其中。
天地間萬物生靈薈聚,自然欣欣向榮,生機磅礡。若是心如死灰,何以與天地相冥合?
這個道理一想明白,慶忌心中頓時暢然。當下他走出石室,便在林間一處草地上盤膝而坐,仍是擺出無想殘圖的入靜姿式。
可這一次,他卻沒再想著讓自己心如死灰。而是將心靈主動向外延伸,耳畔聽到夜風中微微有蟲鳴獸走,花飛葉落之聲。
慶忌的心靈漸趨靜寂,又極度延伸,擴展,直至無邊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