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肅很想說這句話不是高夜說的,是人家孔夫子說的,可是面對呂布暴躁的臉,實在是沒辦法把下面的話繼續(xù)說出口來。這是發(fā)生了什么,怎么感覺呂布和自己當(dāng)年認(rèn)識的那個不太一樣了呢?
其實李肅哪里知道,呂布對自己家人的感情,不是一般的重。雖說那丁原只是他的養(yǎng)父,但是平日里對他又是極好,不但處處照顧著他,就連娶妻,也是他親自做媒,才讓自己娶了并州大戶嚴(yán)家的女兒。這樣的感情對于從小無父無母的呂布來說,可謂是彌足珍貴。再加上當(dāng)年和高夜兩個人混在一起,高夜本身就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因此兩個人也算是臭味相投。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更讓呂布對自己的義父有著更加深厚的情感,自然不愿反叛。
只是被趕出了大帳的李肅,除了一臉的尷尬之外,就是一臉的苦悶,畢竟自己在董卓那里算不上什么人物,在一干文武之中也不出挑,如果這次的事情辦成,那是給董卓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到時候不論怎樣,自己升個官肯定是跑不了的??墒侨绻k不成,只會給董卓留下一個壞印象,到時候自己就更加沒有什么出頭之日了啊。不行,我得想個辦法!
呂布趕走了李肅,心中猶自難受,那可是自己少年時的好朋友啊,居然拿著金銀財寶來勸我背棄我的義父!難道我呂布在他們心里就是這種人么?可惜了自己這美酒啊,真是的,倒不如去找高夜喝一杯!
呂布獨自在自己的大帳里走來走去,一邊想著少年時自己和李肅相識相知的日子,兩個人不但經(jīng)常一起喝酒,更是經(jīng)常一起比試武藝,這樣的好朋友,可惜今日只能分道揚鑣了。本來見了他的滿心歡喜,現(xiàn)在也只剩下了憤懣。剛剛的歡喜有多大,現(xiàn)在的憤懣就有多深。
在他做出去高夜那里喝一杯這個決定的時候,自己的大帳居然被人又一次的掀了開來,呂布急忙迎了上去。廢話,在這座大營里,能夠如此長驅(qū)直入自己大帳的,除了丁原之外還能有誰?
“吾兒奉先,不知今日是和誰在飲酒???”那丁原面色不善,直愣愣的盯著呂布問道。呂布不由得一愣,自己才把李肅趕出去不久,自己的義父就來了,這是何人去告訴了他此事?況且那李肅來的時候,不說別人,就連自己都不知道他是董卓的說客,可是眼見丁原現(xiàn)在的模樣,分明是來興師問罪的節(jié)奏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也無怪乎呂布奇怪,畢竟這件事處處都透漏著詭異。呂布本來也不是一個腦子很好使的人,更加搞不清楚這里面的彎彎繞。他那里知道,從這里出去的李肅,在擺脫了最一開始的懊惱與不甘之后,大腦當(dāng)真是飛速的運轉(zhuǎn),不一會兒笑容便又回到了他的臉上。
不光如此,他在往出走的時候,還不時跟上前打招呼的兵士講,他們很快就要歸朝廷管轄了,因為呂布已經(jīng)決意歸順朝廷,只是這事還不好明說,大家記得要保密啊!
眾軍士之所以上前和他打招呼,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剛剛大家都有目共睹,那呂布和他相談甚歡,兩個人更是把臂同游,就連后來看馬的時候,也是親如一家的樣子。這樣的人,底下的軍士巴結(jié)巴結(jié),說不定他以后也會是自己的上官呢!
可誰能想到,巴結(jié)的結(jié)果居然會是得到這樣一個神奇的論斷,呂布要歸順朝廷!這是什么意思,那不就是說呂布要背叛刺史大人么?前幾日刺史大人剛剛和董卓大打一場,那董卓是誰,當(dāng)朝司空啊,和他戰(zhàn)斗那和跟朝廷戰(zhàn)斗有什么區(qū)別?現(xiàn)在呂布要歸順朝廷,我的天吶!
這樣的言論,在這群小兵的傳播之下,分分鐘就讓呂布大營里炸開了鍋。其實也不算是炸開了鍋,畢竟不是說了要保密么?一下子就變成了人人都在討論,卻又人人都說要保密的話題。這樣的事情,怎么可能會沒有人去告訴丁原,丁原聞聽之后整個人都要氣炸了!
好你個董卓,不是我的對手,就派人來拉攏我?guī)は麓髮?!好一個呂布,為了金銀珠寶居然連我這個養(yǎng)大他的義父都要背叛,這世上豈有如此忘恩負(fù)義之人!其實如果高夜在這里,說不定還會勸他,事出反常即有妖啊!畢竟哪個要謀反的人,不是先把自己藏好了的?居然會讓其他士卒知道,這根本就不合常理嘛!
