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水滸世界中,李逵在梁山“好漢”中雖然算不上武藝最高的,但其性格鮮明、憨直可愛,給人的印象中很深。
讀過水滸的人可能會忘了李應,忘了楊雄,但很少有人會忘掉彪呼呼的李逵,梁山如果沒有李逵,會減色許多。
李逵原本是沂水縣百丈村人氏一個莊稼漢子,殺了人逃亡江湖,后面轉(zhuǎn)展到了江州,在戴宗手下當了一個小牢子。
李逵的脾氣很糟糕,在江州,也就偶爾聽下戴宗的話,《水滸傳》說,“這個人只是院長(戴宗)說得他下”。
后面宋江刺配江州,他的到來改變了李逵的一生。
當時,宋江和戴宗在樓上飲酒,聽得樓下有人吵鬧,原來是李逵在路上找人隨即借錢,李逵活的太混沌,經(jīng)常沒錢,其他人都知道他的尿性,自然不借,他就上樓來找戴宗。
宋江到了江州后到處灑錢,戴宗知道宋江有錢又喜歡收小弟,就把李逵介紹給了宋江。
李逵一聽眼前人是宋江,當時就“撲翻身軀便拜”。
宋江聽說李逵要借錢,想都沒想就給了李逵十兩銀子。
戴宗卻告訴宋江,說李逵拿著銀子一定是去賭錢了,宋江卻擺手說無妨。
果然,李逵很快把這十兩銀子輸了,輸了又想奪錢還給宋江,和人打了起來。
李逵賭品也有問題。
宋江會做人,再加上兜里有錢,讓李逵把銀子還給人家,然后拉著他一塊兒吃酒。
吃酒期間,李逵又耍酒瘋,打了一個唱曲子的,得,宋江又替他墊付了二十兩賠償費,分手的時候,宋江又給了李逵五十兩銀子。
宋江八十兩銀子,從此買了李逵一個人,是以最后宋江要李逵的命,李逵也沒反抗,用現(xiàn)在的話說,李逵成了宋江的鐵桿“粉絲”,是不折不扣的保宋派。
后面,宋江虛情假意的請盧俊義坐山寨的頭領(lǐng)時,宋江就站出來立即發(fā)飆,說,“我在江州,舍身拚命,跟將你來,眾人都饒讓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讓來讓去做甚鳥!我便殺將起來,各自散火。”
按理說,李逵是宋江的鐵桿,又救過宋江的命,上了梁山又只認宋江,宋江應該把他當做最放心的心腹才是。
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宋江最不放心的人里,李逵占了一個名額。
宋江不僅死前要把李逵毒死,期間有好幾次也差點把李逵殺死。
而李逵呢,一直過的稀里糊涂,根本不知道宋江為什么要置他于死地,最后說就算是死在宋江手里也不怨,真真是讓人無奈!
《水滸傳》中的情節(jié)耐人尋味?。?p> 比如,上了梁山,李逵想回家接老娘上山,此時的寨主晁蓋答應了,還要給他派幾個人一道前去。
宋江卻攔住說:“使不得?!?p> 當然了,宋江有理由不讓李逵下山,就是官府已經(jīng)在沂水縣統(tǒng)計他,回家肯定有人在捉拿他。
但是李逵堅持了一下,宋江又同意李逵下山了。宋江先不讓他下山,后又讓李逵下山,完全沒把已經(jīng)拍板的晁蓋放在不眼里,后面宋江又說怕李逵鬧事把他的雙板斧給收了。
就這樣,李逵回家了,老娘死在了老虎之口,他自己也被人捉去送官請賞,差一點死在這次回家事件當中。
當李逵回到梁山后,說起了這次回家的經(jīng)歷,說到母親身死及殺老虎一事時,宋江的反應是“大笑”!
大笑,讀來讓人細思極恐。
后面,宋江為了架空晁蓋,要培植自己的勢力,李逵雖然屢次犯事都只是被警告,沒有執(zhí)行軍令被殺。
如攻打祝家莊,李逵殺了扈家莊扈太公一家,違反了宋江將令,最后宋江說,“本合斬首,切把殺祝龍、祝彪的功勞折過了,下次違令,定行不繞,”將事情揭了過去。
當然這會很多人會說,宋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沒想真殺李逵這個鐵桿班底,這也是有道理的。
但在完成了座次排定以后,情況就不一樣了,李逵再犯事,宋江對李逵的處很明確,是“斬訖報來”。
菊花會上,宋江作了一首《滿江紅》詞,說到了“招安”一句時,武松發(fā)作起來,說:“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們的心!”
