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鄉(xiāng)東北這邊的農(nóng)場,一九八幾年的時候,住的是不太好的平房,低矮、狹小。
那時候的冬天,漫長,似乎比現(xiàn)在冷許多,下20公分雪很平常,我還很小,穿棉衣、棉褲、氈帽、棉烏魯鞋,在外面玩爬犁、抽冰嘎,冰嘎有木頭刻的,有用一個螺絲帽在爐子里燒紅,再用一個尺寸正好的鐵溜溜,用錘子砸入其中,做成的,學(xué)校每年冬天都在操場澆冰場,在冰場上玩兒的日子很愉快。
冬天吃蔬菜,依靠菜窖貯藏,幾乎家家都有,二米多深,用紅磚砌成的,上下用梯子,里面主要存放大白菜,再有用水缸腌酸菜,還有豆腐、土豆等,要吃一冬天,水果是國光蘋果,品種很單一,過年的時候,母親問是要衣服,還是買糖塊,我和哥哥選了水果糖,糾結(jié)的單選題,想都選。
一九八幾年的時候,真的很不富裕,但冬天不是那么難熬。
二零一八年的今天,家是地?zé)岬臉欠?,寬敞,明亮,附近的發(fā)電廠余熱供暖,冬天在屋里穿半截袖,不冷,前幾天,陽臺上的君子蘭還開花了,蔬菜和水果十分豐富,能吃到西瓜,有時候還有櫻桃,在農(nóng)場的超市和市場有賣的,當(dāng)然,物以稀為貴,不是整個農(nóng)場的居民都住上了樓房,還有住平房的,燒爐子和火炕,但家里一般都安有小型鍋爐、暖氣片,條件跟三十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說下貴州,在云貴高原上,QN州,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有布依族、白族,等等,都勻毛尖挺有名的,交通上很不方便,總繞著山走,三、四級的公路,十幾公里的直線路程,開車要走一上午,盤山路,山很陡,路況很危險,公路的另一側(cè),很多時候就是懸崖,要很小心,但風(fēng)景不錯,滿眼的翠綠。
二零零八年,我在QN州工作,修建高速公路、橋梁和隧道,工作了一年半,都勻的冬天好像比東北家鄉(xiāng)冷,是濕潤的陰冷,冷在骨髓,最冷只零下十度,下凍雨,路上是薄薄的冰,開車出行很危險,還在山里的工地,看見過一次霧松,半山的綠,半山的白,很美,那的房子墻壁很薄,不超過二十公分,是沒有燒煤的暖氣和地?zé)岬?,我穿著東北才穿的羽絨服,越過了那個冬季。
這就是我印象中的冬天,各有各的冷,不那么相同,記錄得匆忙,但還算是切身體會吧。
時間2018年2月2日晚10點
人類能度過冬季的寒冷,但無法翻越時間這座高山,除了宗教、哲學(xué),只好穿越在網(wǎng)文的幻想中,就像一只不可語冰的夏蟲,又像黃粱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