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架騎兵攻城車在雪地里朝著朔方城移動,不急不緩,其行進的速度和烏龜有得一比,看著讓人揪心和著急。
不過,速度雖緩慢,卻從未停止,經(jīng)過艱難的跋涉,此時卻也進入了守軍的箭程之內(nèi)。
而突厥鐵騎卻沒有緊隨其后,而是集結在原地,因為騎兵沖鋒需要足夠的距離,才能漸漸加速形成沖鋒的洪流。
與此同時,另一件攻城利器回回炮也粉墨登場,華麗地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
回回炮是由特別制造的巨大平板車,用六頭犍牛拉著,從突厥大營中隆隆而出。
相當于騎兵攻城車的巨大無朋,回回炮就要秀氣得多,六頭犍牛顯得很輕松,并且可以隨意轉(zhuǎn)動方向。
粗略一算,回回炮不少于三十架之多,而在回回炮的后面,還有更多的牛車拉著石彈,來勢洶洶,其情可怖。
回回炮可發(fā)射三百斤石彈,且射程極遠,威力巨大,對城門和城墻的破壞力驚人,是攻城的大殺器。
其射程遠遠超過弓箭,因此,回回炮安放的位置都在弓箭射程以外,讓守軍看著干瞪眼,任憑石彈在城頭之上遍地開花,卻毫無辦法還擊。
隨著回回炮的出場,薛納兩眼緊緊盯著突厥大營,神色緊張,呼吸急促,生怕又從大營中冒出啥子神兵利器。
好在,上蒼仿佛聽到了薛納的乞求,突厥人沒有繼續(xù)逆天,再也沒有妖邪出現(xiàn)。
不過,又從突厥大營中涌出近萬鐵騎,加上最先出現(xiàn)的那一撥騎兵,差不多已有兩萬騎。
這是一股可怕的力量,能輕易毀滅一個大部落,對于西域那些小國,完全可以做到一日之間,滅國無數(shù)。
薛納眉頭緊皺,神色凝重,心中在衡量雙方的戰(zhàn)斗力,卻冷不防被身邊的趙無敵給嚇了一跳。
“薛將軍,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快讓八牛弩攻擊突厥人的回回炮呀!”趙無敵急了,大聲吼道。
敵軍鐵騎集結,鋼鐵洪流已經(jīng)形成,而威力巨大的攻城利器也在朝朔方城移動,攻城之中一觸即發(fā)。
反觀朔方城守軍,卻一個個手持武器,巍然不動,仿佛在等待著薛納的命令。
這是搞什么名堂?
趙無敵很不解,同時心中也在腹誹:莫非還要等突厥人的攻城車和回回炮就位,雙方主將先來一番罵陣,然后再開打?
這年頭難道兩軍交戰(zhàn),還講究堂堂之陣不成?
趙無敵在大明的時候,抗擊倭寇多年,讓那些無惡不作、無所不用其極的倭寇給逼的,早就沒有所謂“堂堂之師、堂堂之陣”的意識。
在他的信念之中,只要是能干掉敵人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能干掉敵人的軍隊就是最強大的威武之師。
其它的都是扯淡!
城頭之上有好幾架八牛弩,拿來攻擊攻城車作用不大,但是對于回回炮來說,卻是不錯的選擇。
長達一丈的鋼鐵巨箭,一旦擊中回回炮,就算是不徹底報廢,也趕不上今天的攻城戰(zhàn)了。
有時候,以己之強攻敵之強,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只要你搶占了先手,雙方實力此消彼長之下,往往會扭轉(zhuǎn)不利的戰(zhàn)局。
薛納并非一個迂腐的將軍,經(jīng)趙無敵這么一提醒,立馬就明白過來,及時下達攻擊命令,集中所有八牛弩打擊突厥人的回回炮。
八牛弩的射程遠超弓箭,全都瞄準了那些已經(jīng)停下,但卻來不及卸車的回回炮。
錚然一聲,如長槍般的巨箭騰空而起,宛若一道道黑色閃電,向前撲殺!
一場大戰(zhàn),由唐軍八牛弩的攻擊拉開了帷幕。
城頭之上,蒼涼的號角聲吹起,向所有守軍發(fā)出了戰(zhàn)斗的命令。
弩上弦,箭就位,寒光閃爍的鋒矢瞄準著敵人。
城樓附近的營房之中,大將軍秦懷玉坐立不安,急得團團轉(zhuǎn),不時朝門口移動腳步,總是想著偷偷溜出去,卻又被魏黑臉一聲咳嗽給攔回去。
“大將軍,你的傷口又在冒血,可不能再走來走去了?!蹦瓋盒±芍泻苁潜M職盡責,蹙著好看的眉毛,不滿地嘀咕。
“呵呵,大將軍,你還是安生些吧!都胡子一大把的人了,怎么如今的耐心連個孩子都不如?你要是實在不放心,那就派秦剛去城頭守著,一有消息就讓人馬上回報給你,你看如何?”
魏黑臉算是稍稍做了讓步,省得一個堂堂大將軍,弄得魂不守舍,就跟只大馬猴一樣上躥下跳。
秦懷玉一看,也只能這樣了無奈地點點頭,秦剛帶著幾名親兵領命而去。
由于雙方的距離較遠,八牛弩發(fā)射的巨箭騰空如閃電,氣勢如虹,場面頗為宏大,但是其準頭卻有限。
一輪打擊之下,十來根巨箭只有一根擊中了回回炮的主架,另外射死了三頭牛,洞穿了六七名突厥人。
這個結果其實很正常,早就在薛納的意料之中,能夠命中一架回回炮,已經(jīng)是很不錯的收獲了。
不過,趙無敵可不這么想,他對此很不滿意。
十分之一的命中率都不到,這特娘的也太差勁了,簡直就是浪費巨箭,給大唐第一殺器抹黑。
他向薛納主動請纓,要親自去操控一架八牛弩,看看到底是史書言過其實,還是這些殺才不盡心竭力?
薛納想了一下,看在他昨夜又寫又畫的份上,勉強答應了,不過,還是將自己的親兵派了兩名,拎著鐵盾給他保駕護航。
薛納并不傻,看不出趙無敵是秦懷玉和魏黑臉看中的寶貝疙瘩,可不敢讓他有個閃失。
城門樓附近就有一座墩臺,一架八牛弩趴在哪里,原先操控發(fā)射的小卒給趙無敵一腳踢到一邊,將發(fā)射權給沒收了。
趙無敵沒玩過八牛弩,但是他玩過火炮。
那是從西夷引進、并經(jīng)大明工匠仿制和改進的火炮,其發(fā)射原理和八牛弩都差不多。
而且,趙無敵曾經(jīng)和西夷傳教士混過一段時日,學過一些西夷人的學問,其中就包括幾何之類以及火炮的發(fā)射原理。
他知道火炮發(fā)射之前需要校正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找準一個標尺。
這并不需要精密的儀器,利用自己的眼睛和手指就可以粗略做到。
趙無敵把八牛弩當作火炮來用,指揮一群殺才移動八牛弩,并重新瞄準了一架回回炮,瞅著差不多了,大喝一聲:“發(fā)射!”
星河行者
本來說是下午更的,結果拖到現(xiàn)在,下午茶變成了晚餐,真是很抱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