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五年(公元353年)六月乙酉,太上皇裴該害暑病,薨逝于長安大明宮神龍殿內(nèi),享年六十五歲。
朝議,以領(lǐng)京兆府事、繁昌縣公荀羨為“山陵使”,主喪,葬太上皇于檀山靖陵。旋上廟號、謚號,稱“太祖高皇帝”。
皇帝裴焱罷朝居喪,遵照太祖新定華禮,七七四十九日后除服——舊禮三年之喪,余期則改為“心喪”。七月乙亥,重開大朝,自宰相郗愔、卞盱、陶范、桓溫等以下,凡居京五品以上官員,及殿...
至德五年(公元353年)六月乙酉,太上皇裴該害暑病,薨逝于長安大明宮神龍殿內(nèi),享年六十五歲。
朝議,以領(lǐng)京兆府事、繁昌縣公荀羨為“山陵使”,主喪,葬太上皇于檀山靖陵。旋上廟號、謚號,稱“太祖高皇帝”。
皇帝裴焱罷朝居喪,遵照太祖新定華禮,七七四十九日后除服——舊禮三年之喪,余期則改為“心喪”。七月乙亥,重開大朝,自宰相郗愔、卞盱、陶范、桓溫等以下,凡居京五品以上官員,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