李逵也跟著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接著踢碎了一張桌子。
關(guān)鍵就在于招安上,招安是宋江的政治理想,是他的底線,任何人不得觸碰。
說起來招安,先是武松提出來的,他曾對宋江說“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
但后來武松又反對招安,是因為他看不慣宋江奴顏婢膝哀求式的招安,像吳用所說的“打得他(皇帝)夢里也怕”的招安,他并不反對。
魯智深反對招安是覺得“塵世”太臟,就像是他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涮不干凈。
林沖不愿意招安是因為高俅,招安后他肯定又歸高球管,這不是又羊入虎口么,很難有好日子過。
李逵則不一樣,他反對招安,是因為他要造反。
魯智深、林沖等人反對招安,但他們沒有一再和宋江硬頂,也就私下里嘀咕,李逵不一樣,一再叫囂讓宋江當皇帝,老是公然與宋江唱反調(diào),觸碰宋江的“紅線”。
李逵為什么一直慫恿宋江造反?
李逵出身于社會的最低層,他的基本要求是社會平等,再往后才是當個“將軍”。
當他的基本要求不能實現(xiàn)的時候,他覺得換一個皇帝也許能實現(xiàn)他的社會平等。
而宋江一直是小官吏,他想的是逐級升官,最后進入“廟堂”,他所期待的是政治清明,皇帝不會被奸臣蒙蔽。
宋江認為自己一直之所以進不了廟堂,不是皇帝不好,而是因為奸臣擋了他的“上進”之路。他始終都認為皇帝“至圣至明”,就是見了皇帝耍大寶劍也要拜倒在地。
這么一個政治理念不和宋江不一樣的人,宋江能容他么?
當宋江在用人之際,李逵即便被用,也會時時防著,燕青就是宋江放在李逵身邊的“監(jiān)管人”,這一點《水滸傳》交代的很清楚。
得機會,宋江就要置李逵于死地。
有一件事能說明宋江想殺李逵!
這就是李逵負荊請罪事件
當時李逵從東京回來,繞路到了荊門鎮(zhèn)附近,投宿到了劉太公莊上。
晚上他聽得劉太公晚上啼哭,聽說是宋江“把他女兒奪了去”。
李逵不顧燕青的阻攔,回到梁山就直奔忠義堂,砍翻了杏黃旗,然后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得粉碎。
宋江了解情況后,就和李逵打了一個賭,賭雙方的項上人頭!
宋江沒搶人女兒,他很清楚,賭輸?shù)漠斎皇抢铄印?p> 后面宋江撇下李逵,“自與一行人馬”回了山寨,李逵按照燕青給出的主意,回到山寨負荊請罪。
當然了,眾兄弟都會替李逵求情,李逵免于一死。
有人會問,提議賭人頭不是李逵嗎?
是的。但是,這賭注是宋江誘導李逵才有的。
宋江一開始說的是,假如自己輸了,“就那里舒著脖子,受你板斧”。
在這種情況下,他問李逵,“假如你輸了,該當何罪?”
李逵賭徒一個,知道賭博的規(guī)矩,當時就說,“便輸這顆頭與你!”
李逵哪有宋江肚子里的彎彎繞繞!
宋江識人功夫多厲害,憑他對李逵的了解,知道李逵一定會順著桿兒爬上來,要賭,肯定是要有對等的賭注。
燕青早就把事情說開了,宋江為什么還要賭人頭?
這還不算,宋江還讓鐵面孔目裴宣寫了賭賽軍令狀。
大家都知道軍中無戲言,這可不是瞎開玩笑!
事情真想大白后,宋江沒有叫李逵到山上說個明白,而是自己先回去了,很難說沒有留下李逵,讓他“自裁”的意思。
李逵當時中計了,說道:“既然輸了這顆頭,我自一刀割將下來?!?p> 好在燕青伶俐,給李逵出了主意。
后面,李逵負荊回到山上,宋江仍然在說:“我和你賭砍頭,你如何卻來負荊?”
只是宋江可能忘了李逵這人,小賭一向賭得直,大賭卻耍賴,為了安撫眾人,他最后順水推舟,有條件放過了李逵。
當然了,宋江一向以仁義自居,殺李逵必須要有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因為他需要一個理由,大家又一再相勸,李逵一再闖禍一再沒事。
當宋江自己知道不久將離人世的時候,他翻臉了,理由不找了,直接招來李逵給他下毒。
就這會,眾頭領(lǐng)都依舊認為李逵是宋江從江州帶回來的舊人,都說宋江哥哥待李逵最好,說宋江并不是真要殺他,再加上頭領(lǐng)們講究“哥們兒義氣”,所以都給他講情。
且看宋江所說的要害李逵的理由:“我自幼學儒,長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點異心之事。今日天子輕聽讒佞,賜我藥酒,得罪何辜。我死不爭,只有李逵現(xiàn)在潤州都統(tǒng)制,他若聞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義之事壞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p> 都這會了宋江還惦記著自己的清名忠義!
李逵得知宋江騙了自己喝了藥酒后也并沒有埋怨,卻也只是說:“罷,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也許在李逵看來,只有他的宋江哥哥給過他平等。
一個“好漢”給他人當奴才可悲,心甘情愿給他人做奴才更可悲,心甘情愿給他人做奴才,主子要他死,他卻渾然不知是最最可悲。
李逵就是這個最最可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