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蟻的世界

第282章 蠟

蟻的世界 德魯伊爵士 2025 2019-04-15 18:33:12

  蠟,是動物、植物或礦物所產(chǎn)生的油質物質,常溫下為固態(tài),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的特性。

  現(xiàn)代人類社會能夠使用的蠟種類很多,主要分為幾類:

  一是植物蠟,包括木蠟、楊梅蠟、小燭樹蠟、日本精蠟、棕櫚蠟、米糠蠟、蓖麻蠟等。

  二是,比如蜂蠟、蟲白蠟、羊毛蠟、鯨蠟等。

  三是礦物蠟,典型的有褐煤蠟、石蠟、石油蠟等。也有把石油蠟單獨分一類的。

  四是合成蠟,比如費托蠟、聚乙烯蠟(PE蠟)、聚丙烯蠟(PP蠟)、乙烯一乙酸乙烯共聚蠟(EVA蠟)、氧化聚乙烯蠟等。

  這其中,很多蠟出現(xiàn)的時間很晚,是人類化學工業(yè)的結晶。主角目前作為螞蟻,顯然是無法利用這種蠟的。

  比如知名的石蠟,現(xiàn)代的蠟燭都是用這種材料制成。其是從原油蒸餾所得的潤滑油餾分經(jīng)溶劑精制、溶劑脫蠟或經(jīng)蠟冷凍結晶、壓榨脫蠟制得蠟膏,再經(jīng)脫油,并補充精制制得的片狀或針狀結晶。

  石蠟不僅制作蠟燭等照明工具,還可以用于制造火柴、纖維板、篷帆布等。以及用做食品、口服藥品及某些商品(如蠟紙、蠟筆、蠟燭、復寫紙)的組分及包裝材料,烘烤容器的涂敷料;用于水果保鮮,電器元件絕緣,提高橡膠抗老化性和增加柔韌性等;也可用于氧化生成合成脂肪酸??芍^多面手

  但在現(xiàn)代石油化工行業(yè)有生之年都幾乎無可能建成的背景下,主角是變不出來這種廉價又常見材料的材料的。

  他能夠借鑒的,就是人類古代低科技水平下能夠利用的蠟質,也就是純天然的蠟。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蜂蠟。

  其實還有一些蟲蠟理論上可以成為主角的備選項,比如白蠟蟲分泌的蟲白蠟,是天然蠟中最白的一種,其附著于樹干上的狀態(tài)看起來就像積雪一樣。白蠟蟲在主角原先的世界生活于四川一代,主角反正怎么看也不覺得自己目前所處的地方的氣候像是在四川,只能放棄這個侯選項。

  而其他蟲子有分泌蠟質的,也往往產(chǎn)量稀少、采集不便。

  最后,只能是將目光繞回蜂蠟這里。

  蜂蠟,又稱黃蠟、蜜蠟。是由蜂群內(nèi)適齡工蜂腹部的4對蠟腺分泌出來的一種脂肪性物質。在蜂群中,工蜂利用自己分泌的蠟來修筑巢脾、封蓋子房和飼料房。巢脾是供蜜蜂貯存食物、培育蜂兒和棲息結團的地方,因此,蜂蠟既是蜂群的產(chǎn)品,又是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物料。

  蜂蠟這種天然材料,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具有廣泛的用途。在化妝品制造業(yè),許多美容用品中都含有蜂蠟,如洗浴液、口紅、胭脂等;在蠟燭加工業(yè)中,以蜂蠟為主要原料可以制造各種類型的蠟燭;在醫(yī)藥工業(yè)中,蜂蠟可用于制造牙科鑄造蠟、基托蠟、粘蠟、藥丸的外殼;在食品工業(yè)中可用作食品的涂料、包裝和外衣等;在農(nóng)業(yè)及畜牧業(yè)上可用作制造果樹接木蠟和害蟲粘著劑;在養(yǎng)蜂業(yè)上可制造巢礎、蠟碗。

  這種優(yōu)良材料很早就被人類所應用,早期的蠟燭就是用蜂蠟制作,因而成本不菲。

  這是由于采集蜂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

  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人類都并不會飼養(yǎng)蜜蜂,只能尋找收集野生蜂巢里的蜜、蠟與蜂蛹等。

  蜂蠟的采集多在春、秋二季來完成。采集者需要通過經(jīng)驗和技術保護自己免受蜂群的襲擊,將整個蜂巢取出,經(jīng)過人工提取,一般是將取去蜂蜜后的蜂巢,放入水鍋中加熱熔化,除去上層繭衣、蜂尸、泡沫等雜質,趁熱過濾,放冷,蜂蠟即凝結成塊,浮于水面,取出,即為黃蠟。黃蠟再經(jīng)熬煉、脫色等加工過程,即成白蠟。

  對蜂巢不懷好意的主角卻有一步到位雄心壯志,這一次的行動,他的目的不僅僅是一次性的獲得大量蜂蜜和蜂蠟,他還想要馴服至少一只蜂后,來實現(xiàn)蜜蜂的馴化。

  與馴化蒼蠅和甲蟲不同,人類從沒有馴服這兩種昆蟲的經(jīng)驗,但馴化蜜蜂卻是人類在昆蟲馴化上不多的成果之一。

  所謂的馴化蜜蜂,其實并不準確,因為野生蜜蜂和家養(yǎng)蜜蜂在行為習慣、形狀上并沒有很大差別,逃走的家蜂很容易成為野蜂,而野蜂也能夠被捕捉飼養(yǎng)。所以,蜜蜂只能說是被半馴化,被人類飼養(yǎng)而已。

  人類養(yǎng)蜂自然是為了獲取其產(chǎn)品,包括:蜂蜜、蜂王漿、蜂膠、花粉、蜂蠟、蜂蛹及蜂毒。

  人類的蜜蜂養(yǎng)殖的歷史有數(shù)千年之久。比如原始社會,人們生活上使用的容器被偶然飛來的蜂群占用為蜂窩,或者是人們將蜜蜂居住的空心樹段設法搬到住所附近,對蜂群略加照料,使它們能生存下來時,就開始了家養(yǎng)蜜蜂。

  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以后的大部分新石器時代,人們制造并使用陶瓦器皿;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使用陶罐作為蜂窩;中東地區(qū)和古埃及人使用粘土作的粗管平放重疊在一起作蜂窩。以后,人們編織笆簍用作蜂窩。

  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在尼羅河的上下游進行轉地養(yǎng)蜂。因為上埃及的季節(jié)較早,養(yǎng)蜂人就把蜂窩放在木筏上,在一個地方采完蜜以后,沿尼羅河轉移到另一個有蜜源植物開花的地方。在埃及的阿布西爾(Abu Sir; Abu Ghorb)建于公元前2400年的太陽神廟石墻上,有一幅古代養(yǎng)蜂的圖畫:一個人正在用煙熏堆在一起的陶罐蜂窩,另一些人在過濾蜂蜜,把蜂蜜裝在小壇里,畫上還有一只蜜蜂。

  中國養(yǎng)蜂史也同樣悠久,歷史學家以及研究者從研究甲骨文的成果推斷,我國從殷商時代已有養(yǎng)蜂。公元3世紀以后的著作,如晉朝皇甫謐《高士傳》,晉張華《博物志》以及《永嘉地記》中有了家養(yǎng)蜜蜂的確切記載。

  正是有了成功先例,主角才對馴化蜜蜂充滿野心和信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