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棗糕
文家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文昱松挨板子的地方也結(jié)痂了,可以下地走動了,文昱槐也能拄著拐杖在地下走兩步,再過十幾天就是重陽節(jié)了,“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句話,白錦荷算是親身體會到了,也不知道身處現(xiàn)代的父母朋友,都過得好不好,有沒有想念自己,唉!一個人擁有兩世的記憶,得牽掛著兩世的親人,這一點真不好;白錦荷不由得怨念那個白胡子老爺爺,當(dāng)時應(yīng)該讓他抹去自己前世的記憶,這樣她也就能安心的只想這一世的人了,可是若沒有前世的記憶,現(xiàn)在的自己能幫文昱楓重新振作嗎?能應(yīng)付這幾個月所面臨的危機嗎?
文昱楓已經(jīng)回莊子上去了,今天早上黃嬸送了一籃子紅棗,雖然沒有現(xiàn)代的紅棗大,但是卻很甜,而且表面光滑,沒有蟲眼;這里過重陽節(jié)家家戶戶也會做棗糕,家里富裕的人用白面做,家里貧苦的就用紅面做,由于大林和榮華已經(jīng)訂婚,所以重陽節(jié)大林要去給榮華送棗糕。
吃完中飯,白錦荷取出發(fā)好的面團,就開始揉面,雖然今年重陽節(jié)文昱楓在莊子上,也不知道能不能回來和自己一起過節(jié),就當(dāng)他會回來吧!白錦荷安慰著自己,將面團一塊一塊的揉好,然后洗干凈紅棗,開始慢慢的揉捏這些棗糕,她沒做過棗糕,做的有些慢,而且樣子也不好看,但是面團卻揉的很好,雪白雪白的,這樣看來做出來的棗糕也會很誘人。
一鍋棗糕出來,院子里彌漫著棗糕的香味,大丫頭和二丫頭早就圍在鍋邊轉(zhuǎn)著,白錦荷看他們那饞樣,給她們兩個一人一個,也都是六七歲的丫頭,天真爛漫的年華,看著兩姐妹咬了一口棗糕,那幸福感映襯在紅撲撲的臉上,白錦荷心里不由得想著,要是以后自己也有兩個女兒,也像她們這樣,自己就真的滿足了。
文仕貴在上房練字,其實他早就開始吞口水了,但是秀才老爺?shù)慕虒?dǎo)他可記得“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爾”,所以文仕貴一邊吞著口水,一遍默默的練字,他只希望三嬸能快點做完棗糕,這樣他也不用忍受這種香味撲鼻而食不得的苦楚了。
但是這香味怎么越來越濃烈了,哎呀!實在忍不住了,就在文仕貴還在心里抗爭的時候,白錦荷端著四個棗糕進了文昱槐的屋子,然后說馬上到了重陽了,提前做了棗糕,大家都嘗嘗,文昱槐微笑著道謝,文仕貴也微微笑著,其實他早就想吃了,他也想爬在三嬸的灶臺前,像大丫頭二丫頭那樣,可是他是男子漢,以后要做大英雄的人,怎么能學(xué)那些個黃毛丫頭的樣子呢?
文仕貴給文昱槐端了塊棗糕,然后自己也忍不住拿了一塊,真的很香甜,自從父親腿斷了后,他都沒好好吃過飯了,不過怎么又有點想念母親了,但是母親卻舍棄了自己,文仕貴看了眼炕上的父親,心里默默的發(fā)誓,“我一定會出人頭地,父親所受的屈辱,我也一定會討回來的”。
白錦荷給上房和西房都送了棗糕,一鍋棗糕就快沒了,只能接著再做,不過看大家吃的很高興,白錦荷心里也高興起來了,也不知道莊子上做沒做棗糕,那么多人,桂嬸和王嬸兩個人能忙過來嗎?哪得要做多少棗糕,應(yīng)該沒做吧!最多就是蒸了紅棗,大家盡飽吃,那就是說文昱楓重陽節(jié)吃不上棗糕了;白錦荷心里有些不痛快,邊揉面邊想,哎呀!現(xiàn)在這是怎么了,怎么這么矯情,不就是重陽節(jié)吃不了棗糕嗎?他回來了給他做不也一樣嗎!再說了以前過重陽節(jié),文昱楓也不一定能吃到棗糕??!
白錦荷緩緩心情,繼續(xù)揉面,文仕貴小心的端著兩個碟子來到東房,看到白錦荷在發(fā)呆,他也不知道怎么開口,就那么站著,直到白錦荷緩過心情,才看見文仕貴端著碟子站在邊上,就問他:“三嬸做的棗糕,好吃嗎?”
文仕貴微笑著說:“好吃!”
白錦荷又給他指了指案板上剩下的幾塊說:“好吃就多吃點,我這還正在做?!?p> 文仕貴卻歉意的說:“三嬸,我能幫你什么忙嗎?”
白錦荷想了想說:“你啊!還是好好讀書吧!”
文仕貴急的小臉通紅的說:“無德不受寵,無功不受祿!”
白錦荷這算是明白了,不由得多看了一眼文仕貴,笑著說:“書讀的不錯啊,那你就幫三嬸燒火吧!”
文仕貴高興的一屁股坐在灶臺前,又是給灶臺里添柴火,又是進去抱柴火,忙著忙那,等一鍋棗糕出來了,文仕貴和兩個丫頭睜大著眼睛圍在鍋灶旁,白錦荷心里鄙視了文仕貴,書讀的不錯,不過也是個小屁孩,在美食面前那還有剛剛的那些氣節(jié)。
文家自從分家后,一家人還真沒好好聚聚,也沒好好的說說話,晌午的時候文景磷和楊氏坐在上房門口,老二一家子在西房門口,大家吃著棗糕,心里都是滿滿的幸福感,不管以前有多少不愉快,不管以前發(fā)生了什么事,只要有人敞開心門,那么再多的仇怨也會化解于無形;白錦荷不由得想著,要是文昱楓不傻就好了,那樣的話,他就能感受到情誼是什么?也能體會到常人所擁有的幸福!而不像現(xiàn)在,文昱楓在她面前老是像個孩子,雖說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可是將老公當(dāng)成孩子的,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人吧!
自從那日后,文仕貴總到東房這邊,幫白錦荷做這個做那個,白錦荷也就由著他,偶爾也出一兩個謎語考考小屁孩,或者說個腦筋急轉(zhuǎn)彎,看著小屁孩支著腦袋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白錦荷就想笑,才多大年紀,本應(yīng)該開開心心的,整天沒事卻喜歡扮深沉,不過有時候碰到想明白的腦筋急轉(zhuǎn)彎時,倒還會偷偷的樂著笑,看來文仕貴還沒在書呆子的路上走遠,應(yīng)該還有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