可是李肅這一計,針對的就是丁原的暴脾氣。李肅也在并州生活過,少年時更是呂布的好友,怎么可能對他丁原沒有什么了解呢?他也知道并州軍中并沒有什么智謀之事,自己這一計雖然是漏洞百出,若是高夜在這里,自己說不定得小心再小心,可是高夜現(xiàn)在他的大營里,這是呂布剛剛告訴自己的。因此這樣拙劣的小計,對付一個丁原已經(jīng)是足夠了。
其實計策不一定要多新多奇,多么高明,只要能讓對方上當(dāng),那就是好計策!丁原果然不負(fù)李肅所望,一聽聞此消息不由得怒發(fā)沖冠,直直的跑去呂布的大帳,準(zhǔn)備問個明白。一進(jìn)大帳,雖然只有呂布一人,可是兩張桌案,還擺著美酒,杯盤狼藉更是說明了呂布今日確實和某些人相談甚歡,怎么能讓丁原不怒?
呂布接了丁原的問話,倒也沒想那么多,只是照實回答,說是見了昔年好友李肅,和他續(xù)了舊情。話才說道這里,就聽丁原怒道:“敘敘舊情?在多敘一會兒,是不是要把老夫的人頭,都敘給董卓?。 ?p> “義父何出此言?那李肅來勸我投降,已經(jīng)被孩兒我給轟出去了!”
“轟出去?不是送出去的?”丁原冷笑道。
“義父為何不信孩兒的話?”呂布不由得急道,“孩兒絕無背叛義父之心??!”
“哼,你那親衛(wèi)親自前來報我,說你跟李肅訴苦,說著什么恨不逢主的話,直把老夫我一頓數(shù)落。那李肅一般出董卓,你便上趕著要投靠,一拍即合若此,你還有何話說!”
“義父!此話絕非孩兒所說!是哪個親衛(wèi)告訴義父的,何不叫他出來與我當(dāng)面對質(zhì)!”
“哼,老夫雖也愿信我兒絕無二心,只是營中都已經(jīng)傳遍了!你又能如何解釋?”
“義父,若是孩兒我真有反心,又豈能讓他人知道?!眳尾疾挥傻梅直娴?,只是這句話一下子點醒了丁原,呂布雖然魯莽,可也不是傻子,只是滿營都在傳此事,卻不知為何。
“來人,且將那人送入帳來,讓他與我兒一一對質(zhì)。”丁原不由得沉聲道。只見那人低著頭,便走了進(jìn)來,呂布不由得一愣,此人一直低著頭,自己看不清他的顏面,雖然感覺很熟悉,可他卻能肯定,此人絕不是自己的親衛(wèi),不由得一愣。只是丁原剛剛一直在大帳門口和呂布大吵,一直也沒有進(jìn)去落座,那人一進(jìn)大帳,便在丁原身后。
異變陡生!
就在呂布愣神的一瞬間,那剛剛進(jìn)來之人直接拔刀,一刀捅進(jìn)了丁原的后心。這樣的劇變就連丁原都沒有想到,瞪著大大的雙眼,直接撲倒在了地上。呂布這才發(fā)現(xiàn),那人居然是李肅!
那李肅一路告訴著眾人呂布要投降的消息,一路堂而皇之的走出了呂布的大營。只是他卻沒有返回洛陽,而是又潛入了呂布的大營之中。雖然整個大營戒備森嚴(yán),可是對于李肅這樣的高手,卻還是有著很多破綻的。更何況他剛剛進(jìn)過了大營,對大營布局幾乎是了熟于心,再加上眾軍士都被那條消息給驚到了,因此對于大營里多出來的這個人,大家都沒有注意。
李肅偷了一副甲胄,假裝自己是呂布的親兵,跑去跟丁原告狀,說自己聽到了呂布要謀反的話語。那丁原本就和李肅不熟,而且見他穿著呂布親軍的鎧甲,自然不疑有他,這才急匆匆的趕到呂布那里。誰知道卻被這個假扮親兵的李肅,給一刀殺了呢!
重點是李肅不單單殺了丁原,更是跑出去大聲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呂布把刺史大人給殺了!”邊跑邊喊的李肅,居然就這樣跑出了呂布的大營!
呂布還在發(fā)愣,就有兩個丁原的親衛(wèi)沖進(jìn)來大帳,見到丁原果然死在了呂布帳內(nèi),不由得心中大駭,雖然兩腿發(fā)抖,可還是戟指呂布大聲道:“將軍你為何要殺大人?”
呂布這一次當(dāng)真是跳進(jìn)黃河都洗不清了!依照現(xiàn)在的狀況,自己如何解釋的清楚?那李肅是眾人看著出了大營的,自己還能怎么說?說李肅殺了丁原么?一個都“走了”的人如何能回來殺死丁原?
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并州軍上下都知道了,自己殺死了丁原,準(zhǔn)備投靠董卓這件事,整個大營不由得一陣大亂,就連呂布都沒有辦法制止。該死的李肅又一次回來勸降自己,自己還能有什么辦法?反正這個惡名已經(jīng)背在了自己的身上,自己就是殺了李肅泄憤,也無法改變自己弒父的名聲。況且那匹赤兔馬當(dāng)真是寶貝,罷了,降了就降了吧!
只聽呂布大喝道:“如今刺史大人已死,我意歸降朝廷。肯隨我走的,便同我一起享受榮華富貴!不愿隨我的,高明曦的大營就在旁邊,你們?nèi)ネ端餐瑯佑袀€好前程。爾等自行決定吧?!?p> 就這樣,好好的一個并州軍大營,一時間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