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縱兵奪鼎

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

縱兵奪鼎 奪鹿侯 3087 2017-03-02 12:00:00

  沮授的眉毛擰成一塊,緩緩坐下看著燕北懸在半空中敬向自己的那樽酒。

  燕北比他想象中更年輕、更強(qiáng)壯,也更富有攻擊性。

  “沮某不與賊人飲酒?!本谑诳粗€(wěn)操勝券的燕北搖頭,并未端起自己面前已被倒?jié)M清冽酒液的酒樽,用輕蔑的眼神回應(yīng)燕北,搖頭嘲笑道:“難道閣下只會對在下這種階下之囚耀武揚(yáng)威嗎?卻不知沮某的今日便是閣下的明日!”

  燕北收回端著的酒樽,臉上不見尷尬,這種會面的情形他早有預(yù)料,笑著點(diǎn)頭隨后左手護(hù)在端著酒樽的右手之上一飲而盡,隨后還像沮授拱了拱手,仿佛二人是在相互敬酒一般,隨后在酒樽放到一旁,自有捧著酒壺的從人傾滿酒樽。

  “這您恐怕說錯了,沮先生的今日絕非燕某的明日?!鳖H有些自負(fù)又自得地笑著,燕北說道:“燕某的明日,大概是鋼刀加身或是箭矢穿胸……恐怕燕某的敵人絕不會像閣下的敵人一般仁慈?!?p>  沮授笑了,燕北倒是個明白人!

  “那沮先生以為,燕某離所謂的明日,還有多遠(yuǎn)?”

  燕北向從人輕描淡寫地擺手讓他們下去,既然沮授不吃東西不飲酒,他也不管沮授如何想法,自顧自地吃食飲酒,旁若無人。

  沮授看著燕北這幅模樣,心里也不由得稱贊燕北一句,雖然他是看不上燕北這樣的人,但內(nèi)心卻認(rèn)定這樣的人能做到今日這般,也是有他的優(yōu)勢的。至少此人就算知道自己終有一日難逃敗亡卻仍舊如此面無波瀾心平氣和。

  有一份氣度在身。

  “此時此刻,將軍不在府中飲宴,卻跑到關(guān)押沮某的宅院中飲酒……恐怕不日遍會生出內(nèi)亂吧?!本谑陂_玩笑般地說出一句,倒是端起酒樽自己飲了一口,隨后才說道:“燕將軍,你究竟想做什么,叛軍攻城大多劫掠城池,你卻不這樣反倒張榜安民,難道真將這里當(dāng)作自己的大營想要治理下去嗎?若是如此,就算不向南進(jìn)兵也該在邯鄲這四戰(zhàn)之地布下重兵返平鄉(xiāng)城坐鎮(zhèn)各地,你圖的是什么?”

  邯鄲城不容易據(jù)守,卻又首當(dāng)南面漢朝兵鋒……在沮授心里燕北是個有勇力卻無大略的短視之人,若想安穩(wěn)地坐鎮(zhèn)邯鄲,至少要將南邊二百里外的鄴城打下來,就算不這樣也該在邯鄲操練兵馬??扇羰嵌桃曋吮愀搶⒑惓墙俾右豢者h(yuǎn)遁而去。

  無論如何,絕不是現(xiàn)在這般模樣。

  “沮先生是在想,燕某為何不害怕么?”燕北擦了擦嘴,咧嘴笑了,擺手說道:“您不該為我擔(dān)心,我若被漢軍擊敗,您也就重返自由之身,何樂而不為?”

  “前幾天我的探馬告訴我,皇帝自封無上將軍帶著好幾萬大軍在洛陽城外跑馬,又封了八個校尉,與大將軍何進(jìn)奪兵權(quán)……那些人聰明得很,誰不知道十幾萬烏桓人南下把冀州弄得烏煙瘴氣,誰敢拿沒練的新兵來打我?平叛的軍隊肯定從東北來,朝廷不會往這邊派兵的?!?p>  燕北笑的肆意,輕扣兩下幾案說道:“我知道,邯鄲破城之時,刺史王芬那萬余兵馬若向北馳援哪怕一百里,我就輸了。您輸給我,并非是邯鄲城不堅固,也不是因?yàn)槟谋R不精,更非指揮不力,全賴援軍不及罷了?!?p>  沮授聽出燕北言語中有夸贊他的意思,卻只是輕輕搖頭,沒有說話。

  “繼續(xù)向南進(jìn)攻又有什么意義呢?平白死人罷了……我的兄弟袍澤大多死在邯鄲城外,死在沮先生的堅守不降之下了。兒郎們只是聽我的命令進(jìn)攻罷了。他們?yōu)檠嗄迟u命,燕某便要給他們富貴,燕某既不求財、亦不求名,更無那稱王稱霸之想,士卒又有何辜呢?”

  言外之意,燕北不想再死人,更不想再繼續(xù)向南推進(jìn)了。

  向南推進(jìn)就是個笑話,如今幽冀之間烏桓人勢大,而又遠(yuǎn)離中原,朝廷不會大動干戈??梢坏┭啾避娐赃^冀州全境,便擁有威脅司隸的能力,到時候朝廷還會對他們這股叛軍坐視不管嗎?

  開玩笑!

  燕北的話到這時倒引起了沮授的驚奇,或者說是奚落也好,沮授挑了挑眉毛整理一下身上的直裾之衣,對燕北問道:“將軍既不求財,亦不求名,更無稱霸之想,又何必追隨叛賊張舉謀逆?”

