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溫陵外傳

第五章,峰回路轉(zhuǎn)

溫陵外傳 良駒齒未落 2063 2017-03-15 09:31:20

  蒼歷四六三年秋月,又逢月夕之時,皇帝受奸相吳琳蠱惑,大擺月夕宴!

  吳琳欲借月夕之宴,強收各郡兵權(quán)。而后金關(guān)郡郡守、郡尉被殺,包括臨海郡之內(nèi)八郡守、尉扣押在京,另有青遠、臨松、西凌三郡守、尉拒不赴宴,算是明智之舉!

  蒼國十二郡,臨海至于東北,東臨滄海,北壤狄夷,西南既為臨松。臨??な?、尉被扣,后又傳書各縣調(diào)兵,合郡軍三萬入京。

  月夕事件,各縣自有聽聞,今郡尉調(diào)兵,郡中五縣竟無一縣號應(yīng)!

  郡軍三萬方才開拔出郡,豐凱、南河二縣便合八千兵卒攻于越河縣境內(nèi)平吳鎮(zhèn)。?鎮(zhèn)中守衛(wèi)百人,見敵軍來勢兇猛,尚未交鋒,便紛紛棄甲,逃回越河城。

  平吳失陷,李贄等方知豐南二縣已然聯(lián)手,并已將矛頭直指越河!?越河縣下設(shè)三鎮(zhèn),各鎮(zhèn)守衛(wèi)百數(shù)十人,為免徒增傷亡,便也急召回城。

  豐南聯(lián)軍一路無阻,不出三日,全軍兵臨越河城下!

  縣府之中,李贄等人圍著防圖,氣氛略顯壓抑。四千士卒若按常理,對上八千敵軍,倒也保得縣城無恙。

  偏倒是一切尚未妥當,且不談御龍婉兒帳下一千新軍,毫無經(jīng)驗,就是這縣城,城墻亦是久未修復。

  蒼國各城城墻亦有規(guī)定,除重要關(guān)口外,其余各地,郡城不得高于都城,縣城則不得高于郡城,分城則不得高于縣城。

  而整個臨松山嶺沼澤遍布,雖水土肥美,卻無人開墾,百姓多以放牧為生,郡中五縣卻僅有六城。因而越河縣城實際高度與普通城池(即分城)相差無幾!如此怎不令人憂心?

  然形勢逼人,卻不得不搏!

  李贄先是遣人回郡城求援,后命張彪,趙普,王居將各率一千士卒分守西北南三城,東城并不正面對敵,便將東城交于御龍婉兒,正陽宏、徐階則帶五百余人隨時支援。

  御龍婉兒既已入軍,就得禁守軍法,雖心有不甘,也只好領(lǐng)命退帳。

  城外豐凱、南河縣尉于士龍、文昭二人安營扎寨,靜等三萬郡軍進入京師所在之地——安庭郡,如何也無法回救之時,展開強攻!

  豐南聯(lián)軍營寨設(shè)于西城之外,首當其沖便是張彪所守西城。

  攻城之戰(zhàn)起于辰時,戰(zhàn)端一開,李贄心知西城事重,急忙趕赴于此,也正如所料,文昭率軍主攻便在此處。

  此時,張彪身著黑袍紅鎧,來回指揮士卒射殺來敵,忽見不遠處,城下一將借疊羅漢之法,正欲登城,忙命人取來火油,當頭潑下,城下頓是一片鬼哭狼嚎!

  可憐文昭,攻城尚未過半,便被火油燒成重傷。

  聯(lián)軍雖重,但非鐵板一塊,這便是致命之處。見自家縣尉重傷,南河軍請于士龍鳴金收兵!

  戰(zhàn)事方起,兩軍交接,此時收兵,不說影響士氣,便是想退,又談何容易!

  于士龍滿目不屑,心想你南河縣尉無能,戰(zhàn)死也好,便安坐帳前!于士龍之態(tài),南河軍看得明白,奈何此時戰(zhàn)急,只好隱忍作罷!

  文昭退下戰(zhàn)場,于士龍見攻勢有所不足,親帶一千生力軍投入西城,西城頓時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于士龍身先士卒,不出半刻便沖上城墻,與張彪戰(zhàn)于一處,于士龍一把紫金開山斧,刃闊九寸,柄長二尺有余,重過百斤,劈、掃、砍、蓋好生兇猛。

  見張彪毫無反手之力,李贄舉刀參戰(zhàn),非不能擋得了于士龍,反被他一招秋風掃落葉掃去半邊戰(zhàn)袍,又連殺數(shù)名兵卒,城下敵軍見機而上,如流水般源源不斷地涌上城墻!

  西城告急,正陽宏率軍來援。正陽宏一眼看到于士龍出入己方如無人之地,二話未說便迎了上去,李贄抽身而退。

  锏、斧皆為重器,戰(zhàn)在于一處好不威風,二者武藝可謂旗鼓相當,大戰(zhàn)數(shù)百回合亦是平分秋色!

  西城才穩(wěn)住局勢,南北二城接連告急。

  無奈又命徐階率十七騎中數(shù)人援往南城;自帶數(shù)騎攜兩百余軍火速往北城,方保得各城不破!

  敵我雙方,寸步不讓,正打的難分難解,忽聽身后鳴金收兵,越河一戰(zhàn)不得草草收場!

  豐凱聯(lián)軍一退,城上將士如釋重負,一場爭戰(zhàn),越河一方傷亡上千,著實累的不輕,李贄見士卒個個癱坐喘息,心中滋味難以言表!

  再看此時,于士龍已領(lǐng)兵退下城墻,看他鐵拳緊握,吹須瞪眼,便知大事不妙!想來也是,前方拼死攻城,緊要關(guān)頭后方卻鳴金收兵,實乃兒戲之舉!

  于士龍尚未入營,一傳令迎面跪地道:“將軍,北河、山城二縣攻我豐凱,現(xiàn)已兵臨城下!”

  這一聲如洪鐘大閭般轟進于士龍腦袋,他眼瞪大圓,箭步跨前,一把捏住傳令脖頸,急呼一聲:“你說什么?”

  傳令斷斷續(xù)續(xù)地擠出:“將……將……軍?!倍?,便一命嗚呼!嚇得周邊兵卒不敢喘息,生怕自身遭殃!

  呆滯片刻,于士龍欲集齊六千余兵援往豐凱,卻見南河軍毫無動靜,便催命上前。連番急催也不見其動得半分,于士龍暴跳如雷道:“爾等可是要抗命不遵?”

  這可好,南河不足三千兵卒不約而同的一時間站起,“唰,唰”聲震得于士龍后退半步。

  更有兵卒出言:“于士龍,你這小兒,不說害我南河縣尉昏迷不醒,攻城之戰(zhàn)更是以我南河軍為主,今你豐凱遇襲,仍當我等無知,好替你擋住來敵!”

  “于士龍,你活該遭此一劫!”謾罵之聲此起彼伏,引得南河兵卒陣陣附和。

  于士龍聞此,氣不過吐出一口心血。奈何豐凱遇襲,此時不可再生波折,于是悻悻然帶三千有余士卒火速趕往豐凱!

  城上李贄見豐、南兩軍各分兩路,且豐凱軍行之頗急。忙招來探馬出城查探,又命越河十七騎點足城中二百騎兵。

  待得探馬來報,李贄聽聞大笑“天助我越河!”

  “正陽宏聽令”李贄正色道。

  “在!”

  “我命你十七騎,攜二百騎兵,緊隨于士龍后,盡力騷擾,拖住豐凱軍進程”

  “得令!”正陽宏領(lǐng)命出城,直追于士龍而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