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十年,正月十八日。
春寒料峭之中,一條鐵灰色的長龍正在燕山、太行山和恒山交匯的山路上面,彎彎曲曲,滾動一般的前行。
這一帶就是被稱為襟帶桑乾,表里紫荊的飛狐口或飛狐峪。乃是太行八徑之一,是連接幽燕之地和并代之地的要徑,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飛狐峪的地形,當(dāng)然是非常險要的。此處的海拔在5000尺到9000尺間。山路的北坡,緊挨著蔚州壺流河盆地,山的南坡則是亂石...
共和十年,正月十八日。
春寒料峭之中,一條鐵灰色的長龍正在燕山、太行山和恒山交匯的山路上面,彎彎曲曲,滾動一般的前行。
這一帶就是被稱為襟帶桑乾,表里紫荊的飛狐口或飛狐峪。乃是太行八徑之一,是連接幽燕之地和并代之地的要徑,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飛狐峪的地形,當(dāng)然是非常險要的。此處的海拔在5000尺到9000尺間。山路的北坡,緊挨著蔚州壺流河盆地,山的南坡則是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