  “呵呵,昔日平鄉(xiāng)城中一位漢軍侯高覽也問過在下這個問題,無非是這場仗開始時我們都只是小人物罷了……是戰(zhàn)是和,皆不在燕某之言所能決。燕某當(dāng)日受命進(jìn)攻邯鄲,而沮先生您為邯鄲令,因而你我敵對,僅此而已?!?p>  “哈哈哈!”

  燕北言辭誠懇,沮授聽罷卻笑的豪放,隨后笑聲戛然而止,抬起二指橫眉怒視燕北喝道:“沮某原以為橫行流轉(zhuǎn)冀州的燕將軍是何等豪杰,卻不想?yún)^(qū)區(qū)小人之輩,男兒在世無力弄潮也便罷了,緣何墮落至隨波逐流!”

  男兒在世不可隨波逐流,沮授這話說得擲地有聲!

  可作為聽者的燕北,只能面懷苦澀地笑笑。

  隨波逐流,隨波逐流……沮授說的不錯,他燕北堂堂八尺男兒,卻不過就是個隨波逐流之人罷了??梢肴ジ淖兂彼姆较蛴终労稳菀祝窟@塊土地人杰地靈,孕育出的英雄豪杰哪個不是偏激之輩,百家爭鳴的年代已經(jīng)過去多少年,人之在世處處都是非我即敵。難道做一根定海神針真那么容易嗎?

  被夾裹著做黃巾起兵反叛,反了便被漢軍殺死,不反更是早就被黃巾殺死。

  國將不國,黎民百姓自是倒懸。覆巢之下難道還有完卵嗎?

  他也只是個普通人,他也只是想讓自己走好每一步,活下去??!

  這難道錯了?

  “燕某受教了。”

  燕北的話雖是這么說,但也并非全部認(rèn)同……在沮授眼中他就是個投機(jī)取巧之惡徒,趨利避害不敢擔(dān)當(dāng)大任之人。但他清楚,他不是,或者說不全是一個那樣的人。

  人生在世,義字當(dāng)頭。或許在沮授眼中這個‘義’只有大義;但在燕北心里,所謂的‘義’也有大義小義之分的。

  世人討厭那些有些小聰明的人,因?yàn)樗麄冓吚芎?,稱不上英雄好漢!

  而所謂的英雄好漢,卻又總是以大智若愚之態(tài),在大勢的車輪碾壓下以無畏之姿行螳臂當(dāng)車之事,做些‘傻事’。

  燕北覺得自己或許在將來也會被列入那些英雄之中,至少當(dāng)他北上肥如,張純會覺得他是個英雄,追隨他的部下會覺得他是個英雄。

  就好像搭乘一艘注定會沉沒的大船,燕北要將所有同袍趕下最后一個港口,追隨開誠布公的中山張公揚(yáng)帆起航,緩緩下沉。

  “這正是燕某欽佩您的緣由?。』蛟S您看燕某不起,燕北對您卻絕對的欽佩。也許對您來說道不同者不以為謀,燕某卻是不同。在燕某看來,無論出身、無論經(jīng)歷,哪怕您是闖入他人宅院殺人盈戶的江洋大盜,只要您對我好,燕某便會像接納兄弟一般接納您?!?p>  燕北起身后撤一步,恭恭敬敬地行一大禮,隨后才緩緩落座說道:“我敬沮君,是因?yàn)槲以犅劽鎸?qiáng)權(quán),能針鋒相對者,是英雄;自殺殉道的,是骨氣;沉默不語的,也是男兒……我等人多勢眾,沮君可拒城而守二月有余,最終無以為援才令在下得手,您的才能有目共睹。而兵敗后針鋒相對,這是英雄啊!諸如我燕北,還不過是在將軍反,也跟著反?!?p>  燕北身子前傾,看著沮授一字一頓地說道:“因此我想問問沮君,若以沮君之想,燕某此時當(dāng)如何?”

  沮授看著燕北半晌,緩緩道:“幽冀二州之患久矣,朝廷必遣大軍來攻,張舉必敗。此時此刻,將軍尚有萬眾之軍,若搶在朝廷兵馬之前派遣使者前往洛陽請降,沮某可代筆一封,將軍引軍北上擊賊,則尚有求生之能?!?p>  燕北緩緩點(diǎn)頭,他清楚沮授說的這是一個建議,但很明顯即便朝廷此時留他,將來也會受人轄制,張舉張純一死,他難道不是唇亡齒寒?因而燕北繼續(xù)問道:“我聽說幽州劉公寬厚,若燕某之軍入幽,可能得到重用?”

  沮授心中大喜,無論如何,燕北能看出張舉反叛必將敗亡,若能引其向善,叛軍中戰(zhàn)力最強(qiáng)的萬軍之眾歸降大漢,也能少得冀州生靈涂炭,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沉吟片刻,沮授說道:“劉公仁義之名在外,歸降之事應(yīng)當(dāng)尚可?!?p>  劉虞廣有賢明,若燕北誠心報效,應(yīng)當(dāng)會被劉虞所接受……不過燕北要想前往幽州必然會通過張純張舉的勢力范圍,因而此時此刻沮授想當(dāng)然地便認(rèn)為燕北打算一路北上進(jìn)攻張舉,然后再投奔劉虞。

  燕北沉吟點(diǎn)頭,微微擰眉,兩人就這樣心中各有謀劃地相對而坐,過了半晌燕北才端起酒樽一飲而盡,再度起身向沮授行禮。

  “多謝沮君為燕某解惑,既然如此燕某便告辭了?!?p>  燕北走了兩步,沮授也沒起身相送,只是燕北走到門口時突然回頭,看著沮授問道:“若沮君引燕某萬眾北上幽州,可有把握投奔劉公